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豔波斯末代公主為敵生擒,被迫為敵酋產子,如今伊朗卻以此為榮

波斯帝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然而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屢次為外敵所滅。波斯第一帝國被稱為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然而這個帝國卻被亞歷山大所滅,

波斯被迫承受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的統治。隨後,帕提亞王朝建立,是為波斯第二帝國,此國長期和羅馬帝國纏鬥,但屢戰屢敗,首都三次被攻破。最後,波斯薩珊王朝取代帕提亞王朝,建立了新的波斯帝國,是為第三王朝。

薩珊王朝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幾乎將當時的東羅馬帝國逼入絕境。波斯鐵甲騎兵橫掃東羅馬帝國所有的亞洲和非洲領地,一路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但在最後一刻卻功虧一簣,不僅奪取的領地全部喪失,而且連首都都被羅馬人攻破了。

隨後,波斯人被迫和羅馬人簽訂合約,達成了和平。然而,阿拉伯人卻在穆罕默德的帶領下,悄悄地覺醒了。強悍的阿拉伯戰士,在漫天狂沙的掩護下,

對薩珊波斯帝國發動了潮水般的攻勢。由於長期戰爭,薩珊帝國的力量已經耗盡,讓阿拉伯人撿了個大便宜。

波斯人面對阿拉伯人的攻勢,不斷敗退,幾乎難求一勝,大片土地被阿拉伯人所佔領。更雪上加霜的是,波斯皇室發生內鬥,連續兩任皇帝被刺殺。

637年,在哈裡發奧馬爾·本·哈塔卜的領導下,阿拉伯人在卡迪西亞會戰決定性地擊敗了波斯帝國主力,連龐大的戰象也不能扭轉波斯人的敗局,薩珊王朝的滅亡已呈不可逆轉的趨勢。

阿拉伯人兵臨波斯帝國的首都泰西封城,並進行了圍城,當時的波斯皇帝葉茲德格德三世棄城而逃,試圖去往伊朗高原號召當地部落勤王。在強敵的追擊下,為了不拖累大部隊的撤退速度,

葉茲德格德三世的母親、波斯帝國的太后帶領少數禁衛軍留了下來,準備和侵略者拼死一搏。三個月後,城池被攻破,波斯太后英勇戰死,阿拉伯人對波斯首都進行了殘酷的屠殺與掠奪。

波斯帝國的寶庫堆積如山,每個阿拉伯武士都搶的盆滿缽滿。

除了金銀珠寶,阿拉伯人還熱衷於搶掠波斯帝國的另一種秘寶——美麗的女性。對於波斯人來說,阿拉伯人的這次征服活動,無異于波斯版的“靖康之恥”。僅在泰西封一城,就有4萬貴族女性被阿拉伯人抓捕,其中還包括葉茲德格德三世的三位公主,每個公主都有傾國之色。

4萬名美女被粗魯的阿拉伯人裝進車裡,或者用繩索一串串地捆起來,然後經過長途跋涉,帶到大馬士革、麥加的奴隸市場販賣。女奴的價格相當便宜,甚至一頭驢都可換一個波斯貴婦。

而三個波斯皇帝的公主,成了奴隸交易市場的香餑餑,吸引了許多達官貴人的關注。她們穿著華貴的衣裳,在人群中哭得梨花帶雨。落地鳳凰不如雞,亡國的公主也是如此。其中,被穆罕默德稱為“勇士中的勇士”的阿裡,相中了其中一名叫做沙赫爾·巴努的公主。不過他並不是為自己娶妻,而是將她嫁給其次子侯賽因為妾。其他兩位公主,也嫁給了阿拉伯顯貴為妾。

沙赫爾·巴努“嫁”給侯賽因後,就再也沒有詳細的記載。我們只知道,這位亡國公主似乎給侯賽因生了個兒子,名為阿裡·伊本·侯賽因,是為什葉派第四任伊瑪目。而這個小侯賽因,成了波斯人的偶像。一個高貴、文明社會的公主嫁給野蠻人,恐怕和宋朝公主被迫嫁給粗魯的女真人,一樣悲慘。

薩珊波斯滅亡後,波斯人亡國800年,自己的宗教已經被阿拉伯人的宗教所替代,自己的史書早就被阿拉伯大軍所摧毀。對於曾經的輝煌,波斯人感到越來越模糊,反而對曾經侵略自己的政權充滿了好感。特別是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後,這種趨勢變得更為明顯。

對於,波斯女性被阿拉伯人霸佔的歷史,如今的伊朗人卻感到十分驕傲,認為自己擁有神聖的血統,將侵略者是為自己的祖宗。其中,沙赫爾·巴努公主的悲慘故事,還為伊朗人所津津樂道,認為正是因為她,伊朗人才會選擇什葉派思想作為自己的國教。

伊朗人以阿拉伯人為祖宗,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的輝煌歷史,卻被霍梅尼等人說成是西方人故意編造的歷史,以圖混亂波斯人的信仰。居魯士、大流士等偉大君王,正靜靜地躺在他們的陵墓之中,他們的輝煌卻被自己的子孫所否認!欲亡其國,必先亡其史。這些曾經威震世界的君主,看著自己後代的模樣,恐怕會傷心的哭泣吧!

帶到大馬士革、麥加的奴隸市場販賣。女奴的價格相當便宜,甚至一頭驢都可換一個波斯貴婦。

而三個波斯皇帝的公主,成了奴隸交易市場的香餑餑,吸引了許多達官貴人的關注。她們穿著華貴的衣裳,在人群中哭得梨花帶雨。落地鳳凰不如雞,亡國的公主也是如此。其中,被穆罕默德稱為“勇士中的勇士”的阿裡,相中了其中一名叫做沙赫爾·巴努的公主。不過他並不是為自己娶妻,而是將她嫁給其次子侯賽因為妾。其他兩位公主,也嫁給了阿拉伯顯貴為妾。

沙赫爾·巴努“嫁”給侯賽因後,就再也沒有詳細的記載。我們只知道,這位亡國公主似乎給侯賽因生了個兒子,名為阿裡·伊本·侯賽因,是為什葉派第四任伊瑪目。而這個小侯賽因,成了波斯人的偶像。一個高貴、文明社會的公主嫁給野蠻人,恐怕和宋朝公主被迫嫁給粗魯的女真人,一樣悲慘。

薩珊波斯滅亡後,波斯人亡國800年,自己的宗教已經被阿拉伯人的宗教所替代,自己的史書早就被阿拉伯大軍所摧毀。對於曾經的輝煌,波斯人感到越來越模糊,反而對曾經侵略自己的政權充滿了好感。特別是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後,這種趨勢變得更為明顯。

對於,波斯女性被阿拉伯人霸佔的歷史,如今的伊朗人卻感到十分驕傲,認為自己擁有神聖的血統,將侵略者是為自己的祖宗。其中,沙赫爾·巴努公主的悲慘故事,還為伊朗人所津津樂道,認為正是因為她,伊朗人才會選擇什葉派思想作為自己的國教。

伊朗人以阿拉伯人為祖宗,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的輝煌歷史,卻被霍梅尼等人說成是西方人故意編造的歷史,以圖混亂波斯人的信仰。居魯士、大流士等偉大君王,正靜靜地躺在他們的陵墓之中,他們的輝煌卻被自己的子孫所否認!欲亡其國,必先亡其史。這些曾經威震世界的君主,看著自己後代的模樣,恐怕會傷心的哭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