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水縣商務局局長張偉為全市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開講“清水電商模式”

10月13日,清水縣商務局局長張偉應邀在全市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培訓班上為參訓學員授課,

分享清水電商扶貧經驗,介紹清水電商模式。

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堅持把電商扶貧作為精准扶貧的有效抓手和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助推脫貧攻堅的創新舉措,立足特色優勢產業,大力實施電商扶貧工程。

創新院縣合作、名人代言、專家指導、領導主抓、幹部助力、全民參與、媒體推廣、微信直銷、多平臺運作、統一監管服務、“1+1+N”人才培訓等舉措,營造了良好的電商發展氛圍,激發了全民創新創業熱情,近萬名高校大學生、全縣3000名幹部、3萬餘名群眾參與,核桃、蘋果等農特產品搭載互聯網快車銷往全國各地,農民直接增收近300萬元,獨具特色的電商扶貧清水模式初步形成。

一是“一把手”親自上陣主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抓,將電商扶貧列為全縣“脫貧攻堅十二大重點工程”之一。2015年成立清水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劃撥事業編制8名,引進電商人才3名;相繼制定出臺精准扶貧電商支援計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檔;依託天水農校教育教學資源,

在全省率先建成電商中心與眾創空間高度融合的創新創業基地;2016年召開全縣電商扶貧工作會議總結成績、分析問題,與18鄉鎮簽訂《2016—2017年電商發展目標責任書》,組織實施“電子商務發展月”活動;2017年縣財政整合資金200萬元支持和推動縣鄉村電商服務體系建設,有力推動了全縣電商扶貧工作的開展。

三是全民動員3萬名群眾參與。聯合天水線上舉辦電商夜校,

把電商培訓搬到村上和田間地頭,利用農閒時間組織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學習電商知識學習,以10個電商扶貧示範村的培訓和銷售為中心,輻射帶動全縣近3萬名群眾融入了電商扶貧產業鏈條;發動全縣外出務工人員和大學生積極參與家鄉農特產品的推廣銷售工作,形成“兒女在外接訂單,父母在家發蘋果”,全員動員、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四是專家學者把脈指導。聘請尚磊、黃澤世等電商專家和優秀電商從業人員為清水電商顧問,籌辦甘肅清水首屆“優勢產業+電商扶貧”高峰論壇,邀請魏延安、畢慧芳等電商專家參加論壇活動,通過實地考察調研、舉行電商沙龍、電商講座等方式,總結電商扶貧工作成效,查找存在問題,把脈指導清水縣電商發展。

五是文化名人公益代言。邀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袁丫丫公益代言清水核桃,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曉東親自撰寫《核桃青青》文章,宣傳清水核桃,實現了文化名人與當地名優特產的嫁接,通過發揮名人效應,提升了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樹立了清水農特產品品牌形象。

六是校地合作推動。清水縣政府與天水師範學院建立院縣合作關係,借助天水師範學院科研、師資等力量,啟動天水師範學院助力清水電商扶“蘋”創意創業大賽,為清水農特產品品質監測、產品包裝、行銷推廣提供服務,助推清水電商扶貧。啟動天水農校學生電商扶“蘋”實踐暨甘肅銀行5元公益扶“蘋”行動,形成了萬名學生參與電商扶貧行動的良好局面。

八是多電商平臺運作。著力培育隴康、小果大夢、集群E家等電商龍頭企業,組建精英電商團隊,綜合運用淘寶、拼多多、一畝田、融易購、郵樂小店、眾籌等平臺,舉辦“電商年貨節”,開展認購果樹和電商扶貧公益助農行動,拓寬了電商發展的通道。

九是立足優勢產業突破。把電商發展與農業產業緊密結合,緊盯清水縣55.6萬畝幹鮮果產業基地(核桃44.9萬畝、蘋果10.7萬畝),突出清水核桃、花牛蘋果等具有獨特優勢競爭力的農產品,實現了現場採摘、基地直發,保證了網銷貨源和產品品質。

天水線上小編網路直播“清水果農微信直銷青皮核桃”活動

十一是“六個統一”保障。註冊“軒轅貢品”商標,為果農設計印製了蘋果核桃等不同規格的包裝,縣電商辦根據蘋果核桃等網路銷售價格,制定網銷指導價,負責網銷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監管,公佈投訴舉報二維碼,接受客戶的投訴,並和快遞公司協商,採取競爭擇優的辦法選擇快遞公司簽訂合作協定,解決了物流配送難題,實現了全縣農產品品牌、產品包裝、網銷價格、技術指導、監管服務、物流配送“六個統一”。

