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古人喜歡用楠木製作書籍包裝盒

本篇介紹一種軟木——楠木。鑒定木材的軟硬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指甲去掐木材,楠木會留下痕跡,而硬木是不會留下痕跡的。

在過去的收藏中,大部分人對楠木不是太重視,

一則楠木傢俱本身數量就比較少,二則根據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只有沉重的木頭才有價值,所以楠木在很長一段時 間內都備受冷落。近些年經過商家炒作,人們對楠木有了新的認識。現今楠木重出江湖,並迅速佔領市場,成為中國古典傢俱收藏裡的新寵。

楠木木性溫和不易變形,耐腐蝕性極強

這是一個金絲楠木的都承盤,它是複製品,原件使用的是雞翅木。複製品使用金絲楠木,

是因為它跟雞翅木有類似的地方。金絲楠木的顏色很暖很收斂,近距離看,能夠感受到它綢緞一樣的光澤。

這件都承盤選用的金絲楠是最好的材料,在光線下很明顯地閃著金色。金絲楠木很適合做小件,其特點就是不易變形,越用越溫潤,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金絲楠。此 外,金絲楠的木質特性決定了,冬天的時候它不像紫檀、黃花梨和紅木那樣冰涼。乾隆皇帝冬天睡的床就是金絲楠木的,

而在夏天則睡紫檀、黃花梨這種硬木質的 床。

楠木還有一個特性就是耐腐蝕。現在流行的盜墓小說中,喜歡寫金絲楠木的棺槨,就是因為楠木的耐腐蝕性極強。從戰國到漢代的墓葬裡出土過2000多年前的楠 木,非常粗壯,架起來以後上面還可以站人,強度很高。此外,出土的楠木棺槨,如果將上層髒汙的部分刮去,楠木就會煥然一新,完全看不出是在地下埋了上千年的樣子。

楠木的耐腐蝕性超出人們的想像,這也是由它的木性決定的。

承盤的底部有現代複製品的標誌,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過去的老物數量非常少,現在即便有錢也未必買得到。而使用新材料做複製品,尤其做小件,就不需要很大的木材。

有些木頭類似金絲楠木,比如金絲楠木。市面上很多金絲楠木傢俱都是用金絲楠木製作的,試圖以假亂真。一個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

相對來說,楠木木性溫和,不容易變形,而柚木木性比較剛烈,容易變形。

楠木的紋理符合文人的審美與氣質

 清 楠木“府韻文珮”書盒

這是一個普通的楠木方盒(左圖),它上面有刻字,清晰地告訴了人們它的功能。刻字為“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經史子集臣紀昀謹書”。

紀昀就是紀曉嵐,他是四庫全書的總編纂。這個楠木盒裡,當年裝著四庫全書的目錄,但記憶體的目錄已經散佚。

這個方盒是乾隆年間的物品,距今有200多年了。它構造精巧,木質穩定,嚴絲合縫。用楠木製作書籍包裝盒,原因有三:第一,楠木的紋理收斂,不誇張,符合 文人的審美與氣質;第二,楠木有氣味,屬於樟樹科,可以防蟲防腐;此外,楠木的紋理非常漂亮,它側面的木紋如沙灘,像流水。

這樣的楠木方盒,在今天可能會被隨手丟棄。歷史上大量的文化資訊和文化實物,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淹沒了,因此我們要留意保存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物。

1、通常情況下,楠木的壽命有多長?

