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城越玩越大!或與寶馬組建合資公司,究竟誰得利最大?

近日汽車圈最重磅的消息,應該算是長城寶馬這兩大公司欲聯姻的消息了,簡直是驚呆了眾人,相信華晨在得知後,心裡也是莫名的哀傷的。寶馬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作為BBA三巨頭之一,寶馬的藍天白雲標是很多少年青年中年人的夢想之車,即便是寶馬最為經典的後驅被棄,妥協到前驅車,甚至三缸發動機,寶馬的銷量也是杠杠的。比如說寶馬X1,這臺上市前被無數人唾駡的車型,在上市後銷量卻始終靠前,這足以證明寶馬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不過長城寶馬是否牽手還有待確定,畢竟多年來與原配華晨的關係一直融洽,近年來銷量的成功,華晨當然也功不可沒。但是無風不起浪,也正是由於近些年寶馬在華的路越走越順地位越來越穩固,才更需要另一位元賢內助出現,比如說大眾,一汽大眾、上海大眾誰也沒礙著誰,兩大眾賣得都相當不錯,不管是買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

最終受益的總歸是大眾,並且大眾前不久還牽手了江淮,要更多的開枝散葉。

所以但凡留點心的車友們都能猜測到,寶馬遲早都會組建第二家合資公司的,這是必然之事。然而放眼國內車企,寶馬最為中意的上汽卻和奧迪一直是情投意合;大眾和江淮開始搭夥過日子;福特、眾泰這對CP組成也已成事實,

吉利有了富豪。這麼一算下來,資金足、銷量還不錯、影響力大的長城,似乎也許就是寶馬最為合適的選擇。

而對於長城來說,如若能與寶馬聯姻,也絕對是利大於弊的。首先,在層次上面,就蹭蹭的往上升了好幾個等級,

對於自己旗下的品牌來說,都是一大好事。另一方面,長城的燃油車賣得太好了,而在國家雙積分制度下,新能源車型積分卻欠了好大一筆債。如果能牽上寶馬的手,與寶馬合資組建公司並生產新能源車型,足可以讓長城彌補新能源積分不足的事實,其實長城方面也有消息稱,長城將替寶馬代工生產MINI車型。

具體操作上,我們不妨也可以替長城算筆賬。按照長城自己早期規劃,在2020年年產銷量要突破200萬台。照這個數字,我們參照2018年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8%的積分標準來計算的畫,在2018年長城汽車則需要達到約11萬的新能源積分,即長城汽車至少需要生產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或是3.3萬輛續航里程達到200km的純電動車型才能彌補其新能源積分的空白。因此,搭上寶馬的快速車那簡直無疑是最便捷的事了。

前段時間雖然也有長城將收購JEEP的消息,不過並非事實或難以實現,而此次長城寶馬一說並非空穴來風,雙方都有需求且有實力,互惠互利,合作的前期條件已經滿足。不過若是長城寶馬成真,那雙方話語權的分配問題必定又是一大熱門討論事件了。至於最終長城寶馬是否成真,我們將進一步關注。

因此,搭上寶馬的快速車那簡直無疑是最便捷的事了。

前段時間雖然也有長城將收購JEEP的消息,不過並非事實或難以實現,而此次長城寶馬一說並非空穴來風,雙方都有需求且有實力,互惠互利,合作的前期條件已經滿足。不過若是長城寶馬成真,那雙方話語權的分配問題必定又是一大熱門討論事件了。至於最終長城寶馬是否成真,我們將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