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篇散文|舌尖品關東(四)作者:劉國林

響水米酒

不敢說對中國名酒飲得多了,便敢妄加評論了。

說老實話,我確實走的地方不少。天南海北的酒也確實喝了不少。和朋友煮酒論道,海闊天空地胡謅瞎扯,也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且能說到點子上,論點標新立異,論據充實準確,讓酒友們點頭稱是, 曰: “到底是見多識廣,能否說說品酒的決竅?”酒到酣處,便也大言不慚了, “想聽嗎?先下點兒毛毛雨吧,識別蟲子酒有四招兒:即一看、二聞、三品、四辨。一看是:酒的色澤要純正,酒在自然光下明亮清澈,
沒有沉澱物為好酒。但有些藥酒,保健酒不在此範圍內。二聞是:首先嗅出該酒是什麼類型,沒有刺鼻味兒、異味/L為正常酒。三品是:讓酒沾滿舌面,通過舌體攪動來品嘗酒的味道。入口圓滑綿軟、回味悠長為佳。四辨是:可在少量酒中加入清水,看加水後那酒液是否混濁,來辨別此酒是釀制還是兌制酒。”我說得手舞足蹈,酒友們聽得眉飛色舞,齊曰: “聽說咱北大荒新產一種響水米酒嗎?它能讓你一見鍾情,
一品定終生!”我搖搖頭: “何以見得?”又點點頭: “此言極是!”

身居北大荒,我早就聽酒友說牡丹江市響水酒業有限公司是響水集團旗下大名鼎鼎的現代化企業,它立足於強大的“響水”品牌優勢,以現代科技為手段,對渤海國米酒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成功地研製出低糖營養型的響水米酒,為挖掘中華古酒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可我一直沒品嘗過響水米酒,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總想找機會一睹為快,一品為樂。

據《唐書·渤海傳》及相關歷史文獻記載,早在唐代渤海國時期,居住在黑龍江鏡泊湖流域的土著民族就以水稻栽培技術和生產響水大米而聞名。在大武作時期,釀制飲用米酒的習俗更是蔚然成風,而以響水大米為原料釀制優質響水米酒,在當時僅供朝廷貴族飲用,酒與響水大米一起作為貢品進貢給唐王朝。

在渤海國興盛時期,響水米酒像響水大米一樣名滿天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響水米酒工藝像渤海國古文明一樣,隨著渤海古國的覆沒散落於民間,幾乎被人們所遺忘。在本世紀初,僅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渤海地區的響水村、上官村等村落的古老家族中還保留著釀制米酒、飲用米酒的習俗。

響水米酒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李氏夫妻逃難到渤海國定居下來,

並生下一個漂亮的女兒,名字叫阿水。阿水美麗善良遠近聞名,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有一天,龍王三太子被阿水的名聲所吸引,來到人間和阿水相愛了。真是一見鍾情,相見,恨晚。就在他們相愛的第二年春天,家鄉大旱,阿水和鄉親們心急如焚。鄉親們的苦難深深地觸動了三太子的心,他將自己的來歷告訴了阿水,並決定幫助鄉親們。一連三日,天降大雨,乾旱解除了,可三太子也因此觸犯了天條,當即被玉皇大帝降罪處死。而這時大雨卻無法控制,變成了洪澇災害。阿水傷心欲絕,為龍王三太子殉情而死。阿水的真情感動了玉皇大帝,降旨龍王收水回兵。洪水退後,大地上留下了黑油油的沃土,黑土上長出了碧綠的秧苗。秋後,秧苗長成了豐收的稻穀。鄉親們把豐收的稻穀製成晶瑩如玉的稻米,都說這是阿水和龍王三太子的化身。為了紀念阿水和龍王三太子, 鄉親們把家鄉的大米叫想水大米,把阿水生活過的村莊叫想水村。後來,就演繹成響水大米和響水村了。據說,每年的四月十八,響水村的鄉親們都用響水大米製成米酒祭奠阿水和龍王三太子,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呢。

