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育果醫生創始人馬于堃:不為良相,願為良醫

引 言

馬於堃(Emma),育果醫生創始人&CEO,一位鐵骨錚錚的娘(han)子(zi),雖然體態上看起來小巧玲瓏略顯弱不禁風,但其實內心無比堅強,作為一位女性創業者,從無到有創辦了育果醫生——國內領先的高端私立醫院折扣平臺。

前不久,Emma參加了陳春花老師的“企業成長特訓營”,在畢業晚宴上,她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相信作為我們的用戶,您也一定很好奇Emma是怎樣一個人,為何要從執業醫師轉型到創業者,為什麼會創辦育果醫生。為了揭開這神秘面紗,今天特意分享一篇她的自述文章,在娓娓道來的敘述裡,您之前的好奇都會被逐一解答。

馬于堃與陳老師在“企業成長特訓營”課間時間

交流

◆◆◆

文 | 馬於堃

創業之初:死生之外無大事

我是馬於堃,花蜜中的一滴,從見到花老師的第一面,就堅定地成為了花蜜中的一員。我的家庭是傳統醫學世家,從解放前,我的姥爺和姥姥在北京大學醫學院開始就讀,到現在家中有不同性質不同科室的醫療工作者,

家中三代都工作在醫療崗位上,但我們這一代就只有我一個人選擇了就讀臨床醫療專業,而我也于2014年重新選擇了創業,完成了從執業醫師到創業者的轉變。

馬於堃,育果醫生創始人

我創業的初衷非常簡單,

我希望可以給我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我一直堅定地相信,在當下,中國中產階級的醫療問題還是需要自己解決的,因為國家所負擔的基礎醫療還不夠健全,無法滿足大家的個性化需求,但是這條普及商業化醫療的路,真的很艱難。

我還記得畢業進入醫院,前三年幾乎是住在醫院裡面的,抱著書本值班,搶救第一個病人,面對死亡的無力,看到臨終前的人性,

面臨醫鬧的害怕,感覺瞬間長大很多歲。

一開始,每當我遇到病人去世,都會哭,直到有一次被家屬告到了醫務處,理由是‘如果這個醫生不心虛,為什麼她會哭’,之後就學會了掩蓋情緒。我到現在都記得我搶救的第一個病人,那是2004年的耶誕節,病人忽然就出現了心跳呼吸驟停,我們進行心肺復蘇搶救了1個小時,依舊是回天乏術。我依稀還記得病人的家屬跪在我面前請求我去救病人,

同樣是這樣的病人家屬,幾天後又把我圍攻起來,說要一命抵一命。說不害怕是假的,除了顫抖沒有辦法反駁,那個時候我已經在醫院工作了連續72個小時,反反復複去手寫病歷,不能錯任何一個字,幸好我們的護士長沖了出來幫我解了困。

在臨床呆的時間久了,就會知道,世間除了生死是大事,一切都可以包容。人死不能複生,所以只要活著就有希望,而這也是人的本能。創業到現在,遇到了無數的問題和困境,一次一次地突破自我闖出去,難不難?難,真心是難!可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會繼續堅持,因為活著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真的是最重要的事。

創業之路:學習、成長、分享

創業4年,我經歷了從一名醫生角色到企業管理者的轉型。從純粹的醫療工作者過渡到企業管理者,我走了很多很多的彎路。

育果醫生—高端私立醫院折扣平臺

育果醫生,承載著我的初心。我希望中國人在就醫開始的時候就可以有選擇權,而不是到最後的階段,無奈地接受。在我創業之前,我總是天真地以為任何市場所需要的,都會有人提供,但是當我創業後,我發現,沒有行業的背景,真的很難實現這一點,於是改變和優化中國人就醫方式的使命感就在不斷地趨使我去開發新的模式。

創業之路是學習和成長之路,從完全不懂技術和產品,到一點一點的去學習,再變成自己的知識,經歷過discuz論壇、app、微信服務號幾個過程,從不懂到略懂,從對資料不敏感到可以進行資料分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學習到了很多。同時也因為不懂得經營和管理,辜負過員工,也辜負過自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將理論性的東西變成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路漫漫其修遠兮,上下求索,從未停步。

