華文網

裝100噸貨只是標載 重載車走進了閉環

【卡車之家 原創】這回書說之前問卡友一個問題:從A地到B地的固定線路,如果運價從幾年前的96元/噸降到了40元/噸,還會有人繼續拉貨嗎?

答案是:會!先別急著反駁。

雖然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國內物流市場不斷升級,但是畢竟市場太大了,全行業在向規範化高速前進的路上依然存在一些雜音……十一黃金周,我在遊玩期間瞭解了東北某地令人乍舌的超載現象,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此地的超載那些事兒。

卡友們喜歡用“百噸王”來形態超載,

不過相信大部分卡友沒有見過的是“兩百噸王”,這裡就讓卡友們見識一下。

據介紹,這種掛車為四軸的“超載之王”僅掛車車長就達到了17.5m,車寬3.2m左右,總高度最高可以超過4.5m,車箱容積一般在180立方米以上。在實際裝貨中,裝載量會遠遠超過180方,因為可以“冒尖”。

沒錯,卡友們基本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台移動的火車皮。裝載煤炭的話淨重超過170噸輕鬆加愉快,如果是礦石或者鐵粉的話……別想了,裝滿了車也該報廢了!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此地方圓幾百里範圍內,地磅的荷重也由幾年前的二百噸以上降到了現在的180噸,

也就是說,很多地方是不能給總重超過180噸的車過磅的;並且,很多貨場現在也拒絕給這種“怪物”裝車,不知道是相關部門施加的壓力還是貨場出於什麼目的考慮。

這種車得是什麼動力?前幾年,此地的車主獨愛濰柴發動機,不過隨著濰柴發動機的動力不斷升級,

這些車主現在放棄了用濰柴發動機,因為動力太大,一腳刹車一腳油門的操作,如果刹車失靈了這種車就是移動的車禍現場。最近一兩年,解放J6P、歐曼GTL等車型在此地的保有量逐漸升高,據說也有少數的汕德卡奮鬥在超載前線。

如此大的載重量能讓車運行到報廢年限嗎?肯定不能,這些“兩百噸王”的牽引車頭壽命一般在三年左右,所以在此地馬路穿梭的車基本沒有舊車。

當然也沒有哪一款車能夠長時間承載總重超過150噸的重量。

這種掛車如何上牌照的?相信會有卡友產生這種疑問,要相信,錢是萬能的!

這種“怪物”一定很賺錢吧?這個還真不一定!你且聽我道來:還是拿開篇的例子,從A地到B地運價持續走低,如今這種怪物在40元/噸左右的運價運營下的利潤和最初標載車進行96元/噸運營的收入沒什麼差別,並且這種車的司機工資非常高,車本身也在加速走向報廢,車主為了順利運行還得做好“散財童子”,所以,你又懂了。

這個地方沒有標載車嗎?有,都出去打遊擊了!有這種車型搶飯碗,標載車還怎麼好好玩耍。不過此地現在的運價也是一路走低,“兩百噸王”也是越幹越難受,可能這就是操著賣白粉兒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場的頹廢也是靠眾人的“努力”,隨著國內物流市場的加速升級,卡友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在新的貨運環境下尋求新發展,“不超載不賺錢”老路的終點必定是死胡同。

如今這種怪物在40元/噸左右的運價運營下的利潤和最初標載車進行96元/噸運營的收入沒什麼差別,並且這種車的司機工資非常高,車本身也在加速走向報廢,車主為了順利運行還得做好“散財童子”,所以,你又懂了。

這個地方沒有標載車嗎?有,都出去打遊擊了!有這種車型搶飯碗,標載車還怎麼好好玩耍。不過此地現在的運價也是一路走低,“兩百噸王”也是越幹越難受,可能這就是操著賣白粉兒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場的頹廢也是靠眾人的“努力”,隨著國內物流市場的加速升級,卡友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在新的貨運環境下尋求新發展,“不超載不賺錢”老路的終點必定是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