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9歲空巢老人誠征老年室友:抱團養老,你去嗎?

3月22日,杭州大雨。車停馬路邊,梅英坐在後座眼淚直流。


“這把年紀了,現在要去別人家住……”自半月前決定以來,這種酸楚感一天要在她心頭冒出來好多次。


“不想去的話,咱就回頭?”開車的兒子轉頭問。


梅英凝望窗外,擦乾眼淚,“還是去吧”。


與梅英不同,伊萍是6天前瞞著兒女,一個人收拾了行李風風火火住進了張霞家。


梅英快到時,伊萍和張霞撐了傘走到大路邊。梅英一下車,3人就抱在了一起。至此,72歲的伊萍、69歲的張霞、65歲的梅英3人聚齊。


這天距離張霞2月22日打進杭州《都市快報》電話表達結伴養老的念頭,正好1個月。這1月內,呼聲強烈,幾百人應徵。


“原本只是為了自己的養老需求,

才發現原來是好多人的共同需求。”張霞說。


3月27日公佈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上海地區調查和“上海市老年人養老意願調查”顯示,希望在家裡接受照料護理服務的老人占61.0%。近七成老年人願意和親朋好友“結伴養老”。


而張霞引發輿論關注的特點在於——不是熟悉的親友結伴,也不是行政手段安排,而是個人自發在社會層面徵集,公開簽訂協定,

嘗試摸索出模式。按照美國社會學教授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在著作《單身社會》裡的講法,這正是老年人渴求的自主性。


“所以我們是‘弄潮兒’!”張霞不無自豪。


“什麼叫弄潮兒?”梅英小心問。


“就是嘗鮮的人。別人還沒做,我們先探路。”張霞一字一句說。

飯後,張霞習慣記日記和帳本。

【那一刻我想,會不會死在家裡幾天都沒人知道】

張霞成了名人。


張霞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她其實給報社打過兩次電話。


“我是衝動型選手。”她總結第一次的失敗:當時是頭腦一熱,沒做準備——好不容易撥通之後,一激動將原本就快的語速提高了一倍,還把身世訴說得詳詳細細:


比如作為上海人,如何輾轉貴州、山西、江西,最終落腳杭州;2014年丈夫去世、身邊沒有兒女,

很孤獨;她在養老方面有經驗,是主管護師出身,1999年就開了杭州第一家民辦托老所,後來開過飯店,也做過鄉鎮企業保健醫生、家政……


但電話之後,再無下文。


原已淡忘這回事。可2月21日晚上,張霞因骨質疏鬆後遺症,抽筋又發作。淩晨痛醒時,手機近在咫尺,卻根本無法按動。“那種絕望感……”她搖頭,“那一刻我想,會不會我死在家裡幾天都沒人知道?”


發作之後,張霞未再入睡,起身擬了份草稿。

天亮之後,鼓足勇氣給熱線又打一次。


這次,她跟著草稿一字一句念,直戳重點。能聽見電話那頭的接線員劈裡啪啦打字的聲音。


——我的房子有131平方米,我沒有老伴,也沒有兒女。


——我想找幾個志同道合的老人,老夫妻也可以,單身的一個人也可以,組織新“家庭”,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在一起養老,生活AA制……


——我們可以一起讀讀報紙,喝喝茶,一起去旅遊……有點生活品質,但不奢華……


“養老是個大問題。其實相當多人是我們這樣的,需要人照應,又不想住到養老院失去個人空間……說老實話,我的年齡大了,但心態只有30歲。我看到國外很多老人都是抱團養老的,如果我能宣導成功,對別的老人也有借鑒作用……”張霞說。


