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國在歐洲也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在這什麼都能幹

一提到我國北洋時期的北洋政府,大家都認為那是段黑歷史,格局混亂,民不聊生,但是北洋的段祺瑞執政期間卻幹了件好事情,當時段祺瑞派人簽訂了一個重要條約,《斯瓦爾巴條約》。

相對於當時晚清政府喪權辱國的條約相比,這個條約不得不提,這次條約的簽訂為我國取了一塊歐洲土地的使用權,還是永久性的。

在1920年2月9日,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等包括我國在內的18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訂了這份條約。《斯瓦爾巴條約》這是一個具有國際性的政府間非軍事條約,

該條約主要針對挪威北部的冷岸群島的,各個締約國、協約國的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和逗留,也可以在這裡從事商業、生產、科考等一切獲得,差不多除了打仗不行,什麼都能幹了。

這個北歐的冷岸群島位於挪威最北端和格陵蘭島東北方向,

地下礦產資源很豐富,四周海域是北冰洋主要的漁場。在冷岸群島上可以幹所有事,但是有一點不可以違背,不能利用該島進行戰爭行為,這麼多國家都簽訂了這份條約,可能其價值也沒啥。這就好比一個小國給發了入境免簽,但是這個國家對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免簽一樣。這裡要說明下,《斯瓦爾巴條約》可不是一份普通的條約,只要我國簽了字後,
就能暢通無阻在這裡進行各種活動

80年代開始,我國的科研人員來到冷岸群島。經過20多年的努力,2002年的夏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在冷岸群島的龍宜爾比恩建立了一個為期兩年的臨時科學探險考察站,即“中國伊立特·沐林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

兩年後中國正式在冷岸群島的新奧爾松建立了“中國黃河科學考察站”,我國人員能夠在這進行自由活動,功勞少不了北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