由於職業的關係,迎來送往是不可少的。酒喝多了,第二天頭疼無力,往往無法正常工作。有時候,真的感覺喝酒是一種負擔。一個偶然的機會, 如願以償地喝到了新上市的響水米酒,卻給了我全新的感覺。近幾日喝了幾次響水米酒,每次都喝一斤多,不上頭,不口渴,行動自如,心情舒暢,越喝越覺得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使我回想起了二十年前遊覽桂林山水時所喝過的桂林山花酒,濃濃的米香;沁人肺腑:又使我想起了山西杏花村的竹葉青酒,柔柔的藥香,久久難忘。更使我想起了北國的五加白酒,醇香如蜜,回味無窮……這一連串關於酒的美好回憶,伴著響水米酒的米香味兒,越喝越甜,越喝越願意喝,有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美美地睡一覺,第二天感到身體挺舒服的,沒有像喝其它酒那樣出現頭痛、四肢無力的感覺。飲用一段時間後,我發現睡眠狀況也比以前好了許多,人也有精神了,便暗自稱奇:響水米酒確實是上品酒,不僅好喝,更重要的是酒後感覺好。又頻頻點頭,響水米酒能被我這個號稱喝遍三江無敵手的酒簍子認可,也確實不易了!

我這個人願意刨根問底。細打聽,才知道響水集團深入挖掘響水品牌文化,使響水米酒在新世紀中煥發出新的生機,經過多年的挖掘整理及不斷地探索,在傳統響水米酒製造工藝基礎上,溶入現代科技手段,以優質響水大米和純淨無污染的鏡泊湖天然礦泉水為原料,添加了刺五加、枸杞子、杭白菊等原料,不僅形成了獨特口感、更重要的是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抗疲勞、降低尿糖量、增強心腦功能、軟化血管、益智安神、健脾補血、滋容養顏、明目解毒的作用。寫到這裡,我真想為響水米酒作廣告了:響水米酒含十八種氨基酸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鈣、鎂、鐵、鋅、硒等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是營養型米酒上品,是親朋宴會的最佳選擇!

凍餃子

屈指算來,冰天雪地的關東一年有半年結凍期。冷有冷的好處,這天然的大冰箱,有多少好吃的東西都儲得下。甭擔心費電字,省時省工又省錢。真是難得的便宜事,讓四季如春的南方朋友們不得不刮目相看了。不是吹,關東人吃餃子都是先包好了凍上,現吃現煮,用關東的話講,大姑娘裁尿布 —— 閒置忙用。在祖國的吃文化上,關東的凍餃子也堪稱祖國之最吧?

說來,關東人吃凍餃子源遠流長,一進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凍餃子了。一蓋簾蓋一簾的端到室外凍。個把小時,餃子凍透了,姑娘媳婦們該露一手了,左手擎蓋簾,右手持捶 ,乒乒乓乓,一蓋簾一蓋簾的餃子敲進缸裡。有算計的人家,一個正月不用包餃子。這可樂壞了姑娘,媳婦們。往常,她們在節日裡忙的最歡。包起餃子就得大半天,真夠費事的。電視裡的節目太誘人了,急得團團轉,幹跺腳。乾著急。逼急了,罵男人:“光我吃餃子?你不塞?不攘?”會來事的男人,趕忙把電視挪到媳婦跟前,又趕忙挽袖子洗手,或擀面,或包掐兒,和媳婦一起忙活,邊包餃子邊看電視。電視裡的節目真逗,不是親就是抱,看得男人癢癢的,放下餃子皮兒,也學電視裡的動作,捧著媳婦的臉,嘴對嘴地啃起來。媳婦直晃頭,躲也躲不開,氣得直罵:“死鬼,天天親也親不夠,狗長犄角 —— 羊(洋)式的呢。不怕孩子看見?”其實,他們的孩子早跑到屋外放鞭炮去了,哪有大人的心思呢?

