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別策劃|眾籌“虛火”漸退 期待“詩與遠方”

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自2011年一種新型的“湊份子”模式——眾籌被引入中國後,

便迅即形成一股潮流。一面是如火如荼的熱情,一面卻是尚未培育成熟的市場,中國式眾籌無法阻擋地步入“虛火”狀態。直至經歷了2015年的熾熱之後,“虛火”才開始逐漸退卻,倒閉、被迫轉型更成為2016年部分中小眾籌平臺的常態。

最近各方資料撲面而來,雖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但幾乎都在傳達著同樣的資訊,那就是眾籌行業已步入“寒冬期”。我們不禁要問,

面對如此困境,我國互聯網眾籌是否還會迎來“詩與遠方”的美好?

眾籌平臺遭遇“寒冬”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新型模式,眾籌具有股權眾籌、獎勵型眾籌和捐贈性眾籌等多種形式,曾給予我國金融發展極大的想像空間。但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眾籌行業卻遭遇冰火兩重天,有人黯然退場、有人高調介入,停留觀望或轉入線下發展的亦不在少數。零壹財經今年2月發佈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眾籌年度報告》顯示,

截至2016年末,國內已上線608家眾籌平臺,其中問題平臺和已轉型平臺至少達到271家,正常運營平臺僅剩337家,這些平臺中涉及股權眾籌和產品眾籌的平臺分別為156家和75家。其中,房產眾籌由於政策限制等原因僅剩5家,公益眾籌平臺則有9家。

無獨有偶,此前1月由中關村眾籌聯盟、雲投匯、京北眾籌、36氪股權投資聯合發佈的《2017年互聯網眾籌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報告》也顯示,

截至2016年底,中國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新增項目數量共計3268個,同比減少4264個,降幅高達56.6%。雖然出自不同機構,資料也不盡相同,但反映的問題卻高度一致,那就是近來眾籌的日子不好過了,多年積累的問題集中爆發,行業似乎已悄然步入“寒冬期”。

可以說,眾籌的蓬勃發展確實為初創企業帶來了利好,其較低的融資成本、豐富的融資平臺和較高的融資效率對眾多中小企業來說極具吸引力。

但分析2016年眾籌平臺出現大面積問題的原因,不難發現,一是多數平臺規模較小,真正能夠憑藉眾籌平臺融資並取得長足發展的企業並不多,資源更無法與巨頭平臺競爭,且又未及時調整細分方向,導致經營難以為繼;二是眾籌行業涉及領域繁多,存在法律規範缺乏、監管政策不明、業務運作不規範等問題,這就導致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
風險也相伴而來;三是眾籌平臺發展模式並不成熟,對於待融資項目的風險審核機制尚不完善,很多專案做足表面功夫卻無現實意義,自然存在隱患。正如普惠金融知識平臺首席分析師宋峰所說,隨著眾籌專案的不斷落地,相應的風險和潛在問題不斷凸顯,導致眾籌模式逐漸冷卻。

曾落入“以為成功”迷局

眾籌——英文“crowdfunding”,顧名思義,就是普通大眾以互聯網為平臺,集中個體資金用於支援某個專案或組織的融資模式。相對于傳統模式,眾籌更加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網友喜歡,就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專案啟動資金。於是,這個“舶來品”在進入中國後便遍地開花,直至熱火朝天,人們幾乎認為互聯網眾籌已取得了絕對成功。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雖然籌資規模仍在增長,但眾籌行業的相關風險也更加清晰地暴露出來。以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潮流下的新寵——股權眾籌融資模式為例,其不得不面對政策及市場的多重風險:一是法律法規不完善,難以保證投資者利益,創業企業和股權眾籌平臺均存在較大道德風險。創業企業為盡可能多地募集資金,可能過度或誇大包裝項目,股權眾籌平臺因通過傭金獲得收益,極易在主觀上降低對專案的審核。二是現有股權眾籌平臺普遍採用領投+跟投機制,即所謂“羊群效益”,這極易形成創業者與領投人之間的惡意串通,進而提高融資過程中合同欺詐的風險。三是目前國內科技創新環境尚不健全,優質專案較少,抄襲現象時有發生,項目的高度相似增加了投資人判斷的難度,且不完善的投資人認證機制對投資者本身也是一種風險。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汽車眾籌領域。據網貸之家資料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汽車眾籌處於瘋狂增長中,新增平臺數高達95家。但繁榮背後行業弊端亦逐漸凸顯,去年大量汽車眾籌平臺出現了跑路、提現困難等問題,總計高達66家。

