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員警故事」“小警”的“大事業”

“有事找小楊”,是三寶街道溫泉社區群眾的口頭禪。3年多了,無論大事小情,“有事找小楊”已成了轄區群眾遇事後的第一個念頭。

小楊並不“小”,社區裡的群眾喜歡把他叫“小”,那是一種親切的稱呼。群眾口中經常說起的“小楊”叫楊所良,今年30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文化,一級警司,2011年參加公安工作,兩次榮獲嘉獎,連續兩年榮獲優秀公務員稱號,現任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三寶派出所社區民警,連續3年獲全市社區警務綜合考核中名列第一,

2016年被評為省級優秀社區民警。

群眾的“貼心人”

轄區吳官坡村村民嚴某舊疾復發,住院治療,其妻遠在浙江打工,收割季節來臨,三畝大豆無人收割。群眾告訴“小楊”,以為員警不會管。但“小楊”帶上組上的輔警,一個下午就熱火朝天的將嚴某田裡的三畝大豆收割回村並交由其親屬幫忙管理。

細心的“小楊”擔心嚴某牽掛家裡的事,還專門到醫院裡看望了嚴某。

白泥坡村村民鮑某珍,在戶口核查中發現其下落不明,戶口被凍結,鮑某珍先天殘疾,又智障,親屬又不“給力”。她遇到了“小楊”。楊所良聯繫長坡村委會開具了證明,

聯繫鮑某珍居住地派出所協調,一天內就“飛前忙後”帶著鮑某珍辦好落戶手續。鮑家人感激不已,“小楊”說:沒什麼,你是社區的人。

社區部分殘疾人、貧困病重人員,以及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因行動不便等原因,不能出門照相辦理及領取二代證。

“小楊”對這部分特殊群體進行了統計,並利用節假日帶領戶籍民警登門為老人辦理二代身份證,為轄區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全部送證上門。

村民吳某興妻子因病早逝,又因病而貧,孩子被迫輟學。楊所良知道後找到吳某興:“老吳,別愁,

我來想辦法。”兩人成了“特殊親戚。”從此,小楊每每進村就會帶些糧油、生活用品給送去……當協調解決住房和低保問題後,老吳抹淚了:小楊是“好人”。

“百姓事無小事,能幫就盡力幫”。小楊用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承諾。

群眾不安“小楊”不眠

村民房屋老,消防安全隱患突出,楊所良進社區就要拉上村幹部找隱患。自掏腰包幫張大媽家換下老化的電線,給李嬸家清理門前堆放的雜草,提醒王大爺祭掃的時候不能在野外燒香燒紙……反復宣傳、親力親為、不停的“嘮叨”之下,村幹部也不好意了,自己和楊所良實幹了。社區3年沒有發生火災事故。

黃旗村黃家兩兄弟因宅基地糾紛不斷,水火不容,村綜治辦、村小組多次調解不成,十年互不來往。一天晚上十點多,準備休息的楊所良電話驟響。又吵了。楊所良知道機會來了,聯繫好街道司法部門,村綜治辦、土管員、村小組長一同將雙方當事人約在村委會。“親兄弟是親上親,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你們爭吵了這麼多年,沒有仇、不為恨,就為一口氣……”找准了根源,花了一個星期時間,反復協商化解了兄弟十年糾紛。事後,60多歲的黃某文老人握著楊所良手:“我老哥倆都土埋半截了,以為這口怨氣要帶到棺材裡才會消停,沒想到你解開了我們的“大心結”。

2017年3月這天,楊所良剛從晏大爺家出來,就遇上橋頭村賣雞的老王和人家吵起來了……他趕了過去。起因是買雞的李師傅在老王攤上挑了一隻雞,結果老王將雞殺好後,李師傅因為嫌雞太瘦不想要,雙方就因為這事吵得不可開交。

為避免進一步激化矛盾,楊所良自己掏錢從老王手中將雞買了下來。主動請兩人下班後到所上食堂嘗嘗老王家土雞味道。回到所上,同事們開玩笑道,“要是下次遇到賣牛的,你是不是要買一頭牛回來。”楊所良憨厚地笑道:“辦法土是土了點,但解決小矛盾是良招。況且有土雞堵你們嘴……”

"小警"的"大事業"

社區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有20個自然村、4219戶居民戶、共計人口16538人,其中長坡村委會有800余彝族居民與漢族雜居,轄區人口多、面積廣,治安狀況較為複雜,治安防控工作難度較大。

