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要把阿裡巴巴打造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他的技術底氣是什麼?

過去的 18 年,阿裡巴巴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掩蓋了技術的光芒。

全文約4100字,閱讀大概需要8分鐘。

財經天下記者, “城市大腦”項目最初啟動時,他和團隊都覺得這個城市有那麼多攝像頭,大概哪裡都照到了吧,用這部分採集到的資料來做流量分析理應做得更精准,但事實並非如此。

“視頻資料可以看得非常完整的車流和人流資訊,但接進來之後發現一些地方缺失嚴重,只能想了一些其他方法來做,比如說GPS、地面感應線圈資料等。

雖然不准,可能是一個採樣,也可以進行擬合。”華先勝說。

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只是華先勝與閔萬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更大的挑戰在於,行業之間的鴻溝。只有深入瞭解行業,才能找到打開人工智慧大門的鑰匙。

▲閔萬里說,阿裡雲旗下的人工智慧ET要解決的就是整個社會經濟當中供給和需求的即時高效匹配。


在交通物流領域,閔萬里憑藉多年的經驗積累進行了許多成功嘗試,而隨著阿裡雲人工智慧不斷深入行業,到了工業生產領域,閔萬里坦言,自己和團隊真的是從頭學起。

過去一年,閔萬里帶領人工智慧團隊不只一次到生產車間去,跟工人師傅學習經驗、看參數、瞭解流水線的運作。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確實是耗精力,但同時也是一個讓我們自己來學習行業知識的一個管道,第一手資料來自于客戶親身描述的痛點。這個機會是很難得的,我相信在BAT裡面,沒有多少技術團隊能夠親耳聽到第一線的客戶說,我什麼問題要怎麼解決。”所以,閔萬里經常告誡團隊,但凡有機會能跟客戶直接交流,一定要去,第一手的資料最重要,只有聽到了客戶的聲音,
你知道痛點是什麼,才能排優先順序。

全球最大光伏製造企業協鑫在引入阿裡雲ET後,僅用半年時間試點車間的光伏生產良品率已經提升了1個百分點。良品率提高1%,意味著能夠節省上億的年生產成本。

工業診斷與生物診斷是華先勝團隊正在努力攻克的新方向。 “同人臉識別完全不同,在這兩個領域準確率是其次,重要的是召回率。”華先勝舉例說,10000 個樣本,目標樣本只有 10 個,

如果演算法測出來有 100 個,且目標樣本均在這100 個之內,召回率就是 100%,而這時的準確率只有 10%。

這是一個從大海撈針到桌面找針的過程。以醫療領域為例,放射科的醫生每天都要看大量的CT、B超片子。如果一天看200例,每個病人掃200層,看兩遍,就是8萬副。 “如果人工智慧先從8萬副中選出8000副,之後再由醫生來判斷,這相當於醫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10倍。”華先勝說。

“坐在那裡閉門想一個東西,然後希望能解決很多行業問題,人工智慧還沒到這個程度。”華先勝表示,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深入到整個行業。先選擇一個細分行業並慢慢撬動,只要能為客戶帶來巨大利益和價值,也必將能帶來商業利益。

未來之路

馬雲表示,阿裡巴巴的“NASA”必須圍繞新經濟體的三大使命展開技術思考:讓世界普惠(Inclusive),機會更加均等;讓世界經濟發展更加可持續(Sustainable);讓未來生活更加健康快樂(Happy&Healthy)。

此前,阿裡巴巴在超大規模計算作業系統、移動作業系統、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機器學習平臺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年。

對於人工智慧,馬雲認為機器應該是幫助人類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要讓機器成為人最好的助手,而不是剝奪人類的樂趣,甚至成為人類最大的對手。

或許是基於這樣的理解,阿裡巴巴沒有參加流行的各類“人機大戰”,而是在埋頭研究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人類創造價值。

去年,機器視覺領域的知名專家李飛飛從斯坦福大學離開加入穀歌,擔任穀歌雲首席科學家。根據德意志銀行的報告,穀歌雲位於阿裡雲之後,全球排名第四。

李飛飛認為,雲是人工智慧最好的落地平臺。人工智慧是雲的戰略佈局,是新的計算。在3月8日 Cloud Next 17大會上,人工智慧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角,李飛飛站在臺上一口氣發佈了多款人工智慧服務。