自網路眾籌成為創業熱點後,許多創業者都開始搭建自己的平臺,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建立垂直眾籌平臺,佔據未來互聯網消費入口和構建金融創新基地。形形色色的眾籌平臺不斷湧現,但到目前為止,真正有爆發潛質的平臺卻少之又少,大部分項目都處於不溫不火狀態。互聯網項目本身風險極高,即使是專業的投資人也很難保證不經歷失敗,對大部分線民而言更是如此,雖然數萬的投資額不算高,但也很難說服他們進行投資。種種問題的產生和積累終於導致眾籌行業面臨困境,曾經“以為成功”的幻夢終被打破,從2015年底開始,各家眾籌平臺開始對眾籌專案非常審慎。通過前幾年快速的發展,優質的項目已基本完成眾籌,而之後的項目,儘管不乏亮點,但大部分仍然是劣質和不良專案,投資者面臨找不到合適投資專案的壓力。從長遠來看,網路眾籌發展空間仍然較大,但卻需要多方的共同參與,才能促進行業健康進步。

告別野蠻生長步入規範期

繼P2P網貸之後,眾籌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又一個“野蠻生長”的典型樣本。2016年,隨著政府相關政策的頒佈,互聯網金融監管收緊,眾籌行業經歷洗牌期,不少眾籌平臺倒閉、轉型,行業野蠻生長終於告一段落。

國務院、工商總局、證監會等部門先後出臺了多份檔,既包括《國務院關於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系列鼓勵眾籌發展的檔,也包括《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股權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檔。從發佈的系列政策檔來看,國家是鼓勵和支持眾籌行業發展的,但對於非法集資等“踩紅線”行為則持嚴厲打擊態度。隨著全國掀起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行動,眾籌行業開始步入整合規範期。互金專項整治方案將非公開股權融資列為整治物件,並為其設定若干紅線,如“股權眾籌平臺不得發佈虛假標的,不得自籌、不得明股實債或變相亂集資”等。接下來互金專項整治行動仍會繼續,或有不少平臺在監管整治下進行整改或退場,整個行業將更加趨於規範。

2016年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回應國家監管層要求,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廣東、北京、上海等地不僅出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鼓勵支持政策,也出臺了打擊非法集資等專項整治政策。例如,3月18日和4月12日,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陸續下發《關於嚴禁開展“眾籌炒樓”房地產金融業務,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的通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關於停止開展房地產眾籌業務的通知》,叫停房產眾籌。4月20日,繼深圳之後,廣州金融業協會、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廣州市房地產仲介協會聯合下發《關於停止開展首付貸、眾籌購房等金融業務的通知》,全面叫停首付貸和房產眾籌業務。11月10日,深圳互金協會再次發文下達最後通牒《關於嚴禁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首付貸”、“眾籌炒房”等違規房地產金融業務的通知》,要求各企業必須全面停止零首付、首付貸、眾籌買房等各類違規房地產金融業務,立即自查自糾,並須在一個月內完成清理整頓。從頻繁出臺的地方檔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與國家監管層步調相當一致,在鼓勵眾籌發展的同時亦將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

巨頭佈局掀新一輪行業洗牌

自2013年起,國內幾大電商巨頭淘寶、京東、蘇寧等紛紛湧入眾籌領域,給獨立眾籌平臺帶來嚴峻挑戰。作為先行者,獨立眾籌平臺進入眾籌領域的時間遠早于幾家巨頭。2011年7月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上線,標誌著我國網路眾籌的開始;同年9月首個具有公益性質的眾籌平臺“追夢網”上線;同年11月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創立??隨後各類獨立眾籌網站陸續登場,其中不乏曇花一現者,但也有通過自身不斷努力而在業內逐漸站穩腳跟者,並成為能與電商巨頭們分庭抗禮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6年,互聯網大佬紛紛搶灘股權眾籌,蘇寧、百度、奇虎360等企業均成立了股權眾籌平臺, 加速業務佈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雖然互聯網大佬緊鑼密鼓高調成立股權眾籌平臺,但股權眾籌並不是其金融生態圈的主營業務。從眾籌之家連續發佈的最近幾個月行業簡報來看,除京東東家外,百度、蘇甯、螞蟻達客等成立的股權眾籌平臺在行業內排名並不算突出。顯然,京東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扎實,其成立東家也比其他企業佈局股權眾籌時間稍長,可謂搶佔了先機,如今已算是業內大鱷。京東能踏踏實實走股權眾籌這條路,而許多平臺則更像是在“玩票”,這可能是因為一方面由於京東電商的吸金能力不及阿裡巴巴,再加上其他電商瓜分市場,電商業務增長整體處於瓶頸期,需要尋求轉型發展,因此致力於股權眾籌領域時才顯得格外盡心。

