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科技|迪拜機場、倫敦地鐵人臉識別購票開測,2018年正式啟用

科技日新月異,每天都有了不起的智慧新品誕生,說不定哪一款就改變世界了呢?

Apple Watch新專利:可自我調整調節錶帶鬆緊度

蘋果又搞事,近日在美國申請了一項新的專利,聲稱打造了一款可以自動調節的錶帶,

學名為“動態適應調整可穿戴電子設備”,也就是說,以後你的Apple Watch也許可以知冷知熱的調節鬆緊度了,驚喜不?

Apple Watch的錶帶類型一向有很多種,閉合方式不外乎疊式表扣、部署扣、搭扣配合扣等,而這些錶帶的調整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點費勁,

有些還需要運用一些專用的調整工具,但是手錶的鬆緊度往往會受到環境影響,特別是在運動出汗的情況下,生理監測的精准度也會被干擾,據悉,該技術會通過內置的形狀記憶線、氣體或液體囊袋、可伸縮錶帶等達到自動調整的效果,或許會成為下一代Apple Watch的一大特色。

三星推出兩款星球大戰主題機器人吸塵器:白武士 黑武士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12月就要上映了!最新的預告片簡直燃爆了,

不用猜上映之後肯定又會來一波電影周邊熱,三星倒是懂得先下手為強,一連推出了兩款星球大戰主題掃地機器人,一款採用絕地武士主題,而另一個則類似於帝國衝鋒隊的白武士,兩款機器人都通過語音控制,在開始打掃時還會用角色的聲音發出:“Let’s go!”,鐵粉們準備剁手不?

這兩款星球大戰主題掃地機器人除了核心的掃地功能,內置三星迴圈清潔技術,縫隙的清潔能力突出。搭載Visionary Mapping Plus技術,可以自動規劃房間路線,精確度可達1釐米,它還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命令功能,可以自動調整其吸入水準以適應不同的地板類型,但是續航時間可能會受到影響。

雅馬哈推出首款多馬達無人機 主攻農業市場

雅馬哈近日宣佈將在東京的農業博覽會發佈一款多馬達YMR-01工業無人機,其實在30年前,雅馬哈就曾在韓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泰國等地銷售過工業無人機,用來對農作物噴灑農藥,但YMR-01應該算是雅馬哈發佈的首款多馬達工業無人機。

這款多馬達無人機,擁有複雜飛行系統,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設置負重範圍,最高負重可達32公斤,可噴灑4公頃農田,而且在六個轉子軸附近安裝了農用化學物的專用噴嘴,可以達到適宜的噴灑濃度,雅馬哈的新品推出也許是受到大疆無人機的威脅,一旦大疆進入工業化路線,或許可以和雅馬哈一較高下。

迪拜研發麵部識別隧道 國際機場2018年正式啟用

迪拜近日宣佈國際機場將在2018年正式啟用人臉識別隧道,這項技術將代替傳統的人工護照安檢程式,從迪拜出發的旅行者將不再需要通過任何類型的安全許可櫃檯或電子門,他們可以簡單地走過一個虛擬水族館隧道,會有隱藏式攝像機在運動時掃描他們的臉部或虹膜。

該隧道將展示水族館的高品質圖像,像是一個虛擬的海洋館,旅行者大多會被管道內不斷變換的圖案吸引,這時角落裡的攝像機就會對用戶的臉進行捕捉,每個角落配備大約80台攝像機,當用戶走到盡頭時,如果檢查無誤,會顯示綠色的友好資訊,而一旦資訊出現不匹配,則會有人工進行干預。

倫敦地鐵人臉識別購票 自動付費提高效率

一家專注於交通運輸的系統的技術公司CUBIC,近日正在英國倫敦對人臉識別付費系統進行測試,旨在提高公共交通樞紐的工作效率,整個設備看上去像是一個走廊般的閘道,允許65-75個用戶在一分鐘內通過,同時他們的面部被掃描並同步在智慧手機進行扣費。

該系統會通過面部識別和藍牙智慧手機對用戶進行匹配,而使用者需要在使用該功能前註冊其生物特徵資料,然後在車站進行同步。收集到的資料將保證安全,不會再出現因卡片類身份資訊被盜而產生的困擾,一旦系統身份驗證未通過,通道會顯示紅色預警,與迪拜的機場流程一致,人工檢測依然會並存,用來應對未註冊或者是不匹配用戶的檢驗。

相比中國人臉識別闖紅燈者的應用,二者顯然在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上更為激進,你怎麼看?

一旦大疆進入工業化路線,或許可以和雅馬哈一較高下。

迪拜研發麵部識別隧道 國際機場2018年正式啟用

迪拜近日宣佈國際機場將在2018年正式啟用人臉識別隧道,這項技術將代替傳統的人工護照安檢程式,從迪拜出發的旅行者將不再需要通過任何類型的安全許可櫃檯或電子門,他們可以簡單地走過一個虛擬水族館隧道,會有隱藏式攝像機在運動時掃描他們的臉部或虹膜。

該隧道將展示水族館的高品質圖像,像是一個虛擬的海洋館,旅行者大多會被管道內不斷變換的圖案吸引,這時角落裡的攝像機就會對用戶的臉進行捕捉,每個角落配備大約80台攝像機,當用戶走到盡頭時,如果檢查無誤,會顯示綠色的友好資訊,而一旦資訊出現不匹配,則會有人工進行干預。

倫敦地鐵人臉識別購票 自動付費提高效率

一家專注於交通運輸的系統的技術公司CUBIC,近日正在英國倫敦對人臉識別付費系統進行測試,旨在提高公共交通樞紐的工作效率,整個設備看上去像是一個走廊般的閘道,允許65-75個用戶在一分鐘內通過,同時他們的面部被掃描並同步在智慧手機進行扣費。

該系統會通過面部識別和藍牙智慧手機對用戶進行匹配,而使用者需要在使用該功能前註冊其生物特徵資料,然後在車站進行同步。收集到的資料將保證安全,不會再出現因卡片類身份資訊被盜而產生的困擾,一旦系統身份驗證未通過,通道會顯示紅色預警,與迪拜的機場流程一致,人工檢測依然會並存,用來應對未註冊或者是不匹配用戶的檢驗。

相比中國人臉識別闖紅燈者的應用,二者顯然在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上更為激進,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