她對自己的評價是“敢想敢做”。


這次之後,立刻有記者聯繫了她。2月23日報導發出,當天、24日、25日,共有300多位應徵者。目前仍有來電者。

【2/300】

杭州人孫伊萍是23日當天就看到了報紙。


幾乎只看了標題,就抓起手邊電話撥過去。接線員說已記錄,有消息會通知。等到晚上18時,沒收到通知,怕落選,又打,無果;第2天忍不住,跑到報社當面登記。因此報社最終從300多位梳理出來相對符合的40人,她占了兩員。


接待員疑惑她為何這麼急。伊萍說:“這就是我多年的想法,說到我心坎裡去了。”


伊萍說自己從來沒意識到老了,直到去年生的那場病。


伊萍愛人去世得早。一兒一女,都是駕駛員,常年在外跑。一直以來,伊萍有跳廣場舞的圈子。上午跳舞,中午館子裡吃吃,下午5元錢泡杯茶,再打牌。“那會兒是開心。”


直到有一天,伊萍突然腰直不起來,去醫院檢查,椎間盤移位,是多年磨損造成。手術住院7天,女兒用完了5天年假,剩下兩天,伊萍拿麵包對付過去。


疾病也斬斷了社交圈。伊萍在家呆了五六個月調養。“那時候常在床上想:人老的過程真是不知不覺,忽然就到這個年紀了,你只能接受。我不想去養老院,未來怎麼辦?”


張霞給伊萍電話的第二天,伊萍就上門了。她印象最深是,張霞牽著一條狗。


伊萍怕狗。在自己住的社區,她為了躲“遛狗高峰期”,不惜將吃晚飯時間提前到下午16時30分,以使飯後散步不受干擾。“如果看到有人遛狗不拴繩子,我就打電話報警!”


但結伴養老模式對她的吸引還是大過了狗造成的恐懼。她跟著張霞進了家門,不過及時劃清界限,“以後家務什麼的我都可以幹。就是狗的事情,我不碰”。


梅英這邊,則是由兒子先看到新聞。


梅英是台州人。2015年,老伴被發現癌症晚期,5個月後就去世。那時梅英頭髮全白了。


她有輕度抑鬱,最難過時,“放多少錢在面前,都不想要”。她輾轉住過子女的家和老家大宅。大宅子有3層樓,她一個人從門口走到裡屋,足有21米,空空蕩蕩;但到杭州子女家,又總覺自己是外人。


兒子帶她與張霞見面那天,她坐著,眼睛望向空中,一句話也不說。但張霞送她出門時,她擁抱了張霞。


梅英說:“我不太會講話。”放空的時候是在想,不想住別人家,但又覺得應該面對,“不嘗試怎麼知道呢?那時我就決定來了”。


現在梅英住朝南房間,月租800元;伊萍住北間,700元。外加每人每月1000元伙食費。餘下的當旅遊經費。


伊萍和梅英只是300多位中的兩位。


張霞在徵集時發現,不少人是衝動應徵,能付諸實踐的不多。“有的人說一定要來,後面就沒了聲音。沒有勇氣打破現狀。”


還有人電話裡對張霞說“我有兩套房子”。“我說你有幾套房子和我沒有關係,我不在乎你的物質條件。”


還有人謊報年齡。有位老人一看就是80多歲,張霞指出,對方反復強調“年齡不是問題”,令人哭笑不得。


還有一位是在AA制問題上發生分歧,一度情緒激動。


“我知道對方是好意,但我們是結伴養老,大家都遵守規則,才能長久。”


除了老人應徵,一位元24歲女孩打進電話想讓張霞做她的外婆;還有一位家庭事業都美滿的男青年,想把張霞當媽媽來孝敬,彌補母親早逝的缺憾。還有的,建議張霞把房子做成國際流行的B&B(住宿加早餐)旅館,可以遇到各地年輕人,保持新鮮感。


