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為公司是如何做好全面成本管理,從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各行各業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尤其是軍工企業長期在計畫體制之下開展科研生產工作,為了應對型號審價,導致型號成本居高不下。

但是,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高成本使軍工企業新產品的競爭力越來越低,並造成惡性循環。

因此,實施科學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加強型號專案的財務管理迫在眉睫。 然而,型號專案的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原則是什麼?

在型號規劃階段、立項論證階段、方案設計階段、研製階段、驗證定型階段以及批產與售後服務階段應該關注的成本控制重點是什麼?需要掌握哪些財務知識與成本控制方法?如何通過產品化、品質體系與可靠性工程大幅降低成本?如何做好成本費用的程序控制?本文將重點總結軍工企業如何解決當前面臨的成本問題;建立型號專案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整體架構,

希望對軍工企業推行成本控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企業要得到生存和發展,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

降低產品成本是企業進行擴大再生產的基礎。企業收入只有在扣除了產品成本和補償其他的勞動耗費後,剩餘的資金才能用於企業的擴大再生產。若企業的產品成本過高,企業收入與產品成本和其他費用相抵,企業就無法擴大再生產。 降低產品成本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

產品成本是一項綜合性指標,通過對產品成本的經濟核算和分析,可以看到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與節約、產品產量的增減變動、產品產量的提高與下降等。這些可以反映企業的管理水準,從而促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降低產品成本是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必要條件。企業只有不斷降低產品成本,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二、降低成本的主要控制方法和途徑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的轉變,軍品科研生產也引入競爭機制,軍工企業要想在競爭中領先,就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增強職工的成本意識,探索研究成本控制的方法。

1.節約人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節約人力就是減員增效。勞動生產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它與勞動時間成反比,與產品產量成正比。提高勞動生成率就是減少單位產品的勞動時間,增加單位時間內的產品數量,這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途徑。

人的活動在成本發生的各個階段占主導地位,有無成本意識,對一個企業的成本節約與控制影響巨大。只有成本意識固化到每位員工的思想中,在成本優勢的取得方面,才能取得長期、穩定的效果。梳理成本意識就是要使每位員工建立成本可控,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並在實際工作中,從一點一滴做起,時刻注意節約成本,只有建立起成本管理的主動性,才能使各項成本措施落實到位,各項要求和方法得到貫徹執行。

2.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在軍工企業直接材料占的比重較大。材料採購成本費用控制一般應關注兩個關鍵點,一是最佳採購量和庫存量的確定與控制。二是採購、付款以及保管、耗用程式的控制。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措施有:改進產品設計,在保證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製造重量輕,體積小,效率高、消耗低的產品;改進生產工藝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合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大力開展材料的綜合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加強材料採購管理,推行比價比質採購,降低材料和能源的採購成本和儲蓄成本。

3.合理使用機器設備,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不僅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的產品數量,而且還能降低單位產品成本中的拆舊費和修理費。 為了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企業要對現有設備挖潛、革新和改造,把潛在的生產能力發揮出來;合理安排機器設備的保養與維修,提高機器設備完好率;改進勞動組織,消除不合理的停工時間,增加機器設備的實際工作時間。

4.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廢品損失 生產中出現廢品,實際上就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費,使分攤到合理產品的成本增加。因此,要降低成本費用,就必須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廢品損失。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廢品損失的措施主要是強化幹部和職工的品質意識,樹立“品質是效益” ,“品質是生命”的思想;要建立和健全品質檢驗制度;以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開展全面品質管制工作等。

5.加強成本預算管理,減少間接性支出軍工企業成本費用居高不下原因可能很多,但沒有建立或沒有有效實施成本費用控制體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為了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生產經營資金,軍工企業應通過建立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組織、流程以及實施規範,通過推行目標成本管理、規範成本費用的支出流程,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等手段,重點應加強成本費用支出的過程管理,以有效降低成本費用。