花老師“企業成長特訓營”的5次課程共計10天,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如此系統性地學習企業管理方面的理論,每一次課程都可以記錄下5-6萬字的筆記,但是相對于春花老師所講的,還是不到1/2。從來沒有學習一個課程如此用心,因為可以被幫助的地方這麼多,不管企業處在那一個階段,都可以從中獲益,因為除了全套的企業管理,花老師還教給了我們如何看行業,以及如何做人。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件事,我曾經收治過一個病人,入院的時候90歲,在我值班的時候忽然突發心肺功能衰竭,我永遠記得她臨終前看我的眼神,我覺得自己無力為她做到最好。現代的醫學總是會有這樣的遺憾,但是當我開始創業的時候,驅動我最大的動機就是希望可以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未來,而如果我們每一個都不努力的話,就無法實現這一點。

創業之難:我的創業問題分享

雖然我們的企業很小,我依舊想在“春暖花開·發現花蜜”欄目和花蜜們分享下我在創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一,如何管人。一開始我會用職能去壓,但是這樣的方式非常容易形成反彈。在花老師的課程上,我學會了一個人的領導力的組成,然後我逐漸學會了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為我們企業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我需要去給每個人支援,這樣子才可以發揮出同事們最大的能動性,將企業變得越來越好。

雖然育果醫生還是個創業團隊

但員工的生日祝福不能遺忘

第二,在恰當的時間融資。花老師說過,順勢而為,是一個企業的先發優勢,選擇了正確的方向,行業本身就可以帶來企業的增長,所以如果風口來臨的時候千萬別猶豫,用最快的速度抓住風口,因為每一個風口都是會衰落的,儲備足夠多的現金,才可以支撐企業越走越遠。

第三,選擇合適的方向。因為我堅定地相信中國商業醫療發展的趨勢,所以才可以在當下如此惡劣的創業環境下依舊堅持前行。我不在意所有人對於我的質疑,因為我內心的信念才是我最終的彼岸。花老師提到一個行業的進展是分為4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各種新的產品出現,會有幾百上千家的企業湧現;第二階段在行業內保持前40%增長率的企業才有可能生存;第三階段,大企業出現進行價格競爭;第四階段,行業大佬們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去研究整個市場的態勢以及如何定價。如果用這個理論來驗證,中國商業醫療才是第一個階段,而我們育果作為首吃螃蟹的平臺,是非常有優勢去突圍的。

在創業前,我是一名醫生,我只知道凡事都有原因,我學會了面臨生死時的決策,我有非常快速的反應力和執行力,我還能吃苦不怕累。當我帶著這些印記投入到醫療互聯網的創業大潮中,我慢慢發現,原來這個行業的壁壘會真的很高,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而能夠改變這個行業形態的人,首先得對行業有足夠的認知,用一個比較潮的詞,叫know how。

當我作為臨床醫生,

我需要在每一個病情變化的當下做出抉擇;

當我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

我需要為公司和業務面對的客戶,做每一次的選擇。

當我作為臨床醫生,

我需要將每一個數值都記錄在心,

隨時關注病人的生化指標;

當我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

我需要對公司運營、財務等各項資料爛熟於心。

當我作為臨床醫生,

我需要去想每一個結果背後的推理;

當我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

我需要的是面對市場只看結果不求原因。

我一直非常感謝我所受過的醫療訓練,不但讓我可以吃各種身體上的苦,還可以讓我精神上保持高度的冷靜判斷,細緻而不缺乏大局觀,快速的執行力和反應力,帶著團隊一直衝刺。

從創業開始,我就一直在不斷地完善自我,上各種各樣的課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正如花老師所講的,創業者是一群永遠也獲得不了幸福感的人群,可是正因為有了我們,國家和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創業之幸:讓中產階級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我有一個願望:讓全國所有的中產階級人群,都可以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和收入水準,本該值得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可能只是一個中等的化妝品甚至只是一次聚餐的費用,就可以讓他或者家人、孩子的一次就診,不再經歷漫長的排隊、亂糟糟的人流、冷冰冰的眼神、2分鐘不到的診療和之後的各種鬱悶不解;取而代之的是舒適的環境、順暢的流程以及最重要的超過45分鐘的充分醫療溝通與專業診療服務。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帶來了又一波的生育高峰,在一線城市孕產醫院已經全面飽和,可能只是一次旅遊的費用,就可以讓孕婦從備孕到分娩,享受完整的10個月的安全、專業、輕鬆的醫療服務。生命中還有什麼比健康和幸福更重要的事呢?選擇更好的醫療和關愛自己的方式,未來一定會有更好的回報。