“哈哈,果然人多就有意思!”張霞說,新事物永遠有。

【衝突】

同住3天,衝突伴隨而來。“老實說,與我想的有脫節。”張霞說。


3月27日下午,在張霞號召下,3人在餐桌上開了第一次“家庭會議”。


“有問題,我們攤開來說。”張霞說。


前一天,張霞和伊萍有了點小摩擦。


3人此前商量夏天去安吉避暑。3月25日,張霞得知安吉有姐妹倆出租一套別墅,1800元一個月,當即打算3人去考察,還專門找了物業經理做司機。但伊萍一聽,就有了想法。她去過安吉,當地多是山路,都是熟手大巴司機才能開。她怕物業經理對當地地形不熟,3人安全沒有保障。


糾結一番,她在晚上提出,能否暫緩,去找位熟手司機,或改乘大巴。


但張霞覺得,已請他人騰出時間,不願改期,就問:“那我倆去,你一人在家行不行?”伊萍說:“我一個人在家,你們錢少了,我可負責不了。”


張霞聽後更為不悅。

會上,伊萍有點不好意思表示,自己表達有點不妥。


前一天,梅英也惹了點小麻煩。她借用張霞的足浴桶,不太會用,在倒水時把一配件沖進馬桶,無法拿出。維修工稱,可能要鋸開馬桶。雖張霞一再寬慰“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當晚梅英還是輾轉難眠。

“以後遇到不清楚的一定要及時問,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傷心。”會上張霞說。梅英點點頭。


張霞對梅英的餐桌習慣也有點意見。梅英吃完就自顧自起身,把碗筷放進水池。


梅英有點不知所措:“原來這是不禮貌啊,我們家裡都這樣。”


“這是不禮貌的,即使是在家人之間,這樣也會給別人壓迫感,好像要趕快吃完才行。我們現在是一個團隊,餐桌禮儀也是團隊文化中的一部分。”張霞說。


而梅英和伊萍提出了小狗波波沖洗的問題。張霞散步後習慣在外間洗手池給波波沖洗四肢,梅英說:“它在這洗,我們也在這洗,心理上不舒服。”張霞只好把它帶入里間洗手間沖洗。


這些小事,一度令張霞感到懷疑。“我是不是在自找麻煩?原本想找志同道合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興趣愛好都接近。”但似乎這些細節很難通過一次面聊就全部瞭解。


令張霞困擾的還有心累。


作為主人,她覺得自己有責任管理膳食,結果原本睡到自然醒的作息就得改變,還要提前一晚想好一日三餐的葷素搭配。兩姐妹過意不去,紛紛搶著早起。但“一個人在忙,另兩個在廚房站著,實際也幫不上忙”,張霞說。


“我們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這是你的家。比方燈壞了,我就不好去找物業,他們肯定只認你。”伊萍說。


“怎麼不行呢?我們是結伴養老,不是托老所。這幾天為什麼帶著你們熟悉社區、和物業的人見面?就是告訴他們,我們是住在一起的,你們也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張霞說。

3月27日上午,“三姐妹”與物業經理邵英華一起曬太陽。坐著的是張霞,左一為梅英,右一為伊萍。(王瀟 攝)

【彼此的鏡子】

事實上,3人也都承認,矛盾並非毫無益處。


伊萍覺得,至少問題拿到檯面上說,可以成為彼此的鏡子。“到這裡我就發現,這麼多年我的表達方式有問題。我講話不會轉彎,經常讓別人不舒服。”


伊萍舉例前天,她打破一個青殼蛋,“那個蛋好貴的,我很難過。張阿姨(指張霞)就說,不要緊不要緊,沒弄髒的我們今天炒炒吃掉。但如果是我看到別人打破,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責怪”。


兒子第一句是個問句:你是誰?


