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中國的課堂,小學鬧哄哄,中學靜悄悄?問題出在老師身上嗎

“鬧哄哄”與“靜悄悄”

日本小學教室裡的特徵是“鬧哄哄”(發言過剩),而初中、高中教室的特徵是“靜悄悄”(拒絕發言)。因工作關係,我常常陪同歐美各國的來訪者到學校去參觀,問及客人的第一印象,都談到這兩個特徵。

每年我去訪問海外的學校,觀摩了很多的教學,比較之下也認同他們對日本教室的印象了。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看來是因為在歐美小學裡,學生是從小聲的不甚清楚的發言開始起步的,進入初中、高中後,越往上走越能活潑地、明確地發表意見或表現自己,漸漸地成長起來。

與此相對,為什麼日本的小學裡鬧哄哄的發言過剩的學生到了初中、高中後就會表情麻木、拒絕發言、沉默不語了呢?這一問題也許是重新審視我國的教學時最大的問題之一吧。

造成這一現象有若干原因,

諸如班級人數、一統化教學形式、講究效率的課程,等等,由制度性約束而派生出來的問題相當多,但是絕不僅止於此。學校(教室)的文化,追求虛假主體性的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等,不也是很大的問題嗎?

可以這樣來看:如果在幼稚園、小學時代被強加虛假主體性的話,到了初中、高中後,學生就會盡全力去反抗小學時代被馴服出來的虛假主體性,從而使他們不可能實現自身的自由成長。

如果的確是這樣的話,那麼造成學生到了初中、高中就拒絕發言,常常面無表情地坐在教室裡的情景,就不僅僅是初中、高中任課教師的責任了,幼稚園、小學的教師也必須對此負責任。

您曾經嘲笑過學生嗎?

我國的情況與佐藤學先生反映的日本情況幾乎完全相同,課堂發言,小學鬧哄哄,中學靜悄悄。

按佐藤學先生的考察,西方學校並非如此,

如果此言非虛,那就不得不讓我們想到,這可能與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有關。

東方文化特別講面子,有人甚至說中國的文化是“面子文化”。小學生面子主義還沒有培養起來,“膽大不嫌寒磣”,又想表現自己,所以發言踴躍;到了中學,知道面子重要了,生怕被老師、同學嘲笑,而且漸漸明白保住面子的訣竅就是不說話——莫測高深。有的孩子是自小踴躍發言,結果出錯受到老師的恥笑,

因而學乖了;也有的孩子是鑒於別人被老師、同學嘲笑的教訓,學乖了。

嘲笑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學往上的學生之所以上課不愛發言,重要原因之一是怕說錯什麼留下話把,被奚落好長時間,甚至被起外號。恕我直言,老師中也有這種人,說話太“損”,孩子在小學遇到這樣一位老師,受了刺激,到中學可能就不發言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厭學。從邏輯上說,如果是為了保存面子而沉默,那麼上課下課都應該靜悄悄,可是我們會發現,有許多學生上課沉默如金,下課話比誰也不少。這是怎麼回事?可能課下所談論的內容是他的強項,他不會因說話而出醜,甚至可能借此出風頭,自然樂此不疲了。這就說明他討厭的並不是說話,而是有關教學的發言,這顯然是厭學的症狀。孩子小時候勇於發言,說明並未厭學,到了中學沒興趣發言了,說明我們經過努力,總算把大部分學生弄得厭學了。

人有天生好學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一要開發,二要保護。可惜我們常常既不開發,也不保護,只會利用。利用學生的積極性幹什麼呢?搞應試,爭高分,創業績。從小學到中學,濫用學生積極性的現象很普遍,如同掠奪式經營,為了眼前的高分,不惜榨取學生最後一點時間和精力。這就必然造成學生對學習本身的反感,上課不發言,只是這種反感的外部表現。

佐藤學先生所說的“追求虛假主體性的教學中的形式主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真正的主體性是“我要發言”,而我們通常見到的情況是“要我發言”,上課發言是被當成任務來完成的,學生是“被發動”的。這種發言實質上是一種表演,是給別人看的,並不是自己的真心需要,一旦沒有了觀眾(比如聽課者),自然就樂得休息一下了,閉嘴不語,乃至閉目養神。

但是此事你肯定找不到明確的責任人,這種事是沒有辦法量化考核、精細化管理的,它在我們的管理之外,卻肯定在教育內容之內。我感覺懂得這一點的教育行政官員和校長並不多,老師也如此。即使懂得了,真願意為此做些事情的人也未必多,因為(對個人來說)這是“勞而無功”的事情。所以對此種現狀的改變,人們很難抱樂觀的態度。但是把問題清晰、尖銳地提出來,總比不提強。

積極好,還是消極好?

應該說,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對這些學生的表現,教師應視為理所當然,並首先有必要來一番認真的自我反思。

而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著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

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發言模糊一點。解決這個問題的切實可行的開端是教師應意識到,自己站在教室裡是在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

如果這樣認識的話,教師就可以從單方面地要求學生發言的想法中跳出來,而轉變為在組織、引出學生發言之前,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裡,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

學生消極,責任只在教師嗎?

