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款開了4000公里,再來說說2018款寶馬X1值不值?(下)

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來自撰稿人JackieLXX。

進入此篇前,

小夥伴們可以先回顧一下上期的內容。(2016款寶馬X1 20Li開了4000公里,再來說說2018款X1值還是不值?(上)|仕說)

正如上篇文章向大家介紹的,從我個人的駕駛體驗來說,選擇2.0T+愛信8AT是非常明智的選擇,相對於1.5T車型駕駛質感和操控性的提升都很明顯,可以說如果你想更好的體會寶馬的駕駛樂趣,選擇2.0T車型是必須的。

實際上,寶馬很可能就是考慮到了這種很實際的體驗效果,所以在2018款寶馬X1的序列中強化2.0T車型——這應該不僅僅是為了走量,更是保持寶馬品牌屬性的一種選擇。

因此如果不是錢包太過緊張的話,駕仕派真的強烈建議上sDrive 20Li 領先型。

當然,sDrive 20Li 領先型的價格既然比老款低了2.6萬元,那麼自然配置上也會有縮減。只是減少的配置會不會影響到駕駛者的體驗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新老車型的配置更替做一個對比。

首先,外觀部分,2018款s20領先型和2016款s20豪華型基本保持了一致,同樣擁有的18寸Y型輪轂、鋁制行李架、鋁制緞紋外裝組件等都足夠高級,並沒有簡配成之前1.5T低配的黑色裝飾件,只是沒有X套裝設計,

並減少了霧燈、側裙等細節的鍍鉻件。

內裝部分,2018款s20主要變化是不再提供摩卡色內飾,同時採用深色亞光氧化銀內飾、帶黑色高光裝飾條,

此外內飾取消了前排運動座椅,座椅材質改為仿皮。因此從視覺和觸感來說,新款s20在外觀上並沒明顯變化,只是在內飾豪華感方面有所減弱,突出實用主義色彩,這也意味著2.6萬元少的一個主要部分是對於豪華內飾的感知。

至於比老款s20豪華型貴了4000元的xDrive 20Li尊享型,基本上在外觀內飾上都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且在配置上也極為接近。從配置表中,我們只看到新的四驅車型減少了前倒車雷達、自動泊車、舒適進入帶感應尾門等少數幾個配置,其他的也都一應俱全。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對於我來說,當時都多花了2萬多的老款車型,現在看到這個價差我後不後悔呢?我自己的答案是,不後悔。

另一方面,當時覺得買s20豪華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個版本帶了舒適進入功能,也就是無鑰匙進入,而現在2018款大部分版本都需要選裝了,且選擇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由於之前的日產車都配備了無鑰匙進入,我簡直不能適應要摸出鑰匙來開鎖的步驟,所以2016款s20這個觸摸解鎖實在很有意義。至於感應尾門是舒適進入附帶的功能,大部分人可能覺得不好用,可是當我熟悉垂直踢腳之後簡直用得“不亦樂乎”,幾乎百發百中,只是你需要小心電動尾門開啟時不要被刮到。

最後我覺得最沒用的是自動泊車——只支持側方位泊車,而我們大多數是都需要垂直停車,所以我一次沒用。另一個從來沒用過的功能是CD播放,不過CD上面的數位按鍵有熱敏感應,能夠顯示預存的電臺,這倒是很有 “高級感”。

駕仕總結:

整體而言,從我這個2016款車主的角度來看,2018款新車的變化還是“擊中內心”的,特別是之前很多人會在31.9萬元的1.5T和34.5萬元的2.0T上糾結很久。畢竟之前的我在買車的時候就會在想,2.0T和1.5T價差太大,家裡人開開選便宜的1.5T車型就好。既然都選1.5T了,不如買個30萬出頭的中配更有性價比,這樣購車價要少上4萬元,都可以辦完落地了。正是這種糾結讓很多對2.0T+8AT心心念念的買家轉投價位更低的1.5T中配車型,降低了寶馬X1的平均售價。現在推出新車型後,大家就不用糾結1.5T和2.0T了,兩款車型雖然內裝豪華感有區別,可是僅僅多出1.3萬元就可以換來更優秀的動力總成、更好的駕駛體驗,顯然很值得。

而對於那些徘徊在35萬元想買Q5之類的買家來說,寶馬X1級別雖然低一些,可是無論豪華配置還是四驅性能都更有優勢,沒必要在去考慮競品老車型,寶馬也就再下一城。

可以說,這次2018款寶馬X1最大的變化是在保持原有1.5T車型競爭力的前提下,進一步挖掘出2.0T車型的空間——如果2.0T的銷量能夠增加,寶馬X1的月銷量很可能過萬;就算是總銷量沒有變化,將1.5T買家遷移到2.0T上面,平均售價也有接近10%的提升,這對利潤率增長而言相當可觀。

至於比老款s20豪華型貴了4000元的xDrive 20Li尊享型,基本上在外觀內飾上都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且在配置上也極為接近。從配置表中,我們只看到新的四驅車型減少了前倒車雷達、自動泊車、舒適進入帶感應尾門等少數幾個配置,其他的也都一應俱全。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對於我來說,當時都多花了2萬多的老款車型,現在看到這個價差我後不後悔呢?我自己的答案是,不後悔。

另一方面,當時覺得買s20豪華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個版本帶了舒適進入功能,也就是無鑰匙進入,而現在2018款大部分版本都需要選裝了,且選擇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由於之前的日產車都配備了無鑰匙進入,我簡直不能適應要摸出鑰匙來開鎖的步驟,所以2016款s20這個觸摸解鎖實在很有意義。至於感應尾門是舒適進入附帶的功能,大部分人可能覺得不好用,可是當我熟悉垂直踢腳之後簡直用得“不亦樂乎”,幾乎百發百中,只是你需要小心電動尾門開啟時不要被刮到。

最後我覺得最沒用的是自動泊車——只支持側方位泊車,而我們大多數是都需要垂直停車,所以我一次沒用。另一個從來沒用過的功能是CD播放,不過CD上面的數位按鍵有熱敏感應,能夠顯示預存的電臺,這倒是很有 “高級感”。

駕仕總結:

整體而言,從我這個2016款車主的角度來看,2018款新車的變化還是“擊中內心”的,特別是之前很多人會在31.9萬元的1.5T和34.5萬元的2.0T上糾結很久。畢竟之前的我在買車的時候就會在想,2.0T和1.5T價差太大,家裡人開開選便宜的1.5T車型就好。既然都選1.5T了,不如買個30萬出頭的中配更有性價比,這樣購車價要少上4萬元,都可以辦完落地了。正是這種糾結讓很多對2.0T+8AT心心念念的買家轉投價位更低的1.5T中配車型,降低了寶馬X1的平均售價。現在推出新車型後,大家就不用糾結1.5T和2.0T了,兩款車型雖然內裝豪華感有區別,可是僅僅多出1.3萬元就可以換來更優秀的動力總成、更好的駕駛體驗,顯然很值得。

而對於那些徘徊在35萬元想買Q5之類的買家來說,寶馬X1級別雖然低一些,可是無論豪華配置還是四驅性能都更有優勢,沒必要在去考慮競品老車型,寶馬也就再下一城。

可以說,這次2018款寶馬X1最大的變化是在保持原有1.5T車型競爭力的前提下,進一步挖掘出2.0T車型的空間——如果2.0T的銷量能夠增加,寶馬X1的月銷量很可能過萬;就算是總銷量沒有變化,將1.5T買家遷移到2.0T上面,平均售價也有接近10%的提升,這對利潤率增長而言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