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的母親河黃河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為什麼有人叫它禍河呢

前段時間跑男播放的一期在黃河之前唱的一段大合唱,記得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大致意思是說“你們這輩子也許會有很多次機會合唱黃河大合唱,但真正以黃河為背景的黃河大合唱你們可能一輩子只有一次。

看著如此氣勢磅礴、鏗鏘有力的黃河大合唱,再看氣勢洶洶的黃河,讓我忍不住震撼,連一向強壯的大黑牛也紅了眼眶,是啊,多少年來,多少苦難,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條中國的母親河啊,守衛了多少人又守護了多少城。

黃河起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全程大約呈“幾”字型,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匯入渤海,黃河是中國第二河,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歷史上,黃河流域曾經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但這個文化的搖籃也並非十分穩固,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在1946年以前幾千年,黃河下游曾氾濫1593次並經數次改道,洪水影響範圍十分之大,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因此也成為“中國的憂患”。

同時也是黃河易氾濫成災的這種特點,造就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不怕苦難、自強不息、居安思危”的民族風氣。自大禹治水以來,各個治水機構逐漸出現,如今仍設有“黃河水利委員會”這樣的機構,來保護我們的母親河,保護我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