年輕的育果醫生團隊

為了這個目標,我和我的團隊選擇了創業的道路。為了降低第一次走進私立醫療機構的門檻,我們所有的合作私立醫療機構都給用戶提供最低折扣,從和睦家到百匯醫療,從美中宜和到首都醫療集團,育果現在覆蓋全國10個城市包括香港的600餘家醫療機構,遠遠走在了行業前列。為了提供更好的後續保障,我們也擁有更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團隊,並開發了保險和醫院的關聯功能,與國內10餘家頂級高端醫療保險公司合作,讓我們有最全面的幾百套保險方案…在互聯網+醫療的創業風口,我選擇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方向,但只有think different,才可能在巨頭的夾擊中存活、發展、堅定前行。

累麼?真累。

後悔麼?從未。

最後用一首詩送給自己,也給所有的創業者共勉:

金黃色的樹林裡分出了兩條路,

可惜我們不能同時去涉足;

但我們卻選擇人跡罕至的那一條,

這從此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by 羅伯特·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

而這也是人的本能。創業到現在,遇到了無數的問題和困境,一次一次地突破自我闖出去,難不難?難,真心是難!可是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會繼續堅持,因為活著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真的是最重要的事。

創業之路:學習、成長、分享

創業4年,我經歷了從一名醫生角色到企業管理者的轉型。從純粹的醫療工作者過渡到企業管理者,我走了很多很多的彎路。

育果醫生—高端私立醫院折扣平臺

育果醫生,承載著我的初心。我希望中國人在就醫開始的時候就可以有選擇權,而不是到最後的階段,無奈地接受。在我創業之前,我總是天真地以為任何市場所需要的,都會有人提供,但是當我創業後,我發現,沒有行業的背景,真的很難實現這一點,於是改變和優化中國人就醫方式的使命感就在不斷地趨使我去開發新的模式。

創業之路是學習和成長之路,從完全不懂技術和產品,到一點一點的去學習,再變成自己的知識,經歷過discuz論壇、app、微信服務號幾個過程,從不懂到略懂,從對資料不敏感到可以進行資料分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學習到了很多。同時也因為不懂得經營和管理,辜負過員工,也辜負過自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將理論性的東西變成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路漫漫其修遠兮,上下求索,從未停步。

花老師“企業成長特訓營”的5次課程共計10天,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如此系統性地學習企業管理方面的理論,每一次課程都可以記錄下5-6萬字的筆記,但是相對于春花老師所講的,還是不到1/2。從來沒有學習一個課程如此用心,因為可以被幫助的地方這麼多,不管企業處在那一個階段,都可以從中獲益,因為除了全套的企業管理,花老師還教給了我們如何看行業,以及如何做人。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件事,我曾經收治過一個病人,入院的時候90歲,在我值班的時候忽然突發心肺功能衰竭,我永遠記得她臨終前看我的眼神,我覺得自己無力為她做到最好。現代的醫學總是會有這樣的遺憾,但是當我開始創業的時候,驅動我最大的動機就是希望可以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未來,而如果我們每一個都不努力的話,就無法實現這一點。

創業之難:我的創業問題分享

雖然我們的企業很小,我依舊想在“春暖花開·發現花蜜”欄目和花蜜們分享下我在創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第一,如何管人。一開始我會用職能去壓,但是這樣的方式非常容易形成反彈。在花老師的課程上,我學會了一個人的領導力的組成,然後我逐漸學會了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為我們企業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我需要去給每個人支援,這樣子才可以發揮出同事們最大的能動性,將企業變得越來越好。