說不上哪位高人想出凍餃子的主意,把媳婦姑娘們樂得直蹦高,紛紛效仿,家家戶戶都開始凍餃子了,凍餃子確實給關東人帶來了方便。年輕人喜歡鑽舞廳,玩了半宿,早晨挨窩子不起來,時間來不及了,煮一袋凍餃子,一上午打發了;孩子早晨急著上學,也不用手忙腳亂了,燒開鍋,水靈靈的餃子煮好了,十個八個下肚,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小倆口上了一天班,又餓又累,煮上兩袋凍餃子,香噴噴、熱乎乎的,美的吃上一頓,一天的勞累早已煙消雲散,逢年過節,關東人再也不用忙活包餃子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孩子忙著放鞭炮,小青年忙著卡拉OK,新婚的小倆口忙著回娘家的禮品,上了歲數的人則忙著砌“長城”,玩了一圈兒又一圈兒……當過年鐘聲敲響時,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早已擺上了熱氣騰騰的接歲餃子,真的,凍餃子成全了關東人,也嬌慣了關東人。老年人憂心忡忡,有了凍餃子,年輕人太陽照屁股不起床,成雙配對地睡懶覺,不嫌羞?年輕人則不以為然,生活就應該豐富多彩,不瀟灑些豈不虛度青春?社會學家則說社會在發展,關東人的生活觀念在改變,生活方式也在改變。

也不知道誰出的點子,家鄉的姑娘媳婦們張羅著要開個風味餃子館兒。開業沒幾天,小蘭告訴我:“你也去看看,給俺提點兒意見嘛!”出於好奇心,我到風味餃子館轉轉。沒進屋,就聞到一股嗅慣了的香味兒,餃子館的姐妹們臉上都溢著一層喜氣,抹桌的,涮碗的,擺盤的,忙活得正歡。“小蘭眼睛都直了,還沒完哪?”隨著一個大嫂子的喊聲,姐妹們手裡的活計停下了,眼光一下子集中到小蘭身上。“王嫂子,你真會捉弄人,我哪裡再看他……”小蘭的臉紅了,樣子很尷尬。“瞞過別人,還能瞞過俺?去,‘給秀’才煮碗餃子!”王嫂子的話真靈,姐妹們一窩蜂似的跑到小蘭跟前,嘻嘻哈哈地鬧著笑著,推推搡搡地把小蘭擁到我面前,無奈,只得給我盛碗餃子。她們瞧著我倆困窘的樣子開心地笑了,笑得前仰後合。“大‘秀才’,別吃俺姐妹餃子不領情,啥時吃你的八碟八碗兒?嫂子可饞出口水來了!”王嫂子又逗起我來。“忙啥呢……”我停住了吃餃子,美滋滋地答道。“別在俺面前誇口了,前幾年沒把你急死,只羞得給小蘭磕頭了!”王嫂子進一步激我。“老皇曆,看不得了,現在可不是以前了!”“現在怎麼著?”姐妹們七嘴八舌地圍上來,“蘭姐配不起你咋的?”“誰這樣說了?俺是想現在太忙。……”我吞下一個餃子,伸了伸脖子,告饒地向姐妹們說道。她們又咯咯地笑起來。小蘭在笑聲中悄悄地告訴我:“俺這個風味餃子館兒就是王嫂子張羅起來的。開業才幾天,就拉不開桌了。一看這勢頭,姐妹們都建議多漲七角八分的,王嫂子說什麼也不肯,勸俺別把餃子館兒風格賣走了,到現在俺沒漲一分錢。”“別聽她胡諂瞎扯,我才沒那麼好哩!”王嫂子邊說邊讓我:“你嘗嘗,別看都是餃子,香味兒卻不大一樣。”我相信了她的話,細細品,餃子確實別有一番滋味兒。我不由得誇獎起來:“是的,真香!”見我這樣誇獎,王嫂子更高興了,烏黑的大眼睛閃著自豪的光輝,鼻子眉毛都在笑:“說來你不相信,連俺餃子館兒的人也是香的。等小蘭過門兒,你就能聞到她的香味兒,摸摸衣領、被角,都有香味兒,就連你做夢都能聞到小蘭的香味呢!”