張霞與伊萍一起斟酌發了一段話——


兒子隨即回了一條,“您也保重身體”,以及一個微笑表情。


伊萍捧著手機,看了再看,忍不住落淚。好像多年心結一下子解開。張霞說:“家人之間也要注意說話方式,這點你得改。”伊萍點頭。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到了這把年紀,誰的背後沒點故事?年齡越大,其實越沒有安全感。我們都缺乏愛。”張霞說。


張霞承認自己也常想,為什麼會過得這麼落魄?從感情到事業,為何總時運不濟?年輕時憧憬走南闖北,換過多次工作,至今退休工資比不上一般的工人。“兩年前,我就把遺囑寫好了。誰在床邊,我的房子產權給誰;生了重病,我就不治了……”


這些怨念有時纏著她,讓她無法平靜。“我就上網、購物,不讓自己去想。”去年電商節那天,她一天刷完了信用卡一個月的額度。


但伊萍和梅英的到來,頓時治好了張霞的購物癮。“我要照顧她們倆,現在沒時間消磨了。”


梅英則後悔小時候沒有學習機會。“我小學畢業。其實我不笨,工廠裡的每個工種我一學就會,誰沒來,都是派我去頂上。但在那個年代……”


“現在學也不晚。”張霞勸她,“我覺得,人的進步空間是一直存在的。文憑或者工作地位,不代表什麼。關鍵是自己能不能學著接納,接受改變。”


伊萍倒是做到了一點——她現在已經接受小狗波波的存在。她定時給它倒狗食,吃飯時波波把前爪搭在她腿上討吃的,她也鎮定自若。


“事實上,誰不知道和另外的人一起住會有摩擦?但也不能因為擔心就不去嘗試。”張霞說。正如以老年人生活為主題的電影《涉外大飯店》中所說:“真正的失敗是放棄嘗試……能怪我們太老了而無法改變嗎?”

【自主性】

社會學教授克裡南伯格所寫的《單身社會》中,有一章是《獨自老去》。他認為,對失去個人獨立的恐懼感,以及對自身越來越依賴他人或其他機構的焦慮,困擾著大多數老年人。


他書中採訪的一位老人直截了當地說,他們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主控權。


對老年人個體獨立的尊重在中國尤其是缺失的。人們習慣去安排老人的飲食起居,卻很難關注到其個體自主權。


而張霞的做法正是在打破這一點——不想被親友的連接所牽絆,也不想被行政手段安排,而是個人自發在社會層面徵集,找到真正相處融洽的夥伴。


張霞想摸索出一套適用於更多人的模式。最近,她擬出一份協議書,寫道:結伴養老的參與者,可以有2個月的磨合期。“必須給各自磨合的時間,才能找到真正的志同道合者。”


同時,她們的家庭會議也為矛盾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法。


大家討論,每人輪值一周,安排週一到周日的一日三餐,這樣只需要值周的人早起即可。買菜、洗菜等大家可一起幫忙。


“這樣有沒有問題?”張霞問。


“沒有問題,你們說的我都同意。”梅英說。


“也不能這樣,任何問題都要提出來,我們尊重每個人,各抒己見。”張霞說。梅英笑了。


張霞想“把盤子做大”。她眼下還在招募結伴者:除了她家能再住一人,“對面三樓房子是空的,我問過了,3千元一月,能住4個人”。


梅英認為,對於大多數老人,結伴養老終歸是“不得已的選擇”。


張霞卻很樂觀:“說不定就被我們走通了呢?我們以點概面,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模式。”


她有好多夢想,現在最大的夢想是在行走自如的時候去一趟歐洲。“等交了朋友,一樣樣實現。”

總得有點盼頭不是。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文/王瀟

其實相當多人是我們這樣的,需要人照應,又不想住到養老院失去個人空間……說老實話,我的年齡大了,但心態只有30歲。我看到國外很多老人都是抱團養老的,如果我能宣導成功,對別的老人也有借鑒作用……”張霞說。


她對自己的評價是“敢想敢做”。


這次之後,立刻有記者聯繫了她。2月23日報導發出,當天、24日、25日,共有300多位應徵者。目前仍有來電者。

【2/300】

杭州人孫伊萍是23日當天就看到了報紙。


幾乎只看了標題,就抓起手邊電話撥過去。接線員說已記錄,有消息會通知。等到晚上18時,沒收到通知,怕落選,又打,無果;第2天忍不住,跑到報社當面登記。因此報社最終從300多位梳理出來相對符合的40人,她占了兩員。


