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莊子·胠篋》;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夫穀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延續和深化。這兩句話的確有些關係,但莊子說的完全是另一回事,不能只從相對主義的角度來看。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並不是把聖人和大盜作為相對的兩極,兩者並不是反義詞。

這在《莊子 祛篋》裡有非常生動的比喻:莊子說,有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物,用最好的材質做容器,加了最堅固的鎖,但這只能防小偷小摸,大盜來的時候,是把財物連同容器一起偷走,偷走的時候,你的鎖越堅固,大盜越高興,因為財物就不容易掉出來了。

在這個比喻裡,大盜就是大盜,但聖人並不是聖人,而是比喻裡的容器、鎖。

這是什麼意思呢?

莊子又舉了個例子: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

一直都按照聖人之法治國,治理的很好,所以,一般的侵略、叛亂都不怕。可是有一天,田陳氏直接篡奪了齊國的王位,自己當了齊王。田陳氏就是大盜,他在竊國的時候,唯恐齊國原來治理的不夠好,齊國治理的越好,他篡國就越簡單。

在這個例子裡,大盜就是竊國者,但聖人並不是聖人,而是例子裡治國的方略。莊子最後下了結論: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聖人者,

天下之利器也。

所以,綜合這一個比喻,一個例子,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何謂聖人?是天下秩序的立法者,是治理國家的最好的政策,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是仁義禮智信。

但這些秩序、道德、方略一旦實施,在一般人眼裡雖然是好事,但是讓那些大盜們看見了,反而會激起他們的欲望,他們會利用這些秩序、道德、方略,來為自己的私利服務。最後,篡奪權力,博取利益,

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天下大亂,道德淪喪,普通人流離失所的情況。

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絕聖棄智,更安全。莊子的這個道理對不對,我們不說。

但這句話的意思卻是莊子政治哲學的一種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