間接性支出是指與產品產量的增減無直接關係的固定費用,例如職工教育費,

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等。企業可以通過編制和執行費用預算進行控制。在編制費用預算時要堅持精簡和節約的原則,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降低費用支出。

三、推行全流程、全要素的成本管理

(一)產品全流程成本管理概要 。產品的價值鏈是產品價值形成的過程,它也是產品不斷增值的過程。產品全流程成本是產品價值鏈中各環節成本之和。在產品價值鏈各個環節(如預研、開發、中試、生產、銷售、運輸、安裝、售後服務)中,包含著研發費用、生產費用、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用等成本費用,它們是產品全流程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降低產品全流程成本就是要減少直至消除價值鏈中的非增值業務,增加產品投入產出比。全流程成本降低實質是產品全流程業務運作的最優化,由於價值鏈中各業務的相關性,全流程成本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

(二)產品全流程成本的程序控制

1.規劃中構建成本控制方向

第一,通過市場需求與規劃,區分基本需求、競爭需求與可有可無需求,開發準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避免過度開發的成本。第二,通過產品化共用,減少低水準重複開發——產品系列版本與貨架化管理。

第三,通過技術分類,識別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進行自主開發,對通用技術和一般技術外包,以降低研發成本。第四,通過技術支撐產品,產品支撐系統,系統支撐客戶,不斷尋找新的應用,形成規模,降低成本。第五,通過產品與技術梳理,構建面向產出的矩陣式組織架構,明確產出線全流程全要素的責任主體,對產品成本控制負責。

2.設計中控制成本要素

良好的設計可以極大地提高產品品質並能有效降低成本。實際上對航太產品而言,航太軍工產品的高精尖技術加上研製本身的風險,極大地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假定專案在設計之初就存在品質問題,對設計部門而言,當然可以一切推倒重來,但對成本費用而言,這些資金支出就可能永遠沉澱,因此控制設計過程對降低成本費用的支出至關重要,這裡講的設計控制,實際上不僅僅是對成本要素中設計費的控制,而是對設計過程和設計風險的控制。

抓好方案論證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對新理想型號或具有代表性的在研型號的成本管理與控制進行試點。設計方案選擇不但要考慮製造成本,還有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成本。

對設計過程的控制。第一,分析產品的客戶接受價格與競爭狀況,確定目標成本。第二,設計中採用多方案選擇,充分繼承共用模組,優化BOM清單,減少開發與設計成本。第三,對方案設計中的新模組,要盡可能的尋找其他系統中的應用,開發新的共用模組,豐富產品化貨架。第四,確定合理的品質目標,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控制品質成本。第五,通過可靠性設計,合理分配冗餘,避免盲目的過設計成本。第六,由高手負責設計,專家群體負責評審,任職資格不具備不得做設計。 抓好設計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建立有利成本控制的研製程式管理辦法和流程,梳理設計決定成本的思想, 選擇合理的技術途徑,減少過度的工程技術冗餘設計,優化成本結構,根據各階段設計修訂目標成本,逐步完善標準成本,實現預算控制。

3.開發與製造中進行成本程序控制

抓好研製與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編制產品工藝規程和操作程式,優化工藝路線,控制工業成本,建立重大外協合同評審制度,有效控制與監督外協成本,優化生產資源配置,協調生產環節銜接,平衡生產能力,降低生產組織成本,加強品質成本控制,建立設計品質成本考核管理辦法, 加強直接材料成本控制。抓好實驗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在保證成本性能可靠、品質達標的前提下,採用科學的方法, 優化試驗類型, 選擇最佳試驗次數,降低試驗成本。主要控制手段為:

第一,採用層層級級的計畫與預算,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有監控。第二,採用 IPD並行開發流程,提高開發效率,降低成本。第三,做好個人三級計畫,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關鍵路徑資源,避免延誤成本。第四,嚴格開發過程中的技術評審, 避免評審走過場帶來的返工成本。第五,不斷優化流程,去除非產出活動,控制開發成本。第六,加強採購、外協控制、 控制協力廠商成本的三權分離原則。 第七,採用經營分析預警,加強成本程序控制,及時解決成本超支問題。

