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帶一路”大資料包告(2017)》發佈:5000億條資料描繪建設進展和成就!

覆蓋“一帶一路”60多個相關國家,用超過5000億條各類原始資料來描繪“一帶一路”的建設進展和成就,這會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國家資訊中心12日就拿出了一份這樣的全景圖。當日,該中心在北京發佈《“一帶一路”大資料包告(2017)》。

該報告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資訊中心“一帶一路”大資料中心編著。

這是國家資訊中心繼2016年首次發佈《“一帶一路”大資料包告(2016)》後,再次推出運用大資料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的綜合性年度報告,並推出“一帶一路”八大指數,全方位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

國家資訊中心主任程曉波在發佈會上介紹,今年的報告利用大資料分析技術全面反映“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使用各類原始資料超過5000億條,資料覆蓋“一帶一路”60多個相關國家以及國內31個省區市、200多家企業、800多家智庫、1000多家媒體。同時,推出了“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省市參與度、智庫影響力、媒體關注度、外貿競爭力等八大指數,

全面聚焦“一帶一路”重點方向、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專案。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調推進組組長、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巡視員歐曉理在發佈會上表示,資訊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決策依據,也是國際交往中與相關國家增進瞭解、擴大共識、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礎。通過大資料分析,

才能避免“瞎子摸象”。

“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

“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指數測評結果顯示,2017年國別合作度平均得分為45.11,較去年提升1.56分,合作成效進一步顯現,俄羅斯、巴基斯坦、哈薩克、泰國、越南位列前五。與2016年相比,俄羅斯繼續蟬聯首位,巴基斯坦超過哈薩克位列第二,

西亞北非區域內60%的國家排名都有所上升。

“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

“一帶一路”省市參與度指數測評結果顯示,省市參與度平均得分為59.92,較2016年小有提升,參與水準繼續提高,且省區市間差距在不斷縮小,廣東、福建、上海、浙江、山東分列前五,華東地區遙遙領先,而西部地區潛力也不可小覷。與2016年相比,福建排名提升較快,廣西、新疆首次進入前十。

“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度

“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度從貿易進展、貿易結構、合作潛力三個方面,量化分析了我國與各相關國家的貿易合作進展以及未來發展潛力。指數結果顯示,我國與相關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準不斷提高,未來貿易增長的潛力巨大,特別是與周邊國家貿易合作愈加緊密,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俄羅斯位居前五。

“一帶一路”省市外貿競爭力

“一帶一路”省市外貿競爭力旨在量化分析各省區市與相關國家的外貿合作水準和前景,引導各省區市外貿轉型升級。各省區市對相關國家的外貿格局進一步優化,貿易出口對當地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浙江、福建、廣東、上海、山東對相關國家外貿競爭優勢顯著;各省區市總體對相關國家的外貿市場分佈相對均勻,外貿合作呈現回穩向好趨勢。

“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

“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指數從國際、國內兩個視角,以關注度和美譽度兩個方面為評價重點,評選出了“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50強榜單。指數結果顯示,我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熱情高漲,綜合影響力逐漸提升,特別是民企的影響力開始顯現;上榜企業主要來自北京、廣東、上海等地;製造、建築、金融類企業影響力相對較大,互聯網IT類企業異軍突起。

“一帶一路”智庫影響力

“一帶一路”智庫影響力指數推出國家級智庫、地方性智庫、社會智庫和高校智庫四大榜單,同時評選出國內“一帶一路”發聲較多的專家榜單。報告分析認為,“一帶一路”相關智庫機構不斷增多,成果數量增長迅猛;智庫研究內容由淺入深,成果形式多樣,逐漸形成“百家爭鳴”的態勢;不同類型智庫的對外傳播平臺各有側重,越來越多智庫選擇社交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智庫的國內外影響力開始顯現,其中國家級智庫表現亮眼。

“一帶一路”媒體關注度

“一帶一路”媒體關注度指數推出了報紙、期刊和網站三類六大榜單。從報導數量看,各類媒體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度整體呈上升趨勢,報紙和期刊月均發文量均超過400篇;從關注主題看,報導內容日益豐富;從關注區域看,國內西部和東南沿海地區以及東南亞、中亞、東北亞等地區最受媒體關注;從關注視角看,不同類型媒體關注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例如國家級報紙更關注政策溝通,而省級報紙更多從各地自身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等出發就相關具體項目的落地和實施推進進行報導等。

“一帶一路”資訊化發展

“一帶一路”資訊化發展指數在2016年基礎上對具體指標進行了優化並增加ICT產業一級指標,測評沿線國家的資訊化產業發展潛力。指數結果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訊化發展總體上處於“中等”水準,平均分為53.09。新加坡、以色列、愛沙尼亞位列前三,處於“高”水準,占4.69%;21個國家處於“較高”水準,占32.81%;24個國家處於“中等”水準,占37.50%;15個國家處於“較低”水準,占23.44%;1個國家處於“低”水準,占1.56%。

引導各省區市外貿轉型升級。各省區市對相關國家的外貿格局進一步優化,貿易出口對當地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浙江、福建、廣東、上海、山東對相關國家外貿競爭優勢顯著;各省區市總體對相關國家的外貿市場分佈相對均勻,外貿合作呈現回穩向好趨勢。

“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

“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指數從國際、國內兩個視角,以關注度和美譽度兩個方面為評價重點,評選出了“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50強榜單。指數結果顯示,我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熱情高漲,綜合影響力逐漸提升,特別是民企的影響力開始顯現;上榜企業主要來自北京、廣東、上海等地;製造、建築、金融類企業影響力相對較大,互聯網IT類企業異軍突起。

“一帶一路”智庫影響力

“一帶一路”智庫影響力指數推出國家級智庫、地方性智庫、社會智庫和高校智庫四大榜單,同時評選出國內“一帶一路”發聲較多的專家榜單。報告分析認為,“一帶一路”相關智庫機構不斷增多,成果數量增長迅猛;智庫研究內容由淺入深,成果形式多樣,逐漸形成“百家爭鳴”的態勢;不同類型智庫的對外傳播平臺各有側重,越來越多智庫選擇社交媒體發出自己的聲音;智庫的國內外影響力開始顯現,其中國家級智庫表現亮眼。

“一帶一路”媒體關注度

“一帶一路”媒體關注度指數推出了報紙、期刊和網站三類六大榜單。從報導數量看,各類媒體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度整體呈上升趨勢,報紙和期刊月均發文量均超過400篇;從關注主題看,報導內容日益豐富;從關注區域看,國內西部和東南沿海地區以及東南亞、中亞、東北亞等地區最受媒體關注;從關注視角看,不同類型媒體關注的側重點各不相同,例如國家級報紙更關注政策溝通,而省級報紙更多從各地自身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等出發就相關具體項目的落地和實施推進進行報導等。

“一帶一路”資訊化發展

“一帶一路”資訊化發展指數在2016年基礎上對具體指標進行了優化並增加ICT產業一級指標,測評沿線國家的資訊化產業發展潛力。指數結果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訊化發展總體上處於“中等”水準,平均分為53.09。新加坡、以色列、愛沙尼亞位列前三,處於“高”水準,占4.69%;21個國家處於“較高”水準,占32.81%;24個國家處於“中等”水準,占37.50%;15個國家處於“較低”水準,占23.44%;1個國家處於“低”水準,占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