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裡最常用的菜板,卻是致癌物的滋生地

菜板是每一個家庭的廚房必備品,各種蔬菜烹飪的第一步,

就是在菜板上的再加工。但就是這小小的並不起眼的地方,卻最容易藏汙納垢。一不小心,菜板可能成為各種細菌、致癌物的藏身之地。菜板中容易殘留哪些細菌和致癌物?如何清理菜板?

細菌知多少

大多數家庭的菜板使用時間較長,長期使用留下的過多刀痕、清洗之後殘留的水分都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有時甚至菜板上的黑斑、青苔清晰可見。

這些都是可怕的細菌,如曲黴菌及念珠菌、沙門氏菌等。木質菜板更容易滋生念珠菌。一旦食用了被細菌污染的菜品,容易引起腹瀉、胃腸炎、皮膚病、傷口感染及呼吸道系統疾病等。沙門氏菌則容易引起發熱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甚至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這些危害都是威脅健康的潛在隱患,如果家裡有老人兒童、糖尿病人或其他免疫力較差的人,
對他們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可怕的致癌物

癌症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聯,預防癌症首先要摒棄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遠離致癌物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菜板如果不科學清理,不僅容易滋生細菌,還會產生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也是一種劇毒的致肝癌物質。黃麴黴毒素主要通過食物攝入後經消化道吸收,分佈在肝臟、腎臟、血液、肌肉及脂肪中。其主要代謝產物也具有毒性或致癌、致突變作用。頑固的黃麴黴毒素只有在200多度的高溫下才能徹底消除,我們平時烹飪的溫度不能完全清除,因此一定要預防其生成。

哪種菜板更安全?

科學清理是關鍵

菜板使用之後,做好清理工作是杜絕細菌和毒素生長的關鍵。木菜板不用時應放到太陽底下曝曬,這樣不僅可以殺死細菌,而且可使菜板乾燥,減少病菌繁殖;也可用硬刷和清水將菜板表面和縫隙洗刷乾淨,然後再用 100℃的開水沖洗一遍;最好每次使用菜板後,都要用刀將板面的殘渣刮淨,每隔 6天~7 天在板面上撒一層鹽,

這樣既可殺菌,又可防止菜板乾裂;如果切過魚的菜板,只要灑上點醋,放在陽光下曬乾,然後用清水沖刷,既不會有腥味還能殺菌。如果習慣用抹布擦拭, 首先要確保抹布本身的清潔衛生。菜板不用時最好懸掛起來,並保持乾燥、通風,因為立在操作臺上的菜板其接觸部位也容易滋生細菌。

做好分工、杜絕“超齡”

廚房裡只有一個菜板,且都已經“超齡”還在繼續使用,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一個廚房最少要有熟食、生食兩種不同的菜板,有條件的可以再加水果菜板。蔬菜上蟲卵、肉食殘留、動物血等存在菜板上,如果跟熟食混雜,細菌就直接進入人體,引發頭暈、噁心、嘔吐等各種不適。若菜板上出現過多刀痕、材質變色、表面不光滑等現象時,一定及時更換。木質菜板每 3 個月就可更換一次即可。

每一個家庭的廚房都是一個溫馨的小世界,這個世界有柴米油鹽、鍋碗瓢盆及烹飪的必備工具。這些儲藏、洗滌、烹調、進餐用具,不僅要乾淨整潔,更要安全放心。希望每一個家庭都重視起來,認真選擇科學使用,遠離病菌傷害。

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問題。一個廚房最少要有熟食、生食兩種不同的菜板,有條件的可以再加水果菜板。蔬菜上蟲卵、肉食殘留、動物血等存在菜板上,如果跟熟食混雜,細菌就直接進入人體,引發頭暈、噁心、嘔吐等各種不適。若菜板上出現過多刀痕、材質變色、表面不光滑等現象時,一定及時更換。木質菜板每 3 個月就可更換一次即可。

每一個家庭的廚房都是一個溫馨的小世界,這個世界有柴米油鹽、鍋碗瓢盆及烹飪的必備工具。這些儲藏、洗滌、烹調、進餐用具,不僅要乾淨整潔,更要安全放心。希望每一個家庭都重視起來,認真選擇科學使用,遠離病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