4.員工培養與考核激勵

企業各項活動的開展、 各項戰略措施的實施都是由人來進行的。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應積極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及企業文化等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 盡可能做到人員結構合理化,從而使得人工成本也趨於合理化。在人員專業技能和知識提升的同時,還應使其認識到充分挖掘成本潛力的重要性, 梳理職工的成本意識,讓職工改變傳統觀念,樹立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成本控制需要每個人的主動參與、在工作中時刻注意節約成本等思想。只有職工具備了良好的成本意識, 才能產生降低成本的主動性, 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項具體措施、方法和需求順利地得到貫徹執行。應該明確,成本意識的普遍建立有賴於領導的提倡、強有力的制度約束、管理人員的以身作則和職工素質的普遍提高,需要適當的利益機制、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相互配合。 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對於軍工企業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促進航太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只有成本意識固化到每位員工的思想中,在成本優勢的取得方面,才能取得長期、穩定的效果。梳理成本意識就是要使每位員工建立成本可控,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並在實際工作中,從一點一滴做起,時刻注意節約成本,只有建立起成本管理的主動性,才能使各項成本措施落實到位,各項要求和方法得到貫徹執行。

2.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在軍工企業直接材料占的比重較大。材料採購成本費用控制一般應關注兩個關鍵點,一是最佳採購量和庫存量的確定與控制。二是採購、付款以及保管、耗用程式的控制。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措施有:改進產品設計,在保證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製造重量輕,體積小,效率高、消耗低的產品;改進生產工藝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合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大力開展材料的綜合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加強材料採購管理,推行比價比質採購,降低材料和能源的採購成本和儲蓄成本。

3.合理使用機器設備,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不僅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的產品數量,而且還能降低單位產品成本中的拆舊費和修理費。 為了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企業要對現有設備挖潛、革新和改造,把潛在的生產能力發揮出來;合理安排機器設備的保養與維修,提高機器設備完好率;改進勞動組織,消除不合理的停工時間,增加機器設備的實際工作時間。

4.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廢品損失 生產中出現廢品,實際上就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費,使分攤到合理產品的成本增加。因此,要降低成本費用,就必須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廢品損失。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廢品損失的措施主要是強化幹部和職工的品質意識,樹立“品質是效益” ,“品質是生命”的思想;要建立和健全品質檢驗制度;以預防為主,防患於未然,開展全面品質管制工作等。

5.加強成本預算管理,減少間接性支出軍工企業成本費用居高不下原因可能很多,但沒有建立或沒有有效實施成本費用控制體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為了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生產經營資金,軍工企業應通過建立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組織、流程以及實施規範,通過推行目標成本管理、規範成本費用的支出流程,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等手段,重點應加強成本費用支出的過程管理,以有效降低成本費用。

間接性支出是指與產品產量的增減無直接關係的固定費用,例如職工教育費,

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等。企業可以通過編制和執行費用預算進行控制。在編制費用預算時要堅持精簡和節約的原則,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降低費用支出。

三、推行全流程、全要素的成本管理

(一)產品全流程成本管理概要 。產品的價值鏈是產品價值形成的過程,它也是產品不斷增值的過程。產品全流程成本是產品價值鏈中各環節成本之和。在產品價值鏈各個環節(如預研、開發、中試、生產、銷售、運輸、安裝、售後服務)中,包含著研發費用、生產費用、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用等成本費用,它們是產品全流程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 降低產品全流程成本就是要減少直至消除價值鏈中的非增值業務,增加產品投入產出比。全流程成本降低實質是產品全流程業務運作的最優化,由於價值鏈中各業務的相關性,全流程成本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

(二)產品全流程成本的程序控制

1.規劃中構建成本控制方向

第一,通過市場需求與規劃,區分基本需求、競爭需求與可有可無需求,開發準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避免過度開發的成本。第二,通過產品化共用,減少低水準重複開發——產品系列版本與貨架化管理。

