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文壇巨匠老舍愛畫如癡如醉,繪畫大師齊白石真情演繹彼此友誼!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慶春,老舍一生忘我的工作,獲得新中國第一位“人民的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齊白石(1864年-1957年)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新中國成立之後,老舍由美國回到故鄉北京,在豐盛胡同買下一所小院,老舍一生愛畫,愛觀畫,愛收藏畫,以此為樂,說起老舍與齊白石最初的交往,還是因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胡絜青是美術愛好者,1951年拜齊白石為師,久而久之他們就經常在一起探討繪畫的藝術。他們位於北京豐盛胡同小院就像一座小型的私人美術館,

客廳的西牆因為常年用於掛畫,也被前來賞畫的友人戲稱為“老舍畫牆”。 老舍最愛齊白石的畫,夫人胡絜青拜師後,老舍更是經常光顧老人的畫室,並開始刻意收藏。

齊白石和老舍的“命題作畫”:

1951年,老舍以自己鍾愛的清末詩人蘇曼殊的四句詩,

“手摘紅櫻拜美人”、“紅蓮禮白蓮”、“芭蕉葉卷抱秋花”和“幾樹寒梅帶雪紅”向耄耋之年的齊老求畫。齊老胸有成竹,欣然允諾,他以春、夏、秋、冬為題作畫,每幅畫都題有蘇的詩句,老舍讚不絕口。

不久之後,老舍再以詩句求畫,這次有清代詩人查慎行的“蛙聲十裡出山泉”。三天后,齊白石如約交畫,這讓老舍喜出望外。其中《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中沒有直接體現青蛙,

而是借由溪流中的幾隻小蝌蚪表現,但是觀此畫時,蛙聲、水流聲卻仿佛回蕩在觀者耳邊。這幅畫日後被印成郵票流傳甚廣,還登上了小學教科書。 上圖:《蛙聲十裡出山泉》

2011年,《北京文史》刊登了老舍先生當年求畫的原信,在信中披露了一段被塵封60多年的史料。舒乙說:“在信裡,老舍先生用黑色寫下《蛙聲十裡出山泉》詩的內容,並在邊上用紅色批註:‘蝌蚪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

”這反映了《蛙聲十裡出山泉》這幅作品是兩位元大師合作的結果,這充分體現兩位世紀大師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