雖然育果醫生還是個創業團隊

但員工的生日祝福不能遺忘

第二,在恰當的時間融資。花老師說過,順勢而為,是一個企業的先發優勢,選擇了正確的方向,行業本身就可以帶來企業的增長,所以如果風口來臨的時候千萬別猶豫,用最快的速度抓住風口,因為每一個風口都是會衰落的,儲備足夠多的現金,才可以支撐企業越走越遠。

第三,選擇合適的方向。因為我堅定地相信中國商業醫療發展的趨勢,所以才可以在當下如此惡劣的創業環境下依舊堅持前行。我不在意所有人對於我的質疑,因為我內心的信念才是我最終的彼岸。花老師提到一個行業的進展是分為4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各種新的產品出現,會有幾百上千家的企業湧現;第二階段在行業內保持前40%增長率的企業才有可能生存;第三階段,大企業出現進行價格競爭;第四階段,行業大佬們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去研究整個市場的態勢以及如何定價。如果用這個理論來驗證,中國商業醫療才是第一個階段,而我們育果作為首吃螃蟹的平臺,是非常有優勢去突圍的。

在創業前,我是一名醫生,我只知道凡事都有原因,我學會了面臨生死時的決策,我有非常快速的反應力和執行力,我還能吃苦不怕累。當我帶著這些印記投入到醫療互聯網的創業大潮中,我慢慢發現,原來這個行業的壁壘會真的很高,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而能夠改變這個行業形態的人,首先得對行業有足夠的認知,用一個比較潮的詞,叫know how。

當我作為臨床醫生,

我需要在每一個病情變化的當下做出抉擇;

當我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

我需要為公司和業務面對的客戶,做每一次的選擇。

當我作為臨床醫生,

我需要將每一個數值都記錄在心,

隨時關注病人的生化指標;

當我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

我需要對公司運營、財務等各項資料爛熟於心。

當我作為臨床醫生,

我需要去想每一個結果背後的推理;

當我作為一名企業創始人,

我需要的是面對市場只看結果不求原因。

我一直非常感謝我所受過的醫療訓練,不但讓我可以吃各種身體上的苦,還可以讓我精神上保持高度的冷靜判斷,細緻而不缺乏大局觀,快速的執行力和反應力,帶著團隊一直衝刺。

從創業開始,我就一直在不斷地完善自我,上各種各樣的課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正如花老師所講的,創業者是一群永遠也獲得不了幸福感的人群,可是正因為有了我們,國家和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創業之幸:讓中產階級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我有一個願望:讓全國所有的中產階級人群,都可以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社會階層和收入水準,本該值得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可能只是一個中等的化妝品甚至只是一次聚餐的費用,就可以讓他或者家人、孩子的一次就診,不再經歷漫長的排隊、亂糟糟的人流、冷冰冰的眼神、2分鐘不到的診療和之後的各種鬱悶不解;取而代之的是舒適的環境、順暢的流程以及最重要的超過45分鐘的充分醫療溝通與專業診療服務。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帶來了又一波的生育高峰,在一線城市孕產醫院已經全面飽和,可能只是一次旅遊的費用,就可以讓孕婦從備孕到分娩,享受完整的10個月的安全、專業、輕鬆的醫療服務。生命中還有什麼比健康和幸福更重要的事呢?選擇更好的醫療和關愛自己的方式,未來一定會有更好的回報。

年輕的育果醫生團隊

為了這個目標,我和我的團隊選擇了創業的道路。為了降低第一次走進私立醫療機構的門檻,我們所有的合作私立醫療機構都給用戶提供最低折扣,從和睦家到百匯醫療,從美中宜和到首都醫療集團,育果現在覆蓋全國10個城市包括香港的600餘家醫療機構,遠遠走在了行業前列。為了提供更好的後續保障,我們也擁有更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團隊,並開發了保險和醫院的關聯功能,與國內10餘家頂級高端醫療保險公司合作,讓我們有最全面的幾百套保險方案…在互聯網+醫療的創業風口,我選擇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方向,但只有think different,才可能在巨頭的夾擊中存活、發展、堅定前行。

累麼?真累。

後悔麼?從未。

最後用一首詩送給自己,也給所有的創業者共勉:

金黃色的樹林裡分出了兩條路,

可惜我們不能同時去涉足;

但我們卻選擇人跡罕至的那一條,

這從此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by 羅伯特·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