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醫生為什麼不讓你吃紅薯、土豆?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糖友沒有絕對不可以吃的食物,只有吃的量和時間的問題。這是專業人士的“專業話”。

有很多人不明白食物的換算,糖友吃完薯類食物後血糖升高了,加上很多醫生沒有時間做具體的解釋,

就一句“最好少吃薯類”完事。

所以,糖友就有了這樣的認識:紅薯、芋頭、山藥、土豆等含澱粉較多,應該敬而遠之。

實際上,薯類-----這些含澱粉較高的食物都有很好的營養價值,並且對血糖的影響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嚴重,甚至還有改善血糖的作用。

聽小康為您細細道來:

這些食物的確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如每100克紅薯、芋頭、山藥、土豆,含碳水化合物約23克,大約熱量為90千卡。但是,25克大米或面就含有碳水化合物21克左右,熱量約90千卡,相比而言,米麵的“含糖量(百分比)”更高,豈不是更不可以吃?

因此,我們只要在進食這些薯類食物的時候,在總熱量中扣除就可以了。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薯類的血糖指數一般都明顯低於米麵類主食。

也就是說,進食同等熱量的薯類更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但是,如果既吃主食又額外添加薯類食物,血糖肯定就會升高,而血糖升高的“罪魁禍首”不是薯類,而是碳水化合物的超標。

糖友到醫院諮詢薯類問題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告訴您不要吃,也可能告訴您可以吃。關鍵的是如何吃、什麼時候吃和吃多少的問題。很多糖友吃完正餐後,額外加食薯類(如紅薯)的習慣;也有很多人在思想上是將土豆等作為蔬菜吃的,

而又不控制主食的量,這些都是病友應該注意的問題。

快康達APP建議糖友吃的時候:

1、按照食物換算,大約3--4兩的薯類和1兩米麵類是這算對等的;

2、一餐的進食,不要只有碳水化合物,最好是混合餐。

還有糖友說,

醫生建議不要吃煮(苞米)玉米,主要的原因也是如上面一樣,很多人不減少主食的量而額外加餐煮苞米,血糖當然會出現異常變化。再者,苞米的生熟程度不同,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也不同,對計算有一定影響。所以,快康達APP也主張少吃為佳。

還有很多人疑惑的“南瓜降糖”的說法,是一樣的道理。南瓜雖然不是薯類,但是它也是含有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食物,你吃半斤南瓜而不減主食,血糖當然就會高了。

知道了這些,糖友就不必再為吃的而疑惑了。

瞭解更多糖尿病知識,下載快康達APP,食療經驗和控糖常識,還有胰島素泵分期的資訊,都有專人給您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