阿裡對此持相同的判斷,雲成為其落地人工智慧的視窗。但每個行業千差萬別,縱使閔萬里、華先勝們再深入行業,最多也只是點亮夜空的一束煙花而已。

“生態”是阿裡雲近兩年強調最多的,只有生態的力量才能徹底改變產業。

1月9日,國際資料採擷領域最頂級的賽事KDD Cup宣佈,阿裡雲獲得KDD Cup 2017舉辦權。組委會最終採納了阿裡雲的交通領域賽題,後者將為大賽提供脫敏後的海量公共交通資料,並借助天池平臺舉辦KDD Cup 2017大賽。

天池是阿裡雲旗下的眾智平臺。在協鑫、廣州白雲機場等專案中,閔萬里將部分難題在天池上發佈,吸引了眾多外部演算法精英參與。眾智眾包成為阿裡雲生態戰術的一部分。

閔萬里說:“在計算能力的基礎之上,我們需要有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充分利用這些計算能力去説明客戶進行挖掘、分析、判斷,給客戶創造價值,解決客戶的業務問題。所以雲計算的未來是在增值上面,那這個增值更多的是來自於雲生態當中人工智慧的應用。”

華先勝正在計畫將阿裡雲的機器視覺能力開放出來,讓更多協力廠商的演算法在阿裡雲的計算平臺上跑起來,通過生態力量撬動行業。

-End-

然後希望能解決很多行業問題,人工智慧還沒到這個程度。”華先勝表示,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深入到整個行業。先選擇一個細分行業並慢慢撬動,只要能為客戶帶來巨大利益和價值,也必將能帶來商業利益。

未來之路

馬雲表示,阿裡巴巴的“NASA”必須圍繞新經濟體的三大使命展開技術思考:讓世界普惠(Inclusive),機會更加均等;讓世界經濟發展更加可持續(Sustainable);讓未來生活更加健康快樂(Happy&Healthy)。

此前,阿裡巴巴在超大規模計算作業系統、移動作業系統、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機器學習平臺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年。

對於人工智慧,馬雲認為機器應該是幫助人類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要讓機器成為人最好的助手,而不是剝奪人類的樂趣,甚至成為人類最大的對手。

或許是基於這樣的理解,阿裡巴巴沒有參加流行的各類“人機大戰”,而是在埋頭研究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人類創造價值。

去年,機器視覺領域的知名專家李飛飛從斯坦福大學離開加入穀歌,擔任穀歌雲首席科學家。根據德意志銀行的報告,穀歌雲位於阿裡雲之後,全球排名第四。

李飛飛認為,雲是人工智慧最好的落地平臺。人工智慧是雲的戰略佈局,是新的計算。在3月8日 Cloud Next 17大會上,人工智慧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角,李飛飛站在臺上一口氣發佈了多款人工智慧服務。

阿裡對此持相同的判斷,雲成為其落地人工智慧的視窗。但每個行業千差萬別,縱使閔萬里、華先勝們再深入行業,最多也只是點亮夜空的一束煙花而已。

“生態”是阿裡雲近兩年強調最多的,只有生態的力量才能徹底改變產業。

1月9日,國際資料採擷領域最頂級的賽事KDD Cup宣佈,阿裡雲獲得KDD Cup 2017舉辦權。組委會最終採納了阿裡雲的交通領域賽題,後者將為大賽提供脫敏後的海量公共交通資料,並借助天池平臺舉辦KDD Cup 2017大賽。

天池是阿裡雲旗下的眾智平臺。在協鑫、廣州白雲機場等專案中,閔萬里將部分難題在天池上發佈,吸引了眾多外部演算法精英參與。眾智眾包成為阿裡雲生態戰術的一部分。

閔萬里說:“在計算能力的基礎之上,我們需要有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充分利用這些計算能力去説明客戶進行挖掘、分析、判斷,給客戶創造價值,解決客戶的業務問題。所以雲計算的未來是在增值上面,那這個增值更多的是來自於雲生態當中人工智慧的應用。”

華先勝正在計畫將阿裡雲的機器視覺能力開放出來,讓更多協力廠商的演算法在阿裡雲的計算平臺上跑起來,通過生態力量撬動行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