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慶八日談之七:穿越時光隧道,品味胡同美食,偶遇70年代

大約三年前,帶孩子去體育場玩,回時天已晚,月亮升上來,初夏風很暖。

走到一個胡同口,三五小桌,兩三個人,擼著串,喝著酒,悠閒而安靜,不像排檔熱鬧。和孩子坐下,要了兩瓶可樂,

二十小串,一盤花生,隨性而啖。

月亮已升高,透過樹梢露出一角,白月光在枝葉間漏過,斑斑駁駁的映在地面,溫暖,安靜。攤子只有夫妻兩人,帶著一個孩子,孩子還小,大約四五歲 。人不多,並不忙碌,男的負責烤串 女的招呼客人,算帳收拾 ,偶爾叫:阿細,不要到爐子那,

小心燙,聲音不大,很是溫柔,阿細就是那個孩子。

攤子雖小,味道卻很好,剩下我和孩子一桌,阿細跑過來玩,她媽媽也坐下,閒聊孩子的頑皮和教育,說著守著這樣的攤子,把孩子帶大,希望以後有個店面,我說了些祝福的話,和孩子回了。

今年十一假期尾巴,

忽然想起這家店,想去看看還在嗎,運動完,和家人一起去探訪 ,慶倖它仍在胡同裡,真的有了店面,也不小 ,雖然不在正街,但是特別有特色,因為老闆是70後,店的名字和內部裝飾都是70年代風格,滿滿年代感。

自然的要品味一番,味道一如既往的好,

人很多,但是有另一番熱烈的氣氛,給孩子不一樣的時代感受,也是十一的特別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