我知道,王嫂子又拿我開心了。但她那充滿自豪的話語裡,浸透了對關東餃子的濃烈感情,我沒有感到其中有絲毫誇張的地方。因為, 我已陶醉在這醇厚、濃郁的餃子裡了。可不,她們又異想天開了。若是夏天也能吃到凍餃子就好啦,不是神話,說幹就幹。那年夏天,她們進了套速凍餃子生產線,能在三十分鐘之內使餃子速凍成零下三十度。她們的願望實現了,赤日炎炎的盛夏,關東人能在市場上買到速凍餃子吃。能不能把速凍餃子打進關內呢?果然奏效。去年夏天,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超市里,真的見到了家鄉生產的速凍餃子。當時,我食欲特好,在首都北京能吃到家鄉的速凍餃子,其自豪心情難於言表。也算關東人對首都北京的奉獻吧?其實,不光是北京,關東的速凍餃子每天以十噸的銷量銷往關內一百二十多家大商場,還供不應求。各種肉餡兒的,各種海鮮兒的,各種蔬菜餡兒的,應有盡有,產品達十五個品種,不光是大商場。就連偏僻的小賣店也立個牌子:室內有速凍餃子!更值得自豪的是,家鄉人已於美國的新奧爾良簽訂了聯營公司,關東的凍餃子已漂洋過海,堂而皇之的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了!

【作者傳記】劉國林,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會員。1975年以來,創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後在《人民日報》《青年文學》《散文》《兒童文學》《延河》《萌芽》《少年文藝》《北方文學》等全國報刊發表散文作品近600篇。其中《草塘風情畫》1984年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少兒出版社聯合舉辦的《我愛祖國山河美》散文徵文中獲一等獎,著名老作家葉聖陶之子、中國少兒出版社社長葉至善先生親自為《草塘風情畫》寫了讀後感。《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分別對劉國林進行採訪和報導。1986年,經葉至善先生的推薦,劉國林的散文《草塘風情畫》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入小學課本至今,題目改為《可愛的草塘》。

2006年,劉國林的散文《捉蛇記》發表在《兒童文學》元月號上。經日中兒童文學交流協會會長中尾明先生的推薦,該作品被譯成日文,發表在《彩虹圖書室》2006年第2卷上,成為日本少兒的課外讀物,為中日文化交流,為日本少年兒童瞭解作者的家鄉七台河起到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2013年聘為《中國散文網》專欄作家、《草根文學網》駐站作家、《優酷網》作家劉國林作文大課堂主講。2016年被聘為《上海文藝網》簽約作家、中國老年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會員。2017年被世界漢語文學出版社與雜誌社聘為副總編輯,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中國東北分會主席,《作家劉國林作文大課堂》被聘為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理事單位。2017年7月被聘為《今古傳奇》簽約作家。《中國作家文學》北方編輯部總編。

《赤峰文學藝術》微刊:

徵稿要求:詩歌、散文、小說、評論、書畫、攝影作品等。隨稿投遞,標明題材。作者簡介及2張照片。

投稿郵箱:737144473@qq.com

【作者授權發佈】

可三太子也因此觸犯了天條,當即被玉皇大帝降罪處死。而這時大雨卻無法控制,變成了洪澇災害。阿水傷心欲絕,為龍王三太子殉情而死。阿水的真情感動了玉皇大帝,降旨龍王收水回兵。洪水退後,大地上留下了黑油油的沃土,黑土上長出了碧綠的秧苗。秋後,秧苗長成了豐收的稻穀。鄉親們把豐收的稻穀製成晶瑩如玉的稻米,都說這是阿水和龍王三太子的化身。為了紀念阿水和龍王三太子, 鄉親們把家鄉的大米叫想水大米,把阿水生活過的村莊叫想水村。後來,就演繹成響水大米和響水村了。據說,每年的四月十八,響水村的鄉親們都用響水大米製成米酒祭奠阿水和龍王三太子,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呢。

