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古詩詞裡的勞動者風采

勞動是人類共同的主題,我國很早就有記載勞動的詩句。

翻閱古詩詞,我國最早記載勞動的是《吳越春秋》中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僅八個字,便概括了我國遠古漁獵時代勞動人民的狩獵場面。

他們砍竹,接竹,製作彈弓捕獵,通過緊張的勞動獲取食物,反映了原始人類獲得更多獵物的渴望。《詩經》中的《伐檀》,也是一首關於勞動的不朽詩篇。“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這首《伐檀》,寫出了奴隸伐檀造車的勞動場景,同時也痛斥了奴隸主的不稼不穡和坐享其成。
還有《七月》的描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描寫了農夫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是一幅場面熱烈的農耕圖。一首首勞動詩,在厚重的歷史中,體現了遠古人類的辛勞、快樂和渴盼。

讓我們走進古詩詞,一睹古代勞動者的風采。

刺繡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韜玉《貧女》

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羅隱《繡》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繡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

——胡令能《詠繡障》

比目香囊新刺繡。連隔座、一時薰透。

——周邦彥《迎春樂》

耕種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 憫農·鋤禾》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行醫

肘後醫方老更精,鬚眉白盡氣彌清。只應救病能無病,豈是平生學養生。

——蘇轍《贈醫僧鑒清二絕》

針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間關絡脈中,性命寄毛粟。

——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

吾嘗奇華佗,腸胃真割剖。神膏既傅之,頃刻活殘朽。

——王安石《贈陳君景初》

肘後應難一一傳,多將靈藥種仙山。

仙禽搗就仙翁賣,挑杖懸壺走世間。

——陳應鬥《藥市》

打魚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范仲淹《江上漁者》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陸遊《鵲橋仙·一竿風月》

漁人漾舟沈大網, 截江一擁數百鱗。

——杜甫《觀打魚歌》

養蠶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張俞《蠶婦》

三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新婦守箔女執筐,頭髮不梳一月忙。

——高啟《養蠶詞》

男必耕耘女必蠶,古人尚爾我何貪。

——宋沆《養蠶》

大眠起來忙更忙,寢食不遑兒不顧。年年養蠶多繭絲,身上到頭無一縷。

——周是修《桑婦謠》

賣炭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白居易《賣炭翁》

衣襟成墨色,面目帶煤塵。盡愛爐中獸,誰憐窯下人。

——劉克莊《記雜畫·賣炭圖》

東方日出雪漸融,簷花滴滴皆春風。山村布被正酣臥,愁殺門前賣炭翁。

——仇遠《曉雪》

欲知惠愛及人處,聽取街頭賣炭謠。

——戴復古《訪漳州趙用父使君》

采樵

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孟浩然《采樵作》

生自蒼崖邊,能諳白雲養。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

——陸龜蒙《樵人十詠·樵子》

獨入深山信腳行,慣當貙虎不曾驚。路傍花發無心看,惟見枯枝刮眼明。

——蔣吉《樵翁》

行山行采薇,閑翦蕙為衣。避世嫌山淺,逢人說姓稀。有時還獨醉,何處掩衡扉。莫看棋終局,溪風晚待歸。

——崔塗《樵者》

況肯到紅塵深處。

——陸遊《鵲橋仙·一竿風月》

漁人漾舟沈大網, 截江一擁數百鱗。

——杜甫《觀打魚歌》

養蠶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張俞《蠶婦》

三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新婦守箔女執筐,頭髮不梳一月忙。

——高啟《養蠶詞》

男必耕耘女必蠶,古人尚爾我何貪。

——宋沆《養蠶》

大眠起來忙更忙,寢食不遑兒不顧。年年養蠶多繭絲,身上到頭無一縷。

——周是修《桑婦謠》

賣炭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白居易《賣炭翁》

衣襟成墨色,面目帶煤塵。盡愛爐中獸,誰憐窯下人。

——劉克莊《記雜畫·賣炭圖》

東方日出雪漸融,簷花滴滴皆春風。山村布被正酣臥,愁殺門前賣炭翁。

——仇遠《曉雪》

欲知惠愛及人處,聽取街頭賣炭謠。

——戴復古《訪漳州趙用父使君》

采樵

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日落伴將稀,山風拂蘿衣。長歌負輕策,平野望煙歸。

——孟浩然《采樵作》

生自蒼崖邊,能諳白雲養。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

——陸龜蒙《樵人十詠·樵子》

獨入深山信腳行,慣當貙虎不曾驚。路傍花發無心看,惟見枯枝刮眼明。

——蔣吉《樵翁》

行山行采薇,閑翦蕙為衣。避世嫌山淺,逢人說姓稀。有時還獨醉,何處掩衡扉。莫看棋終局,溪風晚待歸。

——崔塗《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