據零壹研究院統計,2016年我國互聯網眾籌整體籌資規模在22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超過90%。其中,產品眾籌規模穩步增長,2016年達56億元,同比增長107%,京東眾籌、淘寶眾籌、開始眾籌和蘇寧眾籌依次佔據行業前四的位置。股權眾籌2016年實際籌資金額約為65.5億元,較上年增長12.3億元,規模靠前的15家平臺籌資總額達到32.0億元,約占行業整體的48.9%,較上年有所降低。

隨著小米股權眾籌平臺的上線,目前國內幾個較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已有了自己的股權眾籌平臺。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會長、迪蒙網貸系統CEO向雋認為,“在互聯網+大潮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開始重點佈局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隨著互聯網巨頭的加入,有更多的企業將發展瞄向互聯網眾籌,對於眾籌行業來說,並不是壞事,相反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眾籌的“詩與遠方”

從眾籌行業現狀來看,近期表現並不盡如人意。眾籌平臺從業者普遍認為,今年眾籌行業依然不會迎來大爆發,但隨著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的逐步深入,規範化運營平臺將站穩腳跟,整個行業有望在2017年實現穩步發展。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依然可以期待眾籌行業真正迎來自己的“詩與遠方”。

風投機構加速進入。隨著各方利好政策的出臺和網路普及率的不斷上升,我國已進入互聯網金融大發展時代,而眾籌融資也在不斷發展。眾籌與 P2P 同樣具有低門檻的親民特質,在回報方式上比 P2P 更加多樣化,便於融資人操作。因此,可以預見風投機構將加速進入眾籌領域。就2016年眾籌平臺獲融資情況來看,有12家平臺獲得融資,投資方中不乏騰訊、拉卡拉等知名風投。隨著眾籌模式的不斷創新,未來將會吸引更多資本進入。

眾籌行業漸趨精細化。隨著京東、淘寶、蘇寧、360、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場,中小平臺將很難與這些擁有雄厚資源和資金的巨頭抗衡,因此打出自身“特色牌”將成為平臺能夠佔據行業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平臺趨向“小而精”,項目不多、成功率高或專注某一領域,如二手車、農業、餐飲和影視等眾籌細分領域將日漸火熱,細分化和精品化將成為眾籌未來的發展趨勢。

移動端將成為主流。儘管目前我國眾籌行業發展很快,但尚未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未來,這種局面可能改變,智慧手機將促使眾籌成為主流。借助全天候移動介面,投資者將能夠多角度、全方位把控眾籌最新資訊,不斷加深對新科技的認知,甚至知曉某一公司的跨國投資方案。倘若對某一項投資富有興趣,只需動動手指,便可成為某類創新產品的投資者,其過程將高度便捷和快速。

資訊披露更加透明。在資訊時代,借助互聯網,每個投資者都能夠對被投資的標的物進行全域性瞭解。依附於較為透明化、有序化的眾籌平臺,能夠幫助投資者制定穩健和高品質的決策,也能夠培育睿智和理性的投資心態。“透明”由多方面因素決定,即專案資訊是否可以詳盡和細緻地呈現在眾籌平臺,是否可即時把控投資專案的發展動態,是否可闡明其他投資方的詳細概況。在投資者落實和踐行投資行為後,平臺需闡明被投資方的最新動態和發展進程,並提供相應的操作方式,使投資者能夠在該平臺管理其已有的投資方案。未來,隨著資訊披露的進一步透明,投資人將能夠更加全面地瞭解整個專案的運行情況,從而為優質和準確的決策提供有效支援。