“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這麼說肯定會遭到有些老師的反對。

老師們會說,誰講課也無法保證課程內容對每個學生來說都不枯燥,都有意義,若有學生不聽講,老師批評他,他說他認為這課枯燥、無意義,我拒絕聽講“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老師可怎麼回答?

這樣一來,佐藤學先生的理論起的作用就是鼓勵和放縱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了。我想,教師讀者若這樣質疑佐藤學先生的理論,也屬事出有因。

首先看看佐藤學先生的說法是否有一些道理

佐藤學先生下面一句話說得更清楚一些:“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著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

佐藤學先生說這種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並沒有籠統地肯定這種態度是不健康的。

我的理解是:上課對任何課題都抱著積極態度的好學生,在認知上確實可能有問題,但在非認知領域,在非智力方面,卻可能是健康的。

比如他們的意志力比較強,即使感覺到了課題的枯燥無味,也能以積極的姿態學下去。這種“克己”的態度,只要沒有達到“自我攻擊”和“失去自我”的程度,我認為就是健康的,不但是健康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是需要的,因為事實上任何一種課程都無法保證它的內容永遠不枯燥,永遠“有意義”。

這樣看來,認知方面的心理健康與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健康未必總是協調的,它們有時會產生矛盾。佐藤學先生的觀點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揭示了這種矛盾,提醒教育者注意,有學生不注意聽講,你不要一概看成壞事,那裡面說不定有積極因素,一定要具體分析。同時這也告訴我們,講臺下全都是“渴求知識的目光”,這太理想化了,很可能摻假,而且可能對某些學生的智力有害處。

我們再來看看佐藤學先生開的藥方

佐藤學先生說:“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發言模糊一點。解決這個問題的切實可行的開端是教師應意識到,自己站在教室裡是在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

如果這樣認識的話,教師就可以從單方面地要求學生發言的想法中跳出來,而轉變為在組織、引出學生發言之前,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

“共度愉快的時光”,“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這當然是很好的,但是愚以為這都需要一個前提,就是那個課要上得很有意義,一點不枯燥,而且是讓每個學生都覺得很有意義,不枯燥。否則按照佐藤學先生的意見,學生就有權不積極,不熱情,不注意聽講,而這都是“自然的、健康的”。

有幾個老師能做到這樣的?我想,只有很少的老師能做到,而且是局部地做到。於是師生“共度”的“時光”,就常常無法“愉快”了。

所以這個藥方也是理想化的,很難落實。

還是這樣的說法比較實際:“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發言模糊一點。”

不過這裡面也有個教學進度問題和考試問題,教學進度是不允許老師經常放慢的,考試答案則不允許模糊,否則無法判分。也就是說,即使這個相對實際一些的對策,也不那麼容易實行。

再說,教師若“擺脫”了“達到快樂目的”的想法,還怎麼實現“共度愉快的時光”?要知道“共度”是雙方都得快樂。

歸根結底,學生上課積極好,還是消極好,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原則上,學生上課當然是積極一點好,但具體到某一個學生就不一定了,需要個案分析。教師該做的,是把課上得有意義,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感興趣,盡可能做到師生互動,對個別學生不注意聽講採取寬容、分析的態度,且注意自我反思。

怎麼樣?《教與學的秘密》就是這樣一本詳細剖析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學課堂教學理念的書。作者針對當前中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師生特點,結合其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及教育科研經驗,提出了在中國學校和課堂上“移植”佐藤學教學理念的具體建議,如果您喜歡《靜悄悄的革命》,喜歡佐藤學的教學觀,想把佐藤學教學理念本土化,不妨讀讀王老師的書吧!

《靜悄悄的革命》

《教與學的秘密》

本文節選自《教與學的秘密》

那麼上課下課都應該靜悄悄,可是我們會發現,有許多學生上課沉默如金,下課話比誰也不少。這是怎麼回事?可能課下所談論的內容是他的強項,他不會因說話而出醜,甚至可能借此出風頭,自然樂此不疲了。這就說明他討厭的並不是說話,而是有關教學的發言,這顯然是厭學的症狀。孩子小時候勇於發言,說明並未厭學,到了中學沒興趣發言了,說明我們經過努力,總算把大部分學生弄得厭學了。

人有天生好學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一要開發,二要保護。可惜我們常常既不開發,也不保護,只會利用。利用學生的積極性幹什麼呢?搞應試,爭高分,創業績。從小學到中學,濫用學生積極性的現象很普遍,如同掠奪式經營,為了眼前的高分,不惜榨取學生最後一點時間和精力。這就必然造成學生對學習本身的反感,上課不發言,只是這種反感的外部表現。

