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可忘卻的記憶: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中的罪魁禍首

2017年4月1日,是中美南海撞機事件整整16周年紀念日。當年撞機事件的過程已無需贅言,事故的罪魁禍首卻值得一提。

2000年參加岩間航空展的PR32號

“肇事飛機”機型為EP-3E“白羊座II”,由P-3反潛巡邏機改裝而成。上世紀70年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總共為美國海軍改造了12架EP-3E,交付日本關島的VQ-1特種航空偵察中隊和西班牙洛塔航空站的VQ-2特種航空偵察中隊。

“無雷達罩狀態”的EP-3E

在外觀上,EP-3E和P-3最大的不同在於前機身下的圓形雷達罩和機身上、下的長方形天線罩。該機的任務是搜集、儲存和分析由雷達和無線電設備發出的信號。VQ-1特種航空偵察中隊的EP-3E經常從日本基地起飛,沿我國海岸線飛行,搜集防空雷達和通訊系統的電磁波頻率、信號特徵,獲得這些情報後,便可用於識別、干擾、破譯等用途。

修復後的EP-3E BuNo 156511

這架受損的“白羊座II”生產序號為156511,作戰序號為PR32,隸屬于美國海軍VQ-1“世界觀察者”特種航空偵察中隊,其中隊隊標為一隻覆蓋整個地球的黑蝙蝠,手邊圍繞著電子軌道,可見任務性質的特殊性與機密程度之高。事件結束後,被肢解的PR32號“白羊座”由一架安-124運輸機運輸至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

隨後又直飛美國佐治亞州瑪麗埃塔。該機修復後於2011年重返VQ-1,並繼續在嘉手納基地服役至今。

EP-3E乘員24名,3名飛行員、1名領航員、3名戰術評估人員和1名飛行工程師,其他的是電子戰裝備操作員、技術專家和機械師。2001年4月1日當天,這架EP-3E載有機組成員24名,機長為謝恩.奧斯伯恩中尉。

謝恩.奧斯伯恩(Shane Osborn)

謝恩.奧斯伯恩,1974年6月21日出生於南達科他州魯密斯市,1996年大學畢業後參加美國海軍,不久後便被派往VQ-1中隊培養成一名EP-3E飛行員。撞機事件結束後,奧斯伯恩出版過一本關於撞擊事件的回憶錄《Born to fly》,臺灣麥田出版社有引進過繁體中文翻譯版《壯志臨雲》。這本書是在美國海軍的“審查”下出版的,自然幾乎完全偏向於美軍,

恐怕中國讀者讀完後也只能人嗤之以鼻吧。

2005年奧斯伯恩以海軍少校身份退伍,結束了自己不平凡的9年海軍飛行員生涯。由於此次事件帶來的影響,退伍後的奧斯伯恩也混得不錯,進入政界平步青雲,不過在2014年5月競選內部拉斯加州議員時敗給了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