馬未都評:樹木都有壽命,一般情況下樹木的年齡都比人長,也有些樹木壽命很短,比如楊樹。樹的壽命與它的生長速度有一定的關係,生長比較緩慢的樹,通常壽命比較長。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比如被砍伐或者遭遇嚴重的病蟲害,楠木至少能活300年。

楠木屬於樟科,有香味,能避蟲,生長在南方潮濕的環境中,在雲貴川的原始森林中可以找到。

楠木在北方傢俱製作中不太常用,只有故宮中才有楠木雕龍大櫃。但它在建築上非常多見,比如北京十三陵的長陵中就有楠木大殿。承德的避暑山莊,也有非常著名的楠木殿,整個都是素的。此外,北海也有楠木大殿。

楠木本身有一種含蓄、收斂的美,並且防蟲防腐,因此在作為楠木大殿的木料時,如北海和承德避暑山莊,都是不上漆的。

現代對楠木的使用與古代有所不同,因為商業化的渲染,楠木被大量地製成傢俱。楠木有一定的存世量,它是中國傢俱優良用材中唯一在國內就可以找到的木材,除 了雲貴川,還有廣東、廣西,都有大量的楠木,不像紫檀、黃花梨和紅木只有少數的在海南有分佈,大部分都需要從海外進口。不過從市場上來看,現在的楠木與其 他硬木傢俱相比,數量還是很少的。

2、明代楠木的運輸,從砍伐到運至北京,一根楠木的價格會翻多少倍?

馬未都評:在古代,北京是使用楠木最多的地方,明清兩代修建皇宮,大殿主要的柱材都盡可能使用楠木。楠木是從雲貴川,特別是從四川運過來的。

明朝時期,在四川砍伐一棵楠木(直徑超過一米)的成本,據《四川通志》記載,大概需要七八金,“金”指銅錢,折合一兩白銀。將這棵楠木運出四川的費用,黃 仁宇在《明代的漕運》一書中,對明代楠木的運輸做了精確的計算;從四川起運,要走五萬公里才能運到北京,每20根、30根紮成一支木排,需要40個勞動力 去負責,到達北京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20—30根這一排大約值六萬兩白銀,是在四川時成本價的兩三千倍。

今天商品運費所占的成本很低,美國學者馬克·萊文森在《集裝箱改變世界》一書中提到,因為有了集裝箱,有了海運,所有的運費都變得低廉,才使全世界商品能夠大量流通。

而在古代,一根楠木從四川運到北京,需要三年時間,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增加兩三千倍,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這體現了現代生活與古代生活的差異,以及社會的變遷。

3、何為“接圈榫”?

馬未都評:圈椅是中國明清兩代最重要的椅具,形態非常優美,它的圈是圓形的,在接圈的時候有一個弧形,接圈以後,就要使介面牢固。

接圈榫是為了固定扶手,在中間加楔子,也稱楔釘榫。接圈榫的接圈有很多種方法,比較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斜茬的,很簡易,將同樣的兩邊對起來,為了讓它結 實,把左右兩側的楔子嵌入後,稍微使力,就固定住了。工匠一般會用榔頭把楔子楔死,多餘的部分鋸下去,打磨後非常光潔,結構也很完美。另一種方法是直茬 的,兩邊各有一個舌頭,深深地嵌入對方的肉裡,再將兩邊的楔釘固定住,也非常結實。

很多明代的圈椅,歷經400年都不會散開,這是傢俱的結構決定的,方法比現代簡單有效,現在流行用膠,但膠性會失去,三五十年以後沒黏性了,就會散開。

圈椅的接圈採用了很簡潔的構成方式,而中國古代傢俱的結構,很多時候源於建築的結構,如房屋結構等。比如趙州橋,有1400多年的歷史,到了今天依然堅固不塌,這是由它的結構決定的。

古人無論在製作傢俱還是進行建造時,都會考慮它的結構和堅固程度,在施工中非常的有耐心,注重品質,所以才會使趙州橋這樣的燦爛文化遺產延續上千年。

它側面的木紋如沙灘,像流水。

這樣的楠木方盒,在今天可能會被隨手丟棄。歷史上大量的文化資訊和文化實物,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淹沒了,因此我們要留意保存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物。

1、通常情況下,楠木的壽命有多長?