十二是示範引領帶動。按照培育1個電商龍頭企業,打造10個電商示範村,建成100個電商服務點,實現貧困村電商服務點全覆蓋,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的“1+10+100”電商扶貧行動計畫,在草川、隴東、秦亭等以核桃產業為主的東南部鄉鎮集中培育4個核桃網銷示範村,在遠門、郭川、土門等以蘋果產業為主的鄉鎮集中培育6個蘋果網銷示範村,以點帶面,帶動全縣電商產業發展。

十三是“1+1+N”電商人才培訓。大力推行“1+1+N”電商人才培訓計畫,為每個行政村率先培養1名大學生電商村官、帶動培養1名電商帶頭人、引導更多群眾學習電商、開辦網店;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網路學,現場教等形式,赴浙江、上海、隴南等地區學習電商先進經驗,舉辦各層次的電商培訓班,著力培育電商人才,培育了返鄉創業青年楊波、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麻龍、大學生村官李歲虎等一批電商創業人才,組建了電商專業團隊,實現了“精英電商+全民電商”的立體式發展。

四是專家學者把脈指導。聘請尚磊、黃澤世等電商專家和優秀電商從業人員為清水電商顧問,籌辦甘肅清水首屆“優勢產業+電商扶貧”高峰論壇,邀請魏延安、畢慧芳等電商專家參加論壇活動,通過實地考察調研、舉行電商沙龍、電商講座等方式,總結電商扶貧工作成效,查找存在問題,把脈指導清水縣電商發展。

五是文化名人公益代言。邀請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袁丫丫公益代言清水核桃,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曉東親自撰寫《核桃青青》文章,宣傳清水核桃,實現了文化名人與當地名優特產的嫁接,通過發揮名人效應,提升了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樹立了清水農特產品品牌形象。

六是校地合作推動。清水縣政府與天水師範學院建立院縣合作關係,借助天水師範學院科研、師資等力量,啟動天水師範學院助力清水電商扶“蘋”創意創業大賽,為清水農特產品品質監測、產品包裝、行銷推廣提供服務,助推清水電商扶貧。啟動天水農校學生電商扶“蘋”實踐暨甘肅銀行5元公益扶“蘋”行動,形成了萬名學生參與電商扶貧行動的良好局面。

八是多電商平臺運作。著力培育隴康、小果大夢、集群E家等電商龍頭企業,組建精英電商團隊,綜合運用淘寶、拼多多、一畝田、融易購、郵樂小店、眾籌等平臺,舉辦“電商年貨節”,開展認購果樹和電商扶貧公益助農行動,拓寬了電商發展的通道。

九是立足優勢產業突破。把電商發展與農業產業緊密結合,緊盯清水縣55.6萬畝幹鮮果產業基地(核桃44.9萬畝、蘋果10.7萬畝),突出清水核桃、花牛蘋果等具有獨特優勢競爭力的農產品,實現了現場採摘、基地直發,保證了網銷貨源和產品品質。

天水線上小編網路直播“清水果農微信直銷青皮核桃”活動

十一是“六個統一”保障。註冊“軒轅貢品”商標,為果農設計印製了蘋果核桃等不同規格的包裝,縣電商辦根據蘋果核桃等網路銷售價格,制定網銷指導價,負責網銷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監管,公佈投訴舉報二維碼,接受客戶的投訴,並和快遞公司協商,採取競爭擇優的辦法選擇快遞公司簽訂合作協定,解決了物流配送難題,實現了全縣農產品品牌、產品包裝、網銷價格、技術指導、監管服務、物流配送“六個統一”。

十二是示範引領帶動。按照培育1個電商龍頭企業,打造10個電商示範村,建成100個電商服務點,實現貧困村電商服務點全覆蓋,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的“1+10+100”電商扶貧行動計畫,在草川、隴東、秦亭等以核桃產業為主的東南部鄉鎮集中培育4個核桃網銷示範村,在遠門、郭川、土門等以蘋果產業為主的鄉鎮集中培育6個蘋果網銷示範村,以點帶面,帶動全縣電商產業發展。

十三是“1+1+N”電商人才培訓。大力推行“1+1+N”電商人才培訓計畫,為每個行政村率先培養1名大學生電商村官、帶動培養1名電商帶頭人、引導更多群眾學習電商、開辦網店;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網路學,現場教等形式,赴浙江、上海、隴南等地區學習電商先進經驗,舉辦各層次的電商培訓班,著力培育電商人才,培育了返鄉創業青年楊波、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麻龍、大學生村官李歲虎等一批電商創業人才,組建了電商專業團隊,實現了“精英電商+全民電商”的立體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