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杭州一74歲奶奶飯後總是打嗝不止,最後發現竟然是癌症在作怪!

腹脹、打嗝,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消化不好了,王奶奶也是這麼認為的,覺得因此做CT是小題大做。沒想到,這樣的情況持續一個多月後,她出現了畏寒、高熱,甚至還有譫妄、恐懼等精神症狀。

最後發現,這一切竟然是因為膽囊癌在作怪。

一個多月頻繁出現腹脹打嗝

王奶奶今年74歲,家住杭州臨安,一個多月前,她突然開始出現腹脹、打嗝的症狀,尤其是在飯後,症狀特別明顯。剛開始,只是偶爾出現幾次,她想著可能是吃了什麼不消化的食物,也沒引起重視,但是慢慢地,症狀開始頻繁出現。

家人帶她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做個CT,但是王奶奶覺得沒有必要,

打嗝做CT未免大題小做了,於是便回家了。

沒想到第二天,王奶奶開始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於是再次到了當地醫院就診。醫生考慮膽囊炎性病變,給她進行了抗感染治療,結果,輸液3天后,病情卻愈發嚴重了。

資料圖

“老太太當時抱著我,一直發抖。”王奶奶的兒子說。

最後,王奶奶被轉至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

消化內科副主任楊建鋒說:“入院檢查發現,王奶奶鞏膜黃染,右上腹部觸及有腫大的膽囊,有壓痛,B超檢查提示膽總管擴張,膽囊腫大,膽囊底部壁明顯增厚。”

當天晚上,王奶奶出現了畏寒寒戰高熱,體溫39.2攝氏度,血壓較前下降,還有譫妄、恐懼等精神症狀。楊建鋒考慮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感染性休克,立刻聯合ICU、麻醉科醫師對王奶奶進行了急診ERCP手術。

術中發現,王奶奶膽總管中段被膽囊壓迫變窄,膽管內感染化膿。術後,王奶奶體溫恢復正常,第二天早上精神症狀消失,神志恢復正常,但對前一天晚上出現的情況,卻一點也想不起來。

從一些常見症狀與變化中發現疾病

“對於消化不良等疾病,人們通常不引起重視,殊不知這些常見的症狀背後,也可能隱藏著身體內部嚴重的疾病,比如像王奶奶這樣得了膽囊癌。

”楊建鋒說,“膽囊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或只有上腹部隱痛、餐後飽脹、噯氣、打嗝等消化不良症狀,早期診斷很困難。因此患者須仔細觀察身體,從一些常見症狀與變化中發現疾病。”

那麼,膽囊癌早期具體有哪些症狀呢?楊建鋒表示,主要有右上腹疼痛、消化道症狀、黃疸、發熱、右上腹腫塊這五個症狀。

“其中,右上腹疼痛的患者占84%。”楊建鋒解釋,由於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炎症並存,

故疼痛性質與結石性膽囊炎相似,一開始為右上腹不適,然後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放射。

同時,90%的患者會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氣味,這是由於膽囊更新換代功能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25.9%的病人會出現發熱。

而黃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占36.5%,多由於癌組織侵犯膽管引起惡性梗阻所致,同時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現惡病質,皮膚粘膜黃染,伴難以治療的皮膚瘙癢。

“發展到晚期的時候,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腫塊占54.5%。一是腫瘤迅速增長阻塞膽管使膽囊腫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腸引起的梗阻並同時出現梗阻症狀;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現相應部位包塊。”楊建鋒說。

最後,他提醒市民,一旦發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不要因為是癌症而失去治癒的信心,只要通過合理的的治療以及日常科學的飲食調理,可明顯改善身體狀況,提高生存品質。”

皮膚粘膜黃染,伴難以治療的皮膚瘙癢。

“發展到晚期的時候,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腫塊占54.5%。一是腫瘤迅速增長阻塞膽管使膽囊腫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腸引起的梗阻並同時出現梗阻症狀;另外侵及肝胃胰等也可出現相應部位包塊。”楊建鋒說。

最後,他提醒市民,一旦發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不要因為是癌症而失去治癒的信心,只要通過合理的的治療以及日常科學的飲食調理,可明顯改善身體狀況,提高生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