馬未都評:樹木都有壽命,一般情況下樹木的年齡都比人長,也有些樹木壽命很短,比如楊樹。樹的壽命與它的生長速度有一定的關係,生長比較緩慢的樹,通常壽命比較長。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比如被砍伐或者遭遇嚴重的病蟲害,楠木至少能活300年。

楠木屬於樟科,有香味,能避蟲,生長在南方潮濕的環境中,在雲貴川的原始森林中可以找到。

楠木在北方傢俱製作中不太常用,只有故宮中才有楠木雕龍大櫃。但它在建築上非常多見,比如北京十三陵的長陵中就有楠木大殿。承德的避暑山莊,也有非常著名的楠木殿,整個都是素的。此外,北海也有楠木大殿。

楠木本身有一種含蓄、收斂的美,並且防蟲防腐,因此在作為楠木大殿的木料時,如北海和承德避暑山莊,都是不上漆的。

現代對楠木的使用與古代有所不同,因為商業化的渲染,楠木被大量地製成傢俱。楠木有一定的存世量,它是中國傢俱優良用材中唯一在國內就可以找到的木材,除 了雲貴川,還有廣東、廣西,都有大量的楠木,不像紫檀、黃花梨和紅木只有少數的在海南有分佈,大部分都需要從海外進口。不過從市場上來看,現在的楠木與其 他硬木傢俱相比,數量還是很少的。

2、明代楠木的運輸,從砍伐到運至北京,一根楠木的價格會翻多少倍?

馬未都評:在古代,北京是使用楠木最多的地方,明清兩代修建皇宮,大殿主要的柱材都盡可能使用楠木。楠木是從雲貴川,特別是從四川運過來的。

明朝時期,在四川砍伐一棵楠木(直徑超過一米)的成本,據《四川通志》記載,大概需要七八金,“金”指銅錢,折合一兩白銀。將這棵楠木運出四川的費用,黃 仁宇在《明代的漕運》一書中,對明代楠木的運輸做了精確的計算;從四川起運,要走五萬公里才能運到北京,每20根、30根紮成一支木排,需要40個勞動力 去負責,到達北京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20—30根這一排大約值六萬兩白銀,是在四川時成本價的兩三千倍。

今天商品運費所占的成本很低,美國學者馬克·萊文森在《集裝箱改變世界》一書中提到,因為有了集裝箱,有了海運,所有的運費都變得低廉,才使全世界商品能夠大量流通。

而在古代,一根楠木從四川運到北京,需要三年時間,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增加兩三千倍,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這體現了現代生活與古代生活的差異,以及社會的變遷。

3、何為“接圈榫”?

馬未都評:圈椅是中國明清兩代最重要的椅具,形態非常優美,它的圈是圓形的,在接圈的時候有一個弧形,接圈以後,就要使介面牢固。

接圈榫是為了固定扶手,在中間加楔子,也稱楔釘榫。接圈榫的接圈有很多種方法,比較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斜茬的,很簡易,將同樣的兩邊對起來,為了讓它結 實,把左右兩側的楔子嵌入後,稍微使力,就固定住了。工匠一般會用榔頭把楔子楔死,多餘的部分鋸下去,打磨後非常光潔,結構也很完美。另一種方法是直茬 的,兩邊各有一個舌頭,深深地嵌入對方的肉裡,再將兩邊的楔釘固定住,也非常結實。

很多明代的圈椅,歷經400年都不會散開,這是傢俱的結構決定的,方法比現代簡單有效,現在流行用膠,但膠性會失去,三五十年以後沒黏性了,就會散開。

圈椅的接圈採用了很簡潔的構成方式,而中國古代傢俱的結構,很多時候源於建築的結構,如房屋結構等。比如趙州橋,有1400多年的歷史,到了今天依然堅固不塌,這是由它的結構決定的。

古人無論在製作傢俱還是進行建造時,都會考慮它的結構和堅固程度,在施工中非常的有耐心,注重品質,所以才會使趙州橋這樣的燦爛文化遺產延續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