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戰國“三晉”之“趙國”

文字閱讀三分鐘,簡單瞭解一件事。

春秋戰國“三晉”之“趙國”

趙國

《史記·秦本紀》"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

(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到趙城後,以邑為氏,這是趙氏由來)

二、趙國起源:

造父為周穆王駕車,並在周穆王平定徐國徐偃王造反時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賞趙城(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

造父是顓頊帝的子孫,因此為華夏族,嬴姓趙氏。

(《史記·趙世家》“趙氏之先,與秦共祖。”相愛相殺的秦趙乃是同宗)

三、建國君主:

趙烈侯趙籍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韓、魏、趙為諸侯

(趙烈侯六年(西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魏、韓、趙三國的諸侯地位,魏、韓、趙三國正式成為諸侯國)

四、立國時間:

西元前403年-西元前222年

五、地域:

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西與韓、魏、秦交錯接界。

六、戰國時期著名君主

【戰國時代西元前475年~前221年】

1、趙肅侯趙語(前349年—前326年)扛起三晉大旗與魏、楚、秦、燕、齊等國連年惡戰而不處下風,穩住局勢,保全趙國基業。

2、趙武靈王趙雍(前325年—前298年)胡服騎射;破匈奴,建立雲中、九原兩郡(內蒙古南部黃河兩岸);陰山築趙長城;迫走林胡(北方草原民族)、收服樓煩(北方草原民族);吞併中山國(前296年);扶立秦昭王與燕昭王;北方霸主。

3、趙惠文王趙何(前298年—前266年)聯魏攻宋(前288年);五國攻秦(前287年),

迫秦廢除帝號(前288年秦齊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多次擊敗秦齊兩國;手下有武有廉頗(負荊請罪)和智有藺相如(完璧歸趙);使趙國越居山東六國之首,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

4、趙孝成王趙丹(前265年—前245年)長平之戰被秦擊敗(趙軍被坑殺45萬,從此趙國一蹶不振),邯鄲之戰聯軍合縱敗秦(秦軍傷亡近三十萬人,這是秦國獨強的戰略格局形成後,關東諸侯合縱抗秦取得的大勝)。

(長平之戰趙國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雖然邯鄲之戰秦軍戰敗,但是至此秦國的統一只是時間問題)

七、趙國滅亡

前229年,秦攻趙國,趙幽繆王派李牧、司馬尚率軍抵抗。秦將使用反間計使幽繆王殺李牧、司馬尚。秦將王翦於是率大軍攻趙,突破井陘口,攻陷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趙嘉逃到代城稱代王,前226年曾與燕軍合兵于易水之西會戰秦軍,

前222年秦軍滅代,俘虜趙嘉,趙國亡。

八、趙國國都

晉陽(今太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在太原盆地北端晉水北岸,懸甕山東側修築晉陽城),前425年遷中牟(今鶴壁),前386年趙敬侯遷到邯鄲(今河北邯鄲市邯山區),在邯鄲定都長達一個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