佐藤學先生所說的“追求虛假主體性的教學中的形式主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真正的主體性是“我要發言”,而我們通常見到的情況是“要我發言”,上課發言是被當成任務來完成的,學生是“被發動”的。這種發言實質上是一種表演,是給別人看的,並不是自己的真心需要,一旦沒有了觀眾(比如聽課者),自然就樂得休息一下了,閉嘴不語,乃至閉目養神。

但是此事你肯定找不到明確的責任人,這種事是沒有辦法量化考核、精細化管理的,它在我們的管理之外,卻肯定在教育內容之內。我感覺懂得這一點的教育行政官員和校長並不多,老師也如此。即使懂得了,真願意為此做些事情的人也未必多,因為(對個人來說)這是“勞而無功”的事情。所以對此種現狀的改變,人們很難抱樂觀的態度。但是把問題清晰、尖銳地提出來,總比不提強。

積極好,還是消極好?

應該說,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對這些學生的表現,教師應視為理所當然,並首先有必要來一番認真的自我反思。

而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著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

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發言模糊一點。解決這個問題的切實可行的開端是教師應意識到,自己站在教室裡是在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

如果這樣認識的話,教師就可以從單方面地要求學生發言的想法中跳出來,而轉變為在組織、引出學生發言之前,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裡,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

學生消極,責任只在教師嗎?

“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這麼說肯定會遭到有些老師的反對。

老師們會說,誰講課也無法保證課程內容對每個學生來說都不枯燥,都有意義,若有學生不聽講,老師批評他,他說他認為這課枯燥、無意義,我拒絕聽講“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老師可怎麼回答?

這樣一來,佐藤學先生的理論起的作用就是鼓勵和放縱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了。我想,教師讀者若這樣質疑佐藤學先生的理論,也屬事出有因。

首先看看佐藤學先生的說法是否有一些道理

佐藤學先生下面一句話說得更清楚一些:“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著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

佐藤學先生說這種好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並沒有籠統地肯定這種態度是不健康的。

我的理解是:上課對任何課題都抱著積極態度的好學生,在認知上確實可能有問題,但在非認知領域,在非智力方面,卻可能是健康的。

比如他們的意志力比較強,即使感覺到了課題的枯燥無味,也能以積極的姿態學下去。這種“克己”的態度,只要沒有達到“自我攻擊”和“失去自我”的程度,我認為就是健康的,不但是健康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是需要的,因為事實上任何一種課程都無法保證它的內容永遠不枯燥,永遠“有意義”。

這樣看來,認知方面的心理健康與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健康未必總是協調的,它們有時會產生矛盾。佐藤學先生的觀點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揭示了這種矛盾,提醒教育者注意,有學生不注意聽講,你不要一概看成壞事,那裡面說不定有積極因素,一定要具體分析。同時這也告訴我們,講臺下全都是“渴求知識的目光”,這太理想化了,很可能摻假,而且可能對某些學生的智力有害處。

我們再來看看佐藤學先生開的藥方

佐藤學先生說:“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發言模糊一點。解決這個問題的切實可行的開端是教師應意識到,自己站在教室裡是在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

如果這樣認識的話,教師就可以從單方面地要求學生發言的想法中跳出來,而轉變為在組織、引出學生發言之前,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

“共度愉快的時光”,“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這當然是很好的,但是愚以為這都需要一個前提,就是那個課要上得很有意義,一點不枯燥,而且是讓每個學生都覺得很有意義,不枯燥。否則按照佐藤學先生的意見,學生就有權不積極,不熱情,不注意聽講,而這都是“自然的、健康的”。

有幾個老師能做到這樣的?我想,只有很少的老師能做到,而且是局部地做到。於是師生“共度”的“時光”,就常常無法“愉快”了。

所以這個藥方也是理想化的,很難落實。

還是這樣的說法比較實際:“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發言模糊一點。”

不過這裡面也有個教學進度問題和考試問題,教學進度是不允許老師經常放慢的,考試答案則不允許模糊,否則無法判分。也就是說,即使這個相對實際一些的對策,也不那麼容易實行。

再說,教師若“擺脫”了“達到快樂目的”的想法,還怎麼實現“共度愉快的時光”?要知道“共度”是雙方都得快樂。

歸根結底,學生上課積極好,還是消極好,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原則上,學生上課當然是積極一點好,但具體到某一個學生就不一定了,需要個案分析。教師該做的,是把課上得有意義,盡可能使更多的學生感興趣,盡可能做到師生互動,對個別學生不注意聽講採取寬容、分析的態度,且注意自我反思。

怎麼樣?《教與學的秘密》就是這樣一本詳細剖析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學課堂教學理念的書。作者針對當前中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師生特點,結合其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及教育科研經驗,提出了在中國學校和課堂上“移植”佐藤學教學理念的具體建議,如果您喜歡《靜悄悄的革命》,喜歡佐藤學的教學觀,想把佐藤學教學理念本土化,不妨讀讀王老師的書吧!

《靜悄悄的革命》

《教與學的秘密》

本文節選自《教與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