由於職業的關係,迎來送往是不可少的。酒喝多了,第二天頭疼無力,往往無法正常工作。有時候,真的感覺喝酒是一種負擔。一個偶然的機會, 如願以償地喝到了新上市的響水米酒,卻給了我全新的感覺。近幾日喝了幾次響水米酒,每次都喝一斤多,不上頭,不口渴,行動自如,心情舒暢,越喝越覺得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使我回想起了二十年前遊覽桂林山水時所喝過的桂林山花酒,濃濃的米香;沁人肺腑:又使我想起了山西杏花村的竹葉青酒,柔柔的藥香,久久難忘。更使我想起了北國的五加白酒,醇香如蜜,回味無窮……這一連串關於酒的美好回憶,伴著響水米酒的米香味兒,越喝越甜,越喝越願意喝,有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美美地睡一覺,第二天感到身體挺舒服的,沒有像喝其它酒那樣出現頭痛、四肢無力的感覺。飲用一段時間後,我發現睡眠狀況也比以前好了許多,人也有精神了,便暗自稱奇:響水米酒確實是上品酒,不僅好喝,更重要的是酒後感覺好。又頻頻點頭,響水米酒能被我這個號稱喝遍三江無敵手的酒簍子認可,也確實不易了!

我這個人願意刨根問底。細打聽,才知道響水集團深入挖掘響水品牌文化,使響水米酒在新世紀中煥發出新的生機,經過多年的挖掘整理及不斷地探索,在傳統響水米酒製造工藝基礎上,溶入現代科技手段,以優質響水大米和純淨無污染的鏡泊湖天然礦泉水為原料,添加了刺五加、枸杞子、杭白菊等原料,不僅形成了獨特口感、更重要的是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抗疲勞、降低尿糖量、增強心腦功能、軟化血管、益智安神、健脾補血、滋容養顏、明目解毒的作用。寫到這裡,我真想為響水米酒作廣告了:響水米酒含十八種氨基酸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鈣、鎂、鐵、鋅、硒等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是營養型米酒上品,是親朋宴會的最佳選擇!

凍餃子

屈指算來,冰天雪地的關東一年有半年結凍期。冷有冷的好處,這天然的大冰箱,有多少好吃的東西都儲得下。甭擔心費電字,省時省工又省錢。真是難得的便宜事,讓四季如春的南方朋友們不得不刮目相看了。不是吹,關東人吃餃子都是先包好了凍上,現吃現煮,用關東的話講,大姑娘裁尿布 —— 閒置忙用。在祖國的吃文化上,關東的凍餃子也堪稱祖國之最吧?

說來,關東人吃凍餃子源遠流長,一進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凍餃子了。一蓋簾蓋一簾的端到室外凍。個把小時,餃子凍透了,姑娘媳婦們該露一手了,左手擎蓋簾,右手持捶 ,乒乒乓乓,一蓋簾一蓋簾的餃子敲進缸裡。有算計的人家,一個正月不用包餃子。這可樂壞了姑娘,媳婦們。往常,她們在節日裡忙的最歡。包起餃子就得大半天,真夠費事的。電視裡的節目太誘人了,急得團團轉,幹跺腳。乾著急。逼急了,罵男人:“光我吃餃子?你不塞?不攘?”會來事的男人,趕忙把電視挪到媳婦跟前,又趕忙挽袖子洗手,或擀面,或包掐兒,和媳婦一起忙活,邊包餃子邊看電視。電視裡的節目真逗,不是親就是抱,看得男人癢癢的,放下餃子皮兒,也學電視裡的動作,捧著媳婦的臉,嘴對嘴地啃起來。媳婦直晃頭,躲也躲不開,氣得直罵:“死鬼,天天親也親不夠,狗長犄角 —— 羊(洋)式的呢。不怕孩子看見?”其實,他們的孩子早跑到屋外放鞭炮去了,哪有大人的心思呢?

