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游紀錄丨輪椅上的繡花女

奉節“繡娘”石勝蘭,想用繡針展現家鄉風采

21年前,因為不慎從山崖上摔下導致脊柱損傷,

當時12歲的石勝蘭只能在輪椅上度過餘生。本以為會消沉一輩子,可她卻在蜀繡上找到了讓自己“站起來”的力量——靠著雙手,石勝蘭成為了奉節當地的一名“繡娘”,並將自己的夢想,傳遞給了更多的殘疾人。

9月中旬,在奉節縣後山的一個社區裡,

剛參加完第六屆文博會歸來的石勝蘭臉上還略顯疲憊,她坐在繡架前,一針一線地勾勒著奉節特色——臍橙。翠綠的葉子、金色的果實,明亮的顏色栩栩如生。石勝蘭說,別以為刺繡簡單,僅僅是臍橙上青色,就有10種不同的色度,有時候理線就要兩天。

石勝蘭家的客廳裡,各式繡品擺放整齊,有夔門紅葉、臍橙花、荷花……“只要坐在繡架旁,我就會沉浸在刺繡裡,一待就是幾個小時。”說到刺繡,石勝蘭眼裡放著光芒。2007年,石勝蘭在沙坪壩的姐姐家做客,當母親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她走在三峽廣場時,碰見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告訴她,雖然腿不能行走,但手還尚好,可以學門只需用手的手藝,比如刺繡。老奶奶的這個建議,

改變了石勝蘭的一生。

石勝蘭的父親今年70歲,在菜市場當“棒棒”補貼家用。61歲的母親皮安梅在家照顧女兒的起居。為了方便出行,一家三口住在社區一樓,石勝蘭想要外出,母親會先把輪椅推到樓外,再背起女兒走下6級臺階,將她輕輕放在輪椅上。石勝蘭說,傳統手藝傳承人越來越少,雖然她是殘疾人,但仍然想為蜀繡的傳承盡一份心。

“刺繡特別耗時間,自己也沒更多精力去做推廣。”石勝蘭表示,在這之後,她計畫開一個蜀繡培訓班,讓更多人能夠瞭解蜀繡,愛上蜀繡。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圖/鞠芝勤 苑鐵力 文/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