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香港證監會“前置監管”,赴港上市會更難了?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燕 | 北京報導

責編:周琦

此次香港IPO監管改革方案通過後,香港證監會或將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9月15日傍晚,香港證監會發佈《證監會及聯交所發表有關上市監管的聯合諮詢總結》文件證監會和港交所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權力,現在的結論是成功的結果,雙方攜手合作的精神最重要。”他補充道,香港政府新成立的政府金融領導委員會,將是未來討論影響大方向的平臺,

證監會扮演前線監管角色,其保守和儘量避免風險的思維容易把新形態的公司和投資產品拒之門外,從而影響市場健康發展以及削弱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一直以來(香港)政府都標榜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儘量不干預金融市場的運作,如果偏向嚴格監管,無疑會打擊市場參與者的士氣。”

今年港交所的市場表現也不樂觀。德勤9月21日發佈的2017年前三季度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回顧及展望報告中表示,

今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上市共融資850億港元,同比下跌約37%。德勤預計,香港交易所今年底前能夠完成140至150只新股上市,集資總額在1300億港元至1500億港元之間。而在過去兩年,港交所均位列全球IPO集資額榜首。

目前港交所正在積極推動成立創新板,目的是為了吸引內地的新興科技創業公司赴港上市。專業人士指出,香港證監會加強監管或許會對市場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但留下優質企業,剔除“垃圾股”才是更長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