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取名禁忌:忌諧音不雅取名!

姓名是聲音和意義的統一體,語音就是由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代表一定意義的聲音。

取名講究字音,就是取出來的名字,叫起來要好聽。取名講究字音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儘量避免不雅諧音。所謂“諧音”,就是同音而不同字。漢字的含義非常豐富,同音同字不同義、同音不同字的字特別多。如“才”與“財”、“吳”與“無”、“王”與“亡”、“朱”與“豬”、“四”與“死”、“石”與“屎”、“奮”與“糞”等。

利用諧音取名是取名時採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諧好的字、義、事物,名字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諧音利用得不好,所選用的字有不雅的同音字,或引起不雅的讀法,就會適得其反,一不留神就可能成為別人的笑料。有一個相聲說,解放初年,一個名叫王克章的車夫常被人當作新上任的幹部“王科長”,甚至有人向他這位“新官”借錢。某地的文化界有兩位作者,一個叫宋一平,另一個叫畢雲高,經常聯名發表作品。兩人的名字從字面上看都不錯,
但如果聯在一起讀出來,便容易被人諧音為“送一瓶避孕膏”。清朝同治年間,有個常州人名叫王國鈞,殿試時本已列為前十名進呈,只因“王國鈞”三字與“亡國君”諧音,慈禧太后惡其名,遂抑置三甲。

此外,類似的不雅諧音名字還有“吳材”與“無才”音近,“廖逸夫”與“尿一壺”諧音,“朱石”與“豬屎”諧音,“丁會思”與“定會死”諧音,紀丹、沙珠、梅前、吳大用、李濤奮等分別與雞蛋、殺豬、沒錢、無大用、李掏糞等諧音。

其實上述這些名字本來都有很好的字義,但由於都諧了不雅字詞的音,在口頭上使用時容易引起誤會,產生不雅致、不愉快的客觀效果,因而成為人們取笑的物件,所以這些名字也不算是好名字,都是應該避免的。怎樣避免諧音不雅的名字呢?主要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注意避免生活中的某些熟語。具體如項尚(上)圖(禿)、何尚(和尚)、張豫山(髒雨傘)、單裕貴(痰盂罐)、宮岸菊(公安局)、蔡道(菜刀)、周玉剛(臭魚缸)、春晴(春情)、楊偉或楊衛、楊蔚(陽萎)、侯岩(喉炎)、盧輝(爐灰)、陶華韻(桃花運)、湯虯(糖球)、包敏華(爆米花)等。

上述諧音字詞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口頭熟語,其用於人名都會使姓名顯得不夠嚴肅和莊重,在大庭廣眾之下容易引起人們的不雅聯想,以致於授人以笑柄。

第二,注意避免貶義詞。具體如吳(鄔)金貴(龜)、王霸(八)業、白顏良(白眼狼)、呂士丹(驢屎蛋)、丁會師(定會死)、劉莽(流氓)、苟雄(狗熊)、胡禮經(狐狸精)、沈晶炳(神經病)、沙仁帆(殺人犯)、賈正京(假正經)等。

這些諧音往往會變為綽號,父母取名時一定要慎重,否則,很容易給子女造成不良的心理負擔和其他消極影響。

第三,注意特殊姓氏的取名。《百家姓》中的“莫”、“賈”、“吳”、“冒”、“伍”等姓,其語義(有的是諧音後的語意)很鮮明,便於與名連意,引起否定意義的聯想。如姓莫的有莫學善、莫思賢、莫益好、莫愛國等;姓賈的有賈情、賈義、賈正金、賈道學等;姓吳的有吳良新、吳祖仙、吳修嗣、吳世恢等;如姓冒的有冒福、冒有才、冒得勝等;如姓伍的有伍世苟(我是狗)等。很顯然,以上這些都是諧音很不雅觀的名字。

因此,取名切不可大意,要格外注意諧音問題,不僅要注意與這些不雅字詞相同的讀音,而且也要留心相近的讀音。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可能引起的尷尬,更好地利用諧音取名這種方法,取出更好的名字。

很顯然,以上這些都是諧音很不雅觀的名字。

因此,取名切不可大意,要格外注意諧音問題,不僅要注意與這些不雅字詞相同的讀音,而且也要留心相近的讀音。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可能引起的尷尬,更好地利用諧音取名這種方法,取出更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