眾籌生態化逐步彰顯。眾籌的發展不能僅依附於某一個平臺,而應巧妙地借助資本市場的高效性和卓越性,提升與資本市場的聯結性和緊密性,從而彰顯眾籌的生態化。即需要與其他資本市場建立有機聯繫,如股權眾籌平臺可與孵化器、創業訓練和天使投資基金等建立連接或者與新三板、產權交易所和證券交易市場進行銜接。這樣,有助於為創業者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優質專案的誕生積蓄力量,借助于實用性強、適用性高的項目,將平臺的效用彰顯發揮出來。

用征信服務眾籌將成關鍵。金融服務需要以征信為基礎,眾籌作為一種金融投資工具和手段,同樣需要征信來保駕護航。但是目前,我國征信體系仍不健全,這勢必增加眾籌投資的風險,如何破題眾籌過程中的征信問題,已成為眾籌進入深水區後的基礎性難題。眾籌家創始人楊勇則表示,眾籌行業仍舊處在征信普遍應用的前夜。用征信服務眾籌投融資將成為眾籌行業發展的關鍵之一,由此才能推動眾籌行業規範、有序、健康發展。他呼籲行業成員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創造眾籌行業的新秩序。

眾籌將實現O2O化。目前的眾籌多為線上籌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好項目線上下被挖掘並放到線上發佈,或者線上上發佈的項目線上下進行路演和推介。通過線上線下的配合,可以緩解投資人和融資方之間的資訊不對稱,提高投融資交易的匹配效率。

記者 劉馭/金融世界

登錄金融世界官方網站

www.jinrongshijie.com.cn

享受個人財富持續增值

相對于傳統模式,眾籌更加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網友喜歡,就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專案啟動資金。於是,這個“舶來品”在進入中國後便遍地開花,直至熱火朝天,人們幾乎認為互聯網眾籌已取得了絕對成功。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雖然籌資規模仍在增長,但眾籌行業的相關風險也更加清晰地暴露出來。以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潮流下的新寵——股權眾籌融資模式為例,其不得不面對政策及市場的多重風險:一是法律法規不完善,難以保證投資者利益,創業企業和股權眾籌平臺均存在較大道德風險。創業企業為盡可能多地募集資金,可能過度或誇大包裝項目,股權眾籌平臺因通過傭金獲得收益,極易在主觀上降低對專案的審核。二是現有股權眾籌平臺普遍採用領投+跟投機制,即所謂“羊群效益”,這極易形成創業者與領投人之間的惡意串通,進而提高融資過程中合同欺詐的風險。三是目前國內科技創新環境尚不健全,優質專案較少,抄襲現象時有發生,項目的高度相似增加了投資人判斷的難度,且不完善的投資人認證機制對投資者本身也是一種風險。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汽車眾籌領域。據網貸之家資料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汽車眾籌處於瘋狂增長中,新增平臺數高達95家。但繁榮背後行業弊端亦逐漸凸顯,去年大量汽車眾籌平臺出現了跑路、提現困難等問題,總計高達66家。

自網路眾籌成為創業熱點後,許多創業者都開始搭建自己的平臺,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建立垂直眾籌平臺,佔據未來互聯網消費入口和構建金融創新基地。形形色色的眾籌平臺不斷湧現,但到目前為止,真正有爆發潛質的平臺卻少之又少,大部分項目都處於不溫不火狀態。互聯網項目本身風險極高,即使是專業的投資人也很難保證不經歷失敗,對大部分線民而言更是如此,雖然數萬的投資額不算高,但也很難說服他們進行投資。種種問題的產生和積累終於導致眾籌行業面臨困境,曾經“以為成功”的幻夢終被打破,從2015年底開始,各家眾籌平臺開始對眾籌專案非常審慎。通過前幾年快速的發展,優質的項目已基本完成眾籌,而之後的項目,儘管不乏亮點,但大部分仍然是劣質和不良專案,投資者面臨找不到合適投資專案的壓力。從長遠來看,網路眾籌發展空間仍然較大,但卻需要多方的共同參與,才能促進行業健康進步。

告別野蠻生長步入規範期

繼P2P網貸之後,眾籌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又一個“野蠻生長”的典型樣本。2016年,隨著政府相關政策的頒佈,互聯網金融監管收緊,眾籌行業經歷洗牌期,不少眾籌平臺倒閉、轉型,行業野蠻生長終於告一段落。