說不上哪位高人想出凍餃子的主意,把媳婦姑娘們樂得直蹦高,紛紛效仿,家家戶戶都開始凍餃子了,凍餃子確實給關東人帶來了方便。年輕人喜歡鑽舞廳,玩了半宿,早晨挨窩子不起來,時間來不及了,煮一袋凍餃子,一上午打發了;孩子早晨急著上學,也不用手忙腳亂了,燒開鍋,水靈靈的餃子煮好了,十個八個下肚,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小倆口上了一天班,又餓又累,煮上兩袋凍餃子,香噴噴、熱乎乎的,美的吃上一頓,一天的勞累早已煙消雲散,逢年過節,關東人再也不用忙活包餃子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孩子忙著放鞭炮,小青年忙著卡拉OK,新婚的小倆口忙著回娘家的禮品,上了歲數的人則忙著砌“長城”,玩了一圈兒又一圈兒……當過年鐘聲敲響時,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早已擺上了熱氣騰騰的接歲餃子,真的,凍餃子成全了關東人,也嬌慣了關東人。老年人憂心忡忡,有了凍餃子,年輕人太陽照屁股不起床,成雙配對地睡懶覺,不嫌羞?年輕人則不以為然,生活就應該豐富多彩,不瀟灑些豈不虛度青春?社會學家則說社會在發展,關東人的生活觀念在改變,生活方式也在改變。

也不知道誰出的點子,家鄉的姑娘媳婦們張羅著要開個風味餃子館兒。開業沒幾天,小蘭告訴我:“你也去看看,給俺提點兒意見嘛!”出於好奇心,我到風味餃子館轉轉。沒進屋,就聞到一股嗅慣了的香味兒,餃子館的姐妹們臉上都溢著一層喜氣,抹桌的,涮碗的,擺盤的,忙活得正歡。“小蘭眼睛都直了,還沒完哪?”隨著一個大嫂子的喊聲,姐妹們手裡的活計停下了,眼光一下子集中到小蘭身上。“王嫂子,你真會捉弄人,我哪裡再看他……”小蘭的臉紅了,樣子很尷尬。“瞞過別人,還能瞞過俺?去,‘給秀’才煮碗餃子!”王嫂子的話真靈,姐妹們一窩蜂似的跑到小蘭跟前,嘻嘻哈哈地鬧著笑著,推推搡搡地把小蘭擁到我面前,無奈,只得給我盛碗餃子。她們瞧著我倆困窘的樣子開心地笑了,笑得前仰後合。“大‘秀才’,別吃俺姐妹餃子不領情,啥時吃你的八碟八碗兒?嫂子可饞出口水來了!”王嫂子又逗起我來。“忙啥呢……”我停住了吃餃子,美滋滋地答道。“別在俺面前誇口了,前幾年沒把你急死,只羞得給小蘭磕頭了!”王嫂子進一步激我。“老皇曆,看不得了,現在可不是以前了!”“現在怎麼著?”姐妹們七嘴八舌地圍上來,“蘭姐配不起你咋的?”“誰這樣說了?俺是想現在太忙。……”我吞下一個餃子,伸了伸脖子,告饒地向姐妹們說道。她們又咯咯地笑起來。小蘭在笑聲中悄悄地告訴我:“俺這個風味餃子館兒就是王嫂子張羅起來的。開業才幾天,就拉不開桌了。一看這勢頭,姐妹們都建議多漲七角八分的,王嫂子說什麼也不肯,勸俺別把餃子館兒風格賣走了,到現在俺沒漲一分錢。”“別聽她胡諂瞎扯,我才沒那麼好哩!”王嫂子邊說邊讓我:“你嘗嘗,別看都是餃子,香味兒卻不大一樣。”我相信了她的話,細細品,餃子確實別有一番滋味兒。我不由得誇獎起來:“是的,真香!”見我這樣誇獎,王嫂子更高興了,烏黑的大眼睛閃著自豪的光輝,鼻子眉毛都在笑:“說來你不相信,連俺餃子館兒的人也是香的。等小蘭過門兒,你就能聞到她的香味兒,摸摸衣領、被角,都有香味兒,就連你做夢都能聞到小蘭的香味呢!”