第三,通過技術分類,識別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進行自主開發,對通用技術和一般技術外包,以降低研發成本。第四,通過技術支撐產品,產品支撐系統,系統支撐客戶,不斷尋找新的應用,形成規模,降低成本。第五,通過產品與技術梳理,構建面向產出的矩陣式組織架構,明確產出線全流程全要素的責任主體,對產品成本控制負責。

2.設計中控制成本要素

良好的設計可以極大地提高產品品質並能有效降低成本。實際上對航太產品而言,航太軍工產品的高精尖技術加上研製本身的風險,極大地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假定專案在設計之初就存在品質問題,對設計部門而言,當然可以一切推倒重來,但對成本費用而言,這些資金支出就可能永遠沉澱,因此控制設計過程對降低成本費用的支出至關重要,這裡講的設計控制,實際上不僅僅是對成本要素中設計費的控制,而是對設計過程和設計風險的控制。

抓好方案論證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對新理想型號或具有代表性的在研型號的成本管理與控制進行試點。設計方案選擇不但要考慮製造成本,還有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成本。

對設計過程的控制。第一,分析產品的客戶接受價格與競爭狀況,確定目標成本。第二,設計中採用多方案選擇,充分繼承共用模組,優化BOM清單,減少開發與設計成本。第三,對方案設計中的新模組,要盡可能的尋找其他系統中的應用,開發新的共用模組,豐富產品化貨架。第四,確定合理的品質目標,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控制品質成本。第五,通過可靠性設計,合理分配冗餘,避免盲目的過設計成本。第六,由高手負責設計,專家群體負責評審,任職資格不具備不得做設計。 抓好設計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建立有利成本控制的研製程式管理辦法和流程,梳理設計決定成本的思想, 選擇合理的技術途徑,減少過度的工程技術冗餘設計,優化成本結構,根據各階段設計修訂目標成本,逐步完善標準成本,實現預算控制。

3.開發與製造中進行成本程序控制

抓好研製與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編制產品工藝規程和操作程式,優化工藝路線,控制工業成本,建立重大外協合同評審制度,有效控制與監督外協成本,優化生產資源配置,協調生產環節銜接,平衡生產能力,降低生產組織成本,加強品質成本控制,建立設計品質成本考核管理辦法, 加強直接材料成本控制。抓好實驗環節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在保證成本性能可靠、品質達標的前提下,採用科學的方法, 優化試驗類型, 選擇最佳試驗次數,降低試驗成本。主要控制手段為:

第一,採用層層級級的計畫與預算,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有監控。第二,採用 IPD並行開發流程,提高開發效率,降低成本。第三,做好個人三級計畫,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關鍵路徑資源,避免延誤成本。第四,嚴格開發過程中的技術評審, 避免評審走過場帶來的返工成本。第五,不斷優化流程,去除非產出活動,控制開發成本。第六,加強採購、外協控制、 控制協力廠商成本的三權分離原則。 第七,採用經營分析預警,加強成本程序控制,及時解決成本超支問題。

4.員工培養與考核激勵

企業各項活動的開展、 各項戰略措施的實施都是由人來進行的。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應積極對員工進行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及企業文化等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崗位上, 盡可能做到人員結構合理化,從而使得人工成本也趨於合理化。在人員專業技能和知識提升的同時,還應使其認識到充分挖掘成本潛力的重要性, 梳理職工的成本意識,讓職工改變傳統觀念,樹立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成本控制需要每個人的主動參與、在工作中時刻注意節約成本等思想。只有職工具備了良好的成本意識, 才能產生降低成本的主動性, 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項具體措施、方法和需求順利地得到貫徹執行。應該明確,成本意識的普遍建立有賴於領導的提倡、強有力的制度約束、管理人員的以身作則和職工素質的普遍提高,需要適當的利益機制、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相互配合。 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對於軍工企業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促進航太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