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生∣秋季如何科學進補

專注健康養生,點右上角紅色關注

換季的時候,是人們抵抗力最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太注意非常容易得病,而秋季進補呢,宜清補忌滋膩。

秋季如何進補?

秋後的調理進補十分必要。但是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進補不宜過於滋膩,而宜“清補”,可以適當多吃些祛濕的食物。

入秋後可適當用一些滋陰補氣的藥材,如麥冬、人參、生地黃、黨參、黃芪、白術、茯苓、薏米等。對於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之品,

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可以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

秋季進補的食材有哪些

1、雞肉

這裡說的雞肉,是指去皮的雞肉,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中。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卻只有0.7克脂肪。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2、鴨肉

鴨肉富含營養,不僅享有“京師美饌,

莫妙於鴨”“無鴨不成席”之美譽,同時也為祖國醫學所稱道:“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尤其是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肉。

3、兔肉

在所有的畜類肉裡,兔肉算是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了,高達70%;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很低,

比我們常吃的豬肉要少19%。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三高”人群想滋補身體的話,兔肉絕對是個好選擇,而且在中醫看來,滋陰去火的兔肉特別適合放在秋冬季節來吃。

秋季進補怎麼吃?

1、百合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主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咽痛失音;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或情志不遂,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

由於百合營養豐富,常用來作為作強身健體的滋補食品,增強免疫功能。百合的滋補作用可與人參媲美。

2、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

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3、栗子

栗子,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你或許很難想到,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番茄還要多。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別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肢體不遂、小便頻數者食用。

秋季進補有一定講究,進補前還是瞭解一下養生知識為妙。此外,秋季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此,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進補。

特別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肢體不遂、小便頻數者食用。

秋季進補有一定講究,進補前還是瞭解一下養生知識為妙。此外,秋季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此,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