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牛的大學:“學大漢武立國”

武漢歷來是重大革命事件的試驗田和首發地,從漢口搶碼頭立鎮到林則徐禁煙,從“漢陽造”掀開中國近代工業開端,再到1911年那場驚駭世界的武昌起義,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武漢骨子裡的革命尚武精神從未缺場。頗具意味的是,在中國近代發軔之始就刻在武漢大學校門牌坊上的“國立武漢大學”六字,倒過來念成“學大漢,武立國”,似乎是對於這座城市性格的絕妙隱喻。

1937年 在原址建造鋼筋水泥沖天式牌坊,現位於武漢街道口勸業場

經考得知:武大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校名拾趣:舊時漢語的書寫順序是從右向左,“國立武漢大學”所以按如今的從左至右的習慣就成了“學大漢武立國”,讀來慷慨大氣,意味深長,甚是巧妙。

“學大漢,武立國”這一絕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長吳于廑於1950年首先提出的。

1993年 100年校慶時建成的大門牌坊

吳於廑以“學大漢武立國”為題,作精彩講演。他匠心獨運,把“國立武漢大學”校牌由左至右倒過來讀,變成“學大漢,武立國”,既把武大校名和現實聯繫起來,又把歷史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他說,中國再一次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為了保家衛國,復興中華,我們必須學習大漢,以武立國,才能達到衛國保家、強兵富國的目的。

關於“學大漢武立國”的理解一般有兩種(實際上意思基本一樣)。“學大漢,武立國”即像漢朝那樣以武立國,很是豪邁。另一種就是把“大漢武”連起來就成了“像漢武帝那樣立國”,漢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說。這樣理解也同樣豪情萬丈。

2012年10月9日,武大1993版牌坊倒下瞬間 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