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一天父母也可能把我們遺忘

前段時間,一個名為“老夏”的網紅爺爺和老伴“脆鵝”的生活日常感動了很多人。

這位生活在臺灣的爺爺老夏今年94歲,來自東北,患有阿茲海默症。

雖然愛忘事偶爾犯糊塗,卻可愛的像個孩子。

日常生活就是和孫女一起玩遊戲做鬼臉,和老伴脆鵝拌嘴說情話。

平平淡淡的浪漫

他的孫女萱萱常常把這些有趣的日常PO到網上和大家分享,

而老夏和脆鵝也一時間成為網紅,被很多網友關注。

但在今年六月,老夏還是去世了。

萱萱上傳了脆鵝與彌留之際的老夏告別的視頻,看得網友們紛紛淚目。

其實和老夏一樣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年人還有很多。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50年,

阿爾茲海默氏病(俗稱老年癡呆症)患者人數將達到1億7百萬人。

在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小萬要為大家分享一部關於患有阿爾茲海默氏病老人的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

《被遺忘的時光》記錄了幾位元患有阿爾茲海默氏病的老人在養護中心的日常生活。

其中幾個故事也真是又感人又虐心。

養護中心的開心果,想起丈夫卻痛哭流涕

許景珍奶奶,瀋陽人,隨軍官丈夫來到了臺灣,一口東北話的景珍奶奶渾身都是萌點,樂觀開朗的她是養護中心的開心果。

時不時就要吐槽一下副導演,打趣他不愛刮鬍子,滿臉“漆黑”。

當工作人員提醒她半夜不要跑出來,她偏要逗副導演說半夜是出來看鬼神的,還吐槽副導演膽子太小。

但其實景珍奶奶患有近期記憶障礙,常常錯認人。

就連在一起半輩子的老姐妹們也會認錯,甚至喊不出她們的名字。

一提到已經去世的丈夫,景珍奶奶就會哭得像個孩子。

這個大家眼中的開心果,也會難過得令人心疼。

轉過身,和過去的自己的和解

良文爺爺,在患病後總是重複行為,脾氣暴躁,更是有暴力行為的傾向,甚至會因為吃飯而大發脾氣,仿佛隨時都要動手打人。

良文爺爺說自己年輕時是拳擊手,後來在臺北開了酒店,這一生掙了很多錢,把積蓄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然而從家人口中我們發現其實良文爺爺並不是什麼拳擊手,甚至年輕時就不怎麼工作,全靠老婆一人養家。

而且性格暴躁,脾氣不好,對妻子兒女更是時常拳腳相向。

兒女們對他更是畏懼大過了崇敬與關愛,甚至最初女兒敏美在養護中心見到他摔倒時,都不願意伸出手拉他一把。

“關係沒有那麼深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樣跨出去”

然而父母與子女之間始終連著這世界間最無法割斷的至親血緣。

良文爺爺偷偷告訴工作人員,其實他很愛敏美,但卻從來沒有告訴過她。

敏美更是在良文爺爺生病後,開始真的嘗試去走近他,瞭解他,關心他。

其實,無論是良文爺爺還是女兒敏美,又何嘗不是在和過去的那個掙扎著、痛苦著的自己和解。

生病,讓傷痛重演

尹順周爺爺,患上了帕金森症和被害妄想症。

時常覺得有人要加害自己,就連對攝製組也是警惕性十足。

戰爭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了傷痛,父親、弟弟、妻子、兒子都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患病後的他把自己人生中的苦難一遍遍重演,固執的認為自己還活在那個充滿硝煙與戰火的年代。

就連自己家,他都要偷偷做標記,防止有人暗害他。

被戰爭支配的恐懼毀掉了他的家庭和年輕的歲月,更在他身上留在了深深的烙印。

讓我們不禁反思,戰爭帶給有些人的痛苦,是需要背負一生的。

祈求你好起來,還想帶你出去玩

阿蟳和老伴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真實的愛情電影。

從年輕時的相識相戀到幾十年的相濡以沫,再到阿蟳生病後的不離不棄。

小萬仿佛看到了愛情最簡單的樣子

2005年他們還一起騎行環島

然而阿蟳卻病的越來越嚴重,老伴說他甚至想過輕生,但一想到自己死了,阿蟳就沒人照看了。

照顧好阿蟳成為老伴活下去的動力,他甚至每日祈求老天,希望阿蟳病情可以好轉,可以帶她出去玩。

導演楊力州在談起拍攝時感受說,他在片場已經被感動了無數次:

“我想要落淚是因為發現這兩個世界的人沒有辦法溝通,但是殘酷的事情是他們竟然是父子或母女。如果家人已經去世的話,那是另外一件事,可是他們活生生在你面前,你卻必須接受他忘掉了你。”

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或許忘記了往事,記憶歸零,然而總會有人記得與他們曾經相處的點滴,並用力懷念著這一切。

影片的最後,Ella陳嘉樺提到了自己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奶奶,她說:

“她一定會忘了我,但我記得就好了。”

是啊,人都會老去,都會面臨分離。

那些曾經的歲月,會有人遺忘,也會有人銘記於心。

或許有一天,我們的父母也會忘記我們。

但只要多一點陪伴,多一些愛的回憶,我們在面臨生老病死時也不會那麼無能為力。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豆瓣或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轉過身,和過去的自己的和解

良文爺爺,在患病後總是重複行為,脾氣暴躁,更是有暴力行為的傾向,甚至會因為吃飯而大發脾氣,仿佛隨時都要動手打人。

良文爺爺說自己年輕時是拳擊手,後來在臺北開了酒店,這一生掙了很多錢,把積蓄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然而從家人口中我們發現其實良文爺爺並不是什麼拳擊手,甚至年輕時就不怎麼工作,全靠老婆一人養家。

而且性格暴躁,脾氣不好,對妻子兒女更是時常拳腳相向。

兒女們對他更是畏懼大過了崇敬與關愛,甚至最初女兒敏美在養護中心見到他摔倒時,都不願意伸出手拉他一把。

“關係沒有那麼深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樣跨出去”

然而父母與子女之間始終連著這世界間最無法割斷的至親血緣。

良文爺爺偷偷告訴工作人員,其實他很愛敏美,但卻從來沒有告訴過她。

敏美更是在良文爺爺生病後,開始真的嘗試去走近他,瞭解他,關心他。

其實,無論是良文爺爺還是女兒敏美,又何嘗不是在和過去的那個掙扎著、痛苦著的自己和解。

生病,讓傷痛重演

尹順周爺爺,患上了帕金森症和被害妄想症。

時常覺得有人要加害自己,就連對攝製組也是警惕性十足。

戰爭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了傷痛,父親、弟弟、妻子、兒子都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患病後的他把自己人生中的苦難一遍遍重演,固執的認為自己還活在那個充滿硝煙與戰火的年代。

就連自己家,他都要偷偷做標記,防止有人暗害他。

被戰爭支配的恐懼毀掉了他的家庭和年輕的歲月,更在他身上留在了深深的烙印。

讓我們不禁反思,戰爭帶給有些人的痛苦,是需要背負一生的。

祈求你好起來,還想帶你出去玩

阿蟳和老伴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真實的愛情電影。

從年輕時的相識相戀到幾十年的相濡以沫,再到阿蟳生病後的不離不棄。

小萬仿佛看到了愛情最簡單的樣子

2005年他們還一起騎行環島

然而阿蟳卻病的越來越嚴重,老伴說他甚至想過輕生,但一想到自己死了,阿蟳就沒人照看了。

照顧好阿蟳成為老伴活下去的動力,他甚至每日祈求老天,希望阿蟳病情可以好轉,可以帶她出去玩。

導演楊力州在談起拍攝時感受說,他在片場已經被感動了無數次:

“我想要落淚是因為發現這兩個世界的人沒有辦法溝通,但是殘酷的事情是他們竟然是父子或母女。如果家人已經去世的話,那是另外一件事,可是他們活生生在你面前,你卻必須接受他忘掉了你。”

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或許忘記了往事,記憶歸零,然而總會有人記得與他們曾經相處的點滴,並用力懷念著這一切。

影片的最後,Ella陳嘉樺提到了自己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奶奶,她說:

“她一定會忘了我,但我記得就好了。”

是啊,人都會老去,都會面臨分離。

那些曾經的歲月,會有人遺忘,也會有人銘記於心。

或許有一天,我們的父母也會忘記我們。

但只要多一點陪伴,多一些愛的回憶,我們在面臨生老病死時也不會那麼無能為力。

注:本文圖片來源於豆瓣或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