我知道,王嫂子又拿我開心了。但她那充滿自豪的話語裡,浸透了對關東餃子的濃烈感情,我沒有感到其中有絲毫誇張的地方。因為, 我已陶醉在這醇厚、濃郁的餃子裡了。可不,她們又異想天開了。若是夏天也能吃到凍餃子就好啦,不是神話,說幹就幹。那年夏天,她們進了套速凍餃子生產線,能在三十分鐘之內使餃子速凍成零下三十度。她們的願望實現了,赤日炎炎的盛夏,關東人能在市場上買到速凍餃子吃。能不能把速凍餃子打進關內呢?果然奏效。去年夏天,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超市里,真的見到了家鄉生產的速凍餃子。當時,我食欲特好,在首都北京能吃到家鄉的速凍餃子,其自豪心情難於言表。也算關東人對首都北京的奉獻吧?其實,不光是北京,關東的速凍餃子每天以十噸的銷量銷往關內一百二十多家大商場,還供不應求。各種肉餡兒的,各種海鮮兒的,各種蔬菜餡兒的,應有盡有,產品達十五個品種,不光是大商場。就連偏僻的小賣店也立個牌子:室內有速凍餃子!更值得自豪的是,家鄉人已於美國的新奧爾良簽訂了聯營公司,關東的凍餃子已漂洋過海,堂而皇之的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了!

【作者傳記】劉國林,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會員。1975年以來,創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後在《人民日報》《青年文學》《散文》《兒童文學》《延河》《萌芽》《少年文藝》《北方文學》等全國報刊發表散文作品近600篇。其中《草塘風情畫》1984年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少兒出版社聯合舉辦的《我愛祖國山河美》散文徵文中獲一等獎,著名老作家葉聖陶之子、中國少兒出版社社長葉至善先生親自為《草塘風情畫》寫了讀後感。《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分別對劉國林進行採訪和報導。1986年,經葉至善先生的推薦,劉國林的散文《草塘風情畫》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入小學課本至今,題目改為《可愛的草塘》。

2006年,劉國林的散文《捉蛇記》發表在《兒童文學》元月號上。經日中兒童文學交流協會會長中尾明先生的推薦,該作品被譯成日文,發表在《彩虹圖書室》2006年第2卷上,成為日本少兒的課外讀物,為中日文化交流,為日本少年兒童瞭解作者的家鄉七台河起到了橋樑和紐帶的作用。2013年聘為《中國散文網》專欄作家、《草根文學網》駐站作家、《優酷網》作家劉國林作文大課堂主講。2016年被聘為《上海文藝網》簽約作家、中國老年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會員。2017年被世界漢語文學出版社與雜誌社聘為副總編輯,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中國東北分會主席,《作家劉國林作文大課堂》被聘為世界漢語文學作家協會理事單位。2017年7月被聘為《今古傳奇》簽約作家。《中國作家文學》北方編輯部總編。

《赤峰文學藝術》微刊:

徵稿要求:詩歌、散文、小說、評論、書畫、攝影作品等。隨稿投遞,標明題材。作者簡介及2張照片。

投稿郵箱:737144473@qq.com

【作者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