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是什麼樣的星球,霍金為何建議廢除天眼計畫

在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天眼之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專案: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就在“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病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國天眼”就發現了多顆新的脈衝星,這也是我國天文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那麼這個平時不常聽見的脈衝星是個什麼樣的星球呢?它的發現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種天體在1967年首次被發現的,當時一名女研究生貝爾,發現狐狸星座有一顆星體會發出週期性電波。後來經過科學家們分析認為這是一種未知的天體。因為它會發出週期性的電波,所以命名為脈衝星。

圖片來源於頭條正版圖庫

後來科學家進一步發現脈衝星的本質是中子星,

它的密度極高,一立方釐米的體積有高達10億噸的重量,而且自轉速度極快,幾秒鐘轉一圈有的甚至一秒鐘轉幾百圈,而且旋轉週期長時間穩定,脈衝的形成正是由於其週期性的高速旋轉。就像有人拿著手電筒在那裡轉圈一樣,我們站在他的身後他每轉一圈手電筒的光就照到我們一次。脈衝星也是一樣,當它每自轉一周,我們就接收到一次它輻射的電磁波,
於是就形成一斷一續的脈衝。

那麼脈衝星發現有什麼作用呢?

直到脈衝星被發現後,經過計算,它的脈衝強度和頻率只有像中子星那樣體積小、密度大、品質大的星體才能達到。這樣,中子星才真正由假說成為事實。

脈衝星自轉週期極其穩定,

是宇宙中自然而又精確的鐘錶,可以為宇宙旅行提供時間依據。

脈衝星有在地球環境下無法實現的物理環境,比如它的高密度,研究它有望獲得重大物理問題答案。

圖片來源於頭條正版圖庫

正當我們的“天眼”向無邊的宇宙掃射時遠在英國的宇宙之王霍金卻建議中國廢除天眼計畫,

建議立刻停止如此大規模的宇宙探索。說如果大規模的宇宙探索會給地球帶來災難,理由是會讓外星文明更快的發現地球到時候人類將無法抵禦外星人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