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永安行”抱爸爸大腿 馬雲插足共用單車只因有錢任性?

近日,根據創投時報消息,共用單車平臺“永安行”宣佈完成A輪融資,投資者包括螞蟻金服、IDG資本、深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雖然永安公共自行車董事長、永安行創始人孫繼勝表示,

本輪的融資額不方便披露,但該次融資額度在同類共用單車當中最高的。

據瞭解,"永安行"從2010年開始佈局,有樁和無樁共用單車已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運營單車數量超過80萬輛,年出行人次達7.55億。"永安行"從2016年11月16日開始涉足無樁共用單車。

“永安行”究竟融了多少資金?

那麼,此次融資額度究竟有多大呢?我們接下來回顧一下目前規模比較大的三大共用單車平臺“ofo”“摩拜單車”和“小鳴單車”每一輪的融資情況。

(ps:其他共用單車平臺大多並未公佈融資額度,且已公佈的融資額度數據也未能與這三大平臺的融資資料相比,因此暫且不做統計)

根據上表可以推測出,“永安航”此次獲得的A輪融資金額將大於2億美元。

馬爸爸這次投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雖然共用單車的市場前景巨大,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共用單車)這個市場太大了,中國十幾億人口,光存量車就有4億輛,我每天投放10萬輛也要10年才能達到這個規模。”但是根據統計,目前共用單車公司總數已經超過20家,僅僅是在去年下半年,共用單車行業總融資額就已經超過30億人民幣,並且在上個月小白單車等又一批共用單車公司出現。

筆者認為,在共用單車大戰之後,勢必有90%的共用單車公司將會倒閉,並且,根據摩拜CEO王曉峰給出的關於共用單車盈利的答案:“之所以還在不停地找投資者,就是因為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別人給我錢,讓我活下去,讓我們跑得比別人快,

然後一起找盈利模式。”但事實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共用單車嗎?難道,馬爸爸這次的投出去的錢真的算是做慈善了嗎?

當然不,馬爸爸怎麼會做虧本生意!其實共用單車大體上有三種盈利方式:

一是租車費:五毛、一塊的租車費,看上去不起眼,壟斷起來就是門大生意。如果全國3000萬人次/天的使用量足以保底(北上廣深人口合計就高達7780萬),以單次1元計算,可年入100多億。

根據企業披露資料,

ofo小黃車回本只要1-2個月,摩拜單車大約要10個月。就算毀車厲害、成本奇高,100億也足以彌補運營成本了。

二是大數據。在大資料時代,每一輛單車上所記錄的資料都是最寶貴的財富。在不斷地彙聚後,大資料將爆發巨大的商業潛力。因此,看似不起眼的智慧停車點也是個能穩定盈利的項目:巴黎Velib自行車僅靠跟戶外廣告公司合作,就實現了2000萬歐元的淨利潤。

三是押金運營(該種屬於猜測):押金的資金池或會是共用單車最賺錢的“套路”。據瞭解ofo和摩拜的押金高達29.9億和9.9億。由於規模龐大,足以利用現金池賺取豐厚的金融收益。

“永安行”會是最後的贏家嗎?

其實,錢還是可以賺到的,比如ofo聯合創始人楊品傑曾表示,有希望在明年實現全公司盈利。而且,小鳴單車聯合創始人鄧永豪也在公開發言中稱,小鳴單車成本透明可控,不靠燒錢來打開市場,只要達到相應規模,依靠單車租金收入就可以實現盈利。

當然,盈利模式肯定是不包括將押金的資金池進行創收活動,因為與其它共用單車平臺不同,永安行主打的口號是“免押金”。永安行與支付寶芝麻信用達成合作,使用者在綁定身份資訊後,只要芝麻信用分超過600,就可以“無押金”租車。因此,支付寶數億的用戶中高於600芝麻分的這部分人群將有可能成為永安行的潛在用戶群。

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共用單車市場,誰成誰敗還是個未知數,就好比那些年的“貓眼”“格瓦拉”“淘票票”和“餓了麼”“美團”“百度糯米”,但只要在最後站住了腳跟,就能成為這一市場的大贏家。

據瞭解ofo和摩拜的押金高達29.9億和9.9億。由於規模龐大,足以利用現金池賺取豐厚的金融收益。

“永安行”會是最後的贏家嗎?

其實,錢還是可以賺到的,比如ofo聯合創始人楊品傑曾表示,有希望在明年實現全公司盈利。而且,小鳴單車聯合創始人鄧永豪也在公開發言中稱,小鳴單車成本透明可控,不靠燒錢來打開市場,只要達到相應規模,依靠單車租金收入就可以實現盈利。

當然,盈利模式肯定是不包括將押金的資金池進行創收活動,因為與其它共用單車平臺不同,永安行主打的口號是“免押金”。永安行與支付寶芝麻信用達成合作,使用者在綁定身份資訊後,只要芝麻信用分超過600,就可以“無押金”租車。因此,支付寶數億的用戶中高於600芝麻分的這部分人群將有可能成為永安行的潛在用戶群。

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共用單車市場,誰成誰敗還是個未知數,就好比那些年的“貓眼”“格瓦拉”“淘票票”和“餓了麼”“美團”“百度糯米”,但只要在最後站住了腳跟,就能成為這一市場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