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戰中,八路軍如何在日軍8000餘人包圍圈中堅持生產武器?

1939年9月,八路軍120師在冀西靈壽縣發動“陳莊戰役”,重創了日軍第八獨立混成旅團,擊斃日軍旅團長水源義雄少將。氣急敗壞的日軍瘋狂地尋找八路軍120師主力及後勤基地。當時負責120師後勤保障任務的是修械所一所。

一所被迫開始頻繁地轉移。

陳莊戰役中繳獲的日軍武器和妮子軍大衣

在這種情況下,修械所一所的工人們仍然在戰鬥的間隙抓緊每一分、每一秒鐘,多打一錘、朵拉一鑽、多挫一刀,爭取儘早造出輕機槍。

全廠只有一台從敵人手中繳獲的4尺車床

但當時困擾一所工人們最大的問題還是機器設備不足,全廠只有一台從敵人手中繳獲的4尺車床。負責鍛工的劉保善手頭沒有大平鐵砧,便找來民間鐵匠的鐵砧,加熱後用銼刀一點點將表面磨平。最耗費精力的工序是人工製造槍管毛坯和拉來福線,

由於是手工操作,負責鉗工的溫承鼎和郝繼唐開玩笑,他們每天起早貪黑,“鐵屑拌汗,拿來下飯。”是當時的生動寫照。

部隊開始轉移

一次,日軍分4路並進,共投入兵力8000餘人,開始“鐵壁合圍”。修械所一所的工人們在日軍的重圍中埋藏好設備和器材,

在日軍包圍圈即將合圍的千鈞一髮之際,在老鄉的指引下沖上插箭嶺的山峰,順利擺脫了敵人的追擊。

注意其抬著是哈乞開斯M1922型機槍

在一所工作的老兵回憶中,生產機槍的日日夜夜,修械所基本是在窩棚中工作。

最終,修械所的工人們終於完成了兩挺仿製的哈乞開斯M1922型機槍,並立即送到附近作戰的晉察冀第3支隊中投入使用。很快,當時的賀龍師長就接到了120師修械所能製造機槍的報告,大為高興,親自給予嘉獎。

開始發起衝鋒的中國士兵,注意第二名士兵中彈倒下的瞬間

在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戰中,前線的士兵奮起抗擊侵華日軍,英勇作戰不畏犧牲,這當中也離不開這一群提供後勤保障工作的軍工人員。在抗戰輝煌的軍功章中,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銘記歷史,記住這群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