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和韓國都說女媧是他們的,理由一個比一個奇葩

女媧用泥土造人,又煉石補天,親自編制星座,又創設男女結婚規則,被認為是華夏之主。中國古文典籍《博雅》、《世本》、《水經注》等都有記載。女媧因功績之高,又是人類始祖,而被世界各國尤其是我國周邊小國爭搶。

其中印度,韓國,日本等小國爭搶的比較激烈。

韓國說女媧是一個女人,在其史料《大韓民族考》有相關記載,而且恬不知恥的表示:因為女媧是韓國人,所以韓國美女比較多。更讓人無奈的是,韓國爭搶的女媧目的僅僅為:標明種族優劣性和對周邊國家的統治性(起初是對世界的統治,

後為了爭取美俄支持降低為對亞洲的統治性)。

日本則直接指出女媧是男性,這和其本國男權主導類似。日本認為女媧是其本國人的依據主要有三個:第一,其本國現在有很多人姓氏為女媧氏;第二,

其國土形狀和傳說中的女媧(蛇形)形象類似;第三,大東亞共融圈愚民思維之影響。

面對周邊國家的爭搶,我國6省也給出了回應,這省份包括:河北涉縣、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陝西平利、河南周口市西華縣、湖北竹山和山西晉城市澤州縣。

河北涉縣表示:他們有奉祀上古天神女媧氏的古代建築,始建于北齊時期。而且其“女媧祭典”己被國務院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同時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甘肅天水市秦安縣,自古就有“羲裡媧鄉”和“兩皇故里”之美譽。此地現在還有:風穀、風空、女媧洞、女媧廟等遺跡,這些足以說明女媧是秦安人。

陝西平利縣表示:中皇山有女媧廟,藍田縣境內也存在媧氏村、女媧堡、女鍋穀、補天臺、磨合山、人宗廟、畫卦台等遺跡,同時當時政府在政府首頁標明“女媧故里”標識。

河南周口市西華縣也說:我們現在有女媧城,如今女媧城改名為思都崗,可見女媧氏遺民對故都的思念之情。另外,河南淇縣也有媧皇廟。

湖北省竹山縣指出:其有女媧山,而且政府也在積極創設“女鍋補天地,人間桃花源”之旅遊區,通過舉辦七屆女媧文化節增加人們對其女媧故里之認同。

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如今有“華夏女媧文化園”。另外,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侯村有女媧陵;太原市尖草坪區有聖母廟;晉城市浮山有媽皇窟;平定浮化山有補天臺;長治市望天臺有媧皇廟;黎城縣廣志山有鍋皇廟;永濟市風陵渡有女媧陵、呂梁市交城縣也有女媧陵。

女媧本身是虛構的,但卻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國內關於女媧爭論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並達到文化革故鼎新之目的。而外來小國的無理取鬧恰恰是對中華博大文化的糟蹋。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接受正當途徑借鑒,但絕對不容許肆無忌憚的炒作和無端佔有。

女媧本身是虛構的,但卻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國內關於女媧爭論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並達到文化革故鼎新之目的。而外來小國的無理取鬧恰恰是對中華博大文化的糟蹋。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接受正當途徑借鑒,但絕對不容許肆無忌憚的炒作和無端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