國務院、工商總局、證監會等部門先後出臺了多份檔,既包括《國務院關於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系列鼓勵眾籌發展的檔,也包括《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股權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檔。從發佈的系列政策檔來看,國家是鼓勵和支持眾籌行業發展的,但對於非法集資等“踩紅線”行為則持嚴厲打擊態度。隨著全國掀起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行動,眾籌行業開始步入整合規範期。互金專項整治方案將非公開股權融資列為整治物件,並為其設定若干紅線,如“股權眾籌平臺不得發佈虛假標的,不得自籌、不得明股實債或變相亂集資”等。接下來互金專項整治行動仍會繼續,或有不少平臺在監管整治下進行整改或退場,整個行業將更加趨於規範。

2016年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回應國家監管層要求,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廣東、北京、上海等地不僅出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鼓勵支持政策,也出臺了打擊非法集資等專項整治政策。例如,3月18日和4月12日,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陸續下發《關於嚴禁開展“眾籌炒樓”房地產金融業務,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的通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關於停止開展房地產眾籌業務的通知》,叫停房產眾籌。4月20日,繼深圳之後,廣州金融業協會、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廣州市房地產仲介協會聯合下發《關於停止開展首付貸、眾籌購房等金融業務的通知》,全面叫停首付貸和房產眾籌業務。11月10日,深圳互金協會再次發文下達最後通牒《關於嚴禁互聯網金融企業開展“首付貸”、“眾籌炒房”等違規房地產金融業務的通知》,要求各企業必須全面停止零首付、首付貸、眾籌買房等各類違規房地產金融業務,立即自查自糾,並須在一個月內完成清理整頓。從頻繁出臺的地方檔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與國家監管層步調相當一致,在鼓勵眾籌發展的同時亦將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

巨頭佈局掀新一輪行業洗牌

自2013年起,國內幾大電商巨頭淘寶、京東、蘇寧等紛紛湧入眾籌領域,給獨立眾籌平臺帶來嚴峻挑戰。作為先行者,獨立眾籌平臺進入眾籌領域的時間遠早于幾家巨頭。2011年7月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上線,標誌著我國網路眾籌的開始;同年9月首個具有公益性質的眾籌平臺“追夢網”上線;同年11月股權眾籌平臺“天使匯”創立??隨後各類獨立眾籌網站陸續登場,其中不乏曇花一現者,但也有通過自身不斷努力而在業內逐漸站穩腳跟者,並成為能與電商巨頭們分庭抗禮的一支重要力量。

2016年,互聯網大佬紛紛搶灘股權眾籌,蘇寧、百度、奇虎360等企業均成立了股權眾籌平臺, 加速業務佈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雖然互聯網大佬緊鑼密鼓高調成立股權眾籌平臺,但股權眾籌並不是其金融生態圈的主營業務。從眾籌之家連續發佈的最近幾個月行業簡報來看,除京東東家外,百度、蘇甯、螞蟻達客等成立的股權眾籌平臺在行業內排名並不算突出。顯然,京東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扎實,其成立東家也比其他企業佈局股權眾籌時間稍長,可謂搶佔了先機,如今已算是業內大鱷。京東能踏踏實實走股權眾籌這條路,而許多平臺則更像是在“玩票”,這可能是因為一方面由於京東電商的吸金能力不及阿裡巴巴,再加上其他電商瓜分市場,電商業務增長整體處於瓶頸期,需要尋求轉型發展,因此致力於股權眾籌領域時才顯得格外盡心。

據零壹研究院統計,2016年我國互聯網眾籌整體籌資規模在22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超過90%。其中,產品眾籌規模穩步增長,2016年達56億元,同比增長107%,京東眾籌、淘寶眾籌、開始眾籌和蘇寧眾籌依次佔據行業前四的位置。股權眾籌2016年實際籌資金額約為65.5億元,較上年增長12.3億元,規模靠前的15家平臺籌資總額達到32.0億元,約占行業整體的48.9%,較上年有所降低。

隨著小米股權眾籌平臺的上線,目前國內幾個較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已有了自己的股權眾籌平臺。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會長、迪蒙網貸系統CEO向雋認為,“在互聯網+大潮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開始重點佈局互聯網金融平臺,以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隨著互聯網巨頭的加入,有更多的企業將發展瞄向互聯網眾籌,對於眾籌行業來說,並不是壞事,相反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眾籌的“詩與遠方”