2014年5月,一夥利用色☆禁☆情誘惑實施搶劫、盜竊的團夥進入專案民警的視線,楊所良利用人熟地熟的優勢,開展大走訪調查,蹲點守候,調取轄區監控視頻逐一排查,經過大量工作,叫“小年偉”的嫌疑人浮出水面,案偵後最終將其鎖定,沿著“小年偉”的線索,成功抓獲了8名犯罪嫌疑人,成功協助破獲搶劫、盜竊案件10餘起,一舉打掉了一個長期流竄于麒麟城作案的“毒瘤”。

2015年初,有群眾反映,“最近常見兩個染紅頭髮的陌生小夥進出村子……”形跡可疑,楊所良立即帶領輔警定點蹲守,五天后,兩個“紅毛”小夥出現了,他們與屋內出來的另一人在門前的樹下交易。楊所良部控好立即上前詢問。幾人拔腿就跑,埋伏四周的同志一舉而將他們全部擒獲,經過深挖一舉破獲了一起涉毒案件。

從警6年來,他把轄區群眾都當作自己的親人,始終堅持用心做好每一件看似平凡而瑣碎的工作,憑著誠心、愛心、細心和“小民警”的擔當,撐起了平安社區的一片天空,實現了社區3年無重大案件和安全事故,發案持續下降的努力目標,贏得了“群眾貼心人、平安守護神”的口碑。

“服務好社區16538位元群眾,讓他們每天都能平平安安過好日子,這是我的大事業,也是我最大的榮譽”。

薦閱讀

村幹部也不好意了,自己和楊所良實幹了。社區3年沒有發生火災事故。

黃旗村黃家兩兄弟因宅基地糾紛不斷,水火不容,村綜治辦、村小組多次調解不成,十年互不來往。一天晚上十點多,準備休息的楊所良電話驟響。又吵了。楊所良知道機會來了,聯繫好街道司法部門,村綜治辦、土管員、村小組長一同將雙方當事人約在村委會。“親兄弟是親上親,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你們爭吵了這麼多年,沒有仇、不為恨,就為一口氣……”找准了根源,花了一個星期時間,反復協商化解了兄弟十年糾紛。事後,60多歲的黃某文老人握著楊所良手:“我老哥倆都土埋半截了,以為這口怨氣要帶到棺材裡才會消停,沒想到你解開了我們的“大心結”。

2017年3月這天,楊所良剛從晏大爺家出來,就遇上橋頭村賣雞的老王和人家吵起來了……他趕了過去。起因是買雞的李師傅在老王攤上挑了一隻雞,結果老王將雞殺好後,李師傅因為嫌雞太瘦不想要,雙方就因為這事吵得不可開交。

為避免進一步激化矛盾,楊所良自己掏錢從老王手中將雞買了下來。主動請兩人下班後到所上食堂嘗嘗老王家土雞味道。回到所上,同事們開玩笑道,“要是下次遇到賣牛的,你是不是要買一頭牛回來。”楊所良憨厚地笑道:“辦法土是土了點,但解決小矛盾是良招。況且有土雞堵你們嘴……”

"小警"的"大事業"

社區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有20個自然村、4219戶居民戶、共計人口16538人,其中長坡村委會有800余彝族居民與漢族雜居,轄區人口多、面積廣,治安狀況較為複雜,治安防控工作難度較大。

2014年5月,一夥利用色☆禁☆情誘惑實施搶劫、盜竊的團夥進入專案民警的視線,楊所良利用人熟地熟的優勢,開展大走訪調查,蹲點守候,調取轄區監控視頻逐一排查,經過大量工作,叫“小年偉”的嫌疑人浮出水面,案偵後最終將其鎖定,沿著“小年偉”的線索,成功抓獲了8名犯罪嫌疑人,成功協助破獲搶劫、盜竊案件10餘起,一舉打掉了一個長期流竄于麒麟城作案的“毒瘤”。

2015年初,有群眾反映,“最近常見兩個染紅頭髮的陌生小夥進出村子……”形跡可疑,楊所良立即帶領輔警定點蹲守,五天后,兩個“紅毛”小夥出現了,他們與屋內出來的另一人在門前的樹下交易。楊所良部控好立即上前詢問。幾人拔腿就跑,埋伏四周的同志一舉而將他們全部擒獲,經過深挖一舉破獲了一起涉毒案件。

從警6年來,他把轄區群眾都當作自己的親人,始終堅持用心做好每一件看似平凡而瑣碎的工作,憑著誠心、愛心、細心和“小民警”的擔當,撐起了平安社區的一片天空,實現了社區3年無重大案件和安全事故,發案持續下降的努力目標,贏得了“群眾貼心人、平安守護神”的口碑。

“服務好社區16538位元群眾,讓他們每天都能平平安安過好日子,這是我的大事業,也是我最大的榮譽”。

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