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踢桃|近水樓臺,十八梭船——潮州湘子橋

潮汕吃喝玩樂,專注潮汕美食、旅遊的文化傳播平臺,

點擊關注獲得最新資訊

中國古代的橋樑智慧可以說是領先世界,當時的橋設計精美絕倫,在物理構造上順應科學規律,使得橋樑堅固無比,歷經千年依然風采尚存,宛如虹月置於河上。

不過,由於中國的拱橋造型美觀,曲線圓潤,極具動態感,符合人們的感官直覺享受,

大多數人對於中國橋樑的審美研究多數集中在橋底的圓形拱洞上,拱橋逐漸成為主流。不信你拿出你小時候課本中的說明文,提到橋樑必定介紹拱橋。

沒錯,就是下面這種橋:

拱上加拱的河北趙州橋

大拱相連的北京盧溝橋

他們作為中國的文物瑰寶,自然是備受世人矚目。中國橋樑數以萬計,姿態萬千,經典造型不在少數。

你知道嗎,在潮汕地區潮州市,竟然還有靠浮船連接起來的橋!

就是這幾條船!連成了橋!!

湘子橋是潮汕民間對它的俗稱,在官方記載中,該橋學名為“廣濟橋”, 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湘子”與“廣濟”的來源,民間也有一番傳說。傳說唐代韓愈赴潮州刺史,為了連接兩岸,

請他的侄孫韓湘子等八仙,與潮州的廣濟和尚分兩邊鬥法造橋。由於中途法力失效,致中間一段未能連接。於是,廣濟和尚用禪杖化為巨纜、八仙之一何仙姑用蓮花化作十八隻梭船,兩邊終於相連,因此分別稱橋名為“湘子橋”和“廣濟橋”。

傳說故事固然令人難以信服,

但故事中提到的“十八梭船”確實是湘子橋的觀賞重點!這段浮橋由十八隻木船橫向並排連接而成,浮橋可啟可閉,閉合可連接二邊梁橋;開啟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清乾隆間有詩贊道:“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贊的便是湘子橋上那段充滿傳奇色彩的浮橋。

在天將破曉之時,迎著青天淡霧,乘著亞熱帶氣候的溫軟,憑湘子橋遠眺,任風浪大作,我定波瀾不驚。據說古時橋上眾多樓臺,成為小市民們的商業地點,店鋪競相開啟,布料、占卜、茶酒……好一幅現實版《清明上河圖》!李齡在《廣濟橋賦》中描寫道:“諾夫殷雷動地,輪蹄轟也;怒風搏浪,行人聲也;浮雲翳日,揚沙塵也;向遏行雲,聲報林木,遊人歌而驛客吟也;鳳嘯高岡,龍吟瘴海,士女嬉而蕭鼓鳴也……”

廣濟橋之魅力,在乎神秘詭譎的傳說,在乎人情世俗的歷史,在乎巧奪天工的設計,在乎潮汕人民萬般坎坷又淡然面世的精神。前方越是艱險萬涉,越是將它變成美好的存在!

今年韓山師範的新生們,先別忙著泡社團,有空先到湘子(廣濟)橋看看吧!

帶上學生證,有優惠!!

本文由頭條號【潮汕吃喝玩樂】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天將破曉之時,迎著青天淡霧,乘著亞熱帶氣候的溫軟,憑湘子橋遠眺,任風浪大作,我定波瀾不驚。據說古時橋上眾多樓臺,成為小市民們的商業地點,店鋪競相開啟,布料、占卜、茶酒……好一幅現實版《清明上河圖》!李齡在《廣濟橋賦》中描寫道:“諾夫殷雷動地,輪蹄轟也;怒風搏浪,行人聲也;浮雲翳日,揚沙塵也;向遏行雲,聲報林木,遊人歌而驛客吟也;鳳嘯高岡,龍吟瘴海,士女嬉而蕭鼓鳴也……”

廣濟橋之魅力,在乎神秘詭譎的傳說,在乎人情世俗的歷史,在乎巧奪天工的設計,在乎潮汕人民萬般坎坷又淡然面世的精神。前方越是艱險萬涉,越是將它變成美好的存在!

今年韓山師範的新生們,先別忙著泡社團,有空先到湘子(廣濟)橋看看吧!

帶上學生證,有優惠!!

本文由頭條號【潮汕吃喝玩樂】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