從眾籌行業現狀來看,近期表現並不盡如人意。眾籌平臺從業者普遍認為,今年眾籌行業依然不會迎來大爆發,但隨著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的逐步深入,規範化運營平臺將站穩腳跟,整個行業有望在2017年實現穩步發展。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依然可以期待眾籌行業真正迎來自己的“詩與遠方”。

風投機構加速進入。隨著各方利好政策的出臺和網路普及率的不斷上升,我國已進入互聯網金融大發展時代,而眾籌融資也在不斷發展。眾籌與 P2P 同樣具有低門檻的親民特質,在回報方式上比 P2P 更加多樣化,便於融資人操作。因此,可以預見風投機構將加速進入眾籌領域。就2016年眾籌平臺獲融資情況來看,有12家平臺獲得融資,投資方中不乏騰訊、拉卡拉等知名風投。隨著眾籌模式的不斷創新,未來將會吸引更多資本進入。

眾籌行業漸趨精細化。隨著京東、淘寶、蘇寧、360、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場,中小平臺將很難與這些擁有雄厚資源和資金的巨頭抗衡,因此打出自身“特色牌”將成為平臺能夠佔據行業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平臺趨向“小而精”,項目不多、成功率高或專注某一領域,如二手車、農業、餐飲和影視等眾籌細分領域將日漸火熱,細分化和精品化將成為眾籌未來的發展趨勢。

移動端將成為主流。儘管目前我國眾籌行業發展很快,但尚未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未來,這種局面可能改變,智慧手機將促使眾籌成為主流。借助全天候移動介面,投資者將能夠多角度、全方位把控眾籌最新資訊,不斷加深對新科技的認知,甚至知曉某一公司的跨國投資方案。倘若對某一項投資富有興趣,只需動動手指,便可成為某類創新產品的投資者,其過程將高度便捷和快速。

資訊披露更加透明。在資訊時代,借助互聯網,每個投資者都能夠對被投資的標的物進行全域性瞭解。依附於較為透明化、有序化的眾籌平臺,能夠幫助投資者制定穩健和高品質的決策,也能夠培育睿智和理性的投資心態。“透明”由多方面因素決定,即專案資訊是否可以詳盡和細緻地呈現在眾籌平臺,是否可即時把控投資專案的發展動態,是否可闡明其他投資方的詳細概況。在投資者落實和踐行投資行為後,平臺需闡明被投資方的最新動態和發展進程,並提供相應的操作方式,使投資者能夠在該平臺管理其已有的投資方案。未來,隨著資訊披露的進一步透明,投資人將能夠更加全面地瞭解整個專案的運行情況,從而為優質和準確的決策提供有效支援。

眾籌生態化逐步彰顯。眾籌的發展不能僅依附於某一個平臺,而應巧妙地借助資本市場的高效性和卓越性,提升與資本市場的聯結性和緊密性,從而彰顯眾籌的生態化。即需要與其他資本市場建立有機聯繫,如股權眾籌平臺可與孵化器、創業訓練和天使投資基金等建立連接或者與新三板、產權交易所和證券交易市場進行銜接。這樣,有助於為創業者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優質專案的誕生積蓄力量,借助于實用性強、適用性高的項目,將平臺的效用彰顯發揮出來。

用征信服務眾籌將成關鍵。金融服務需要以征信為基礎,眾籌作為一種金融投資工具和手段,同樣需要征信來保駕護航。但是目前,我國征信體系仍不健全,這勢必增加眾籌投資的風險,如何破題眾籌過程中的征信問題,已成為眾籌進入深水區後的基礎性難題。眾籌家創始人楊勇則表示,眾籌行業仍舊處在征信普遍應用的前夜。用征信服務眾籌投融資將成為眾籌行業發展的關鍵之一,由此才能推動眾籌行業規範、有序、健康發展。他呼籲行業成員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創造眾籌行業的新秩序。

眾籌將實現O2O化。目前的眾籌多為線上籌資,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好項目線上下被挖掘並放到線上發佈,或者線上上發佈的項目線上下進行路演和推介。通過線上線下的配合,可以緩解投資人和融資方之間的資訊不對稱,提高投融資交易的匹配效率。

記者 劉馭/金融世界

登錄金融世界官方網站

www.jinrongshijie.com.cn

享受個人財富持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