接待員疑惑她為何這麼急。伊萍說:“這就是我多年的想法,說到我心坎裡去了。”


伊萍說自己從來沒意識到老了,直到去年生的那場病。


伊萍愛人去世得早。一兒一女,都是駕駛員,常年在外跑。一直以來,伊萍有跳廣場舞的圈子。上午跳舞,中午館子裡吃吃,下午5元錢泡杯茶,再打牌。“那會兒是開心。”


直到有一天,伊萍突然腰直不起來,去醫院檢查,椎間盤移位,是多年磨損造成。手術住院7天,女兒用完了5天年假,剩下兩天,伊萍拿麵包對付過去。


疾病也斬斷了社交圈。伊萍在家呆了五六個月調養。“那時候常在床上想:人老的過程真是不知不覺,忽然就到這個年紀了,你只能接受。我不想去養老院,未來怎麼辦?”


張霞給伊萍電話的第二天,伊萍就上門了。她印象最深是,張霞牽著一條狗。


伊萍怕狗。在自己住的社區,她為了躲“遛狗高峰期”,不惜將吃晚飯時間提前到下午16時30分,以使飯後散步不受干擾。“如果看到有人遛狗不拴繩子,我就打電話報警!”


但結伴養老模式對她的吸引還是大過了狗造成的恐懼。她跟著張霞進了家門,不過及時劃清界限,“以後家務什麼的我都可以幹。就是狗的事情,我不碰”。


梅英這邊,則是由兒子先看到新聞。


梅英是台州人。2015年,老伴被發現癌症晚期,5個月後就去世。那時梅英頭髮全白了。


她有輕度抑鬱,最難過時,“放多少錢在面前,都不想要”。她輾轉住過子女的家和老家大宅。大宅子有3層樓,她一個人從門口走到裡屋,足有21米,空空蕩蕩;但到杭州子女家,又總覺自己是外人。


兒子帶她與張霞見面那天,她坐著,眼睛望向空中,一句話也不說。但張霞送她出門時,她擁抱了張霞。


梅英說:“我不太會講話。”放空的時候是在想,不想住別人家,但又覺得應該面對,“不嘗試怎麼知道呢?那時我就決定來了”。


現在梅英住朝南房間,月租800元;伊萍住北間,700元。外加每人每月1000元伙食費。餘下的當旅遊經費。


伊萍和梅英只是300多位中的兩位。


張霞在徵集時發現,不少人是衝動應徵,能付諸實踐的不多。“有的人說一定要來,後面就沒了聲音。沒有勇氣打破現狀。”


還有人電話裡對張霞說“我有兩套房子”。“我說你有幾套房子和我沒有關係,我不在乎你的物質條件。”


還有人謊報年齡。有位老人一看就是80多歲,張霞指出,對方反復強調“年齡不是問題”,令人哭笑不得。


還有一位是在AA制問題上發生分歧,一度情緒激動。


“我知道對方是好意,但我們是結伴養老,大家都遵守規則,才能長久。”


除了老人應徵,一位元24歲女孩打進電話想讓張霞做她的外婆;還有一位家庭事業都美滿的男青年,想把張霞當媽媽來孝敬,彌補母親早逝的缺憾。還有的,建議張霞把房子做成國際流行的B&B(住宿加早餐)旅館,可以遇到各地年輕人,保持新鮮感。


“哈哈,果然人多就有意思!”張霞說,新事物永遠有。

【衝突】

同住3天,衝突伴隨而來。“老實說,與我想的有脫節。”張霞說。


3月27日下午,在張霞號召下,3人在餐桌上開了第一次“家庭會議”。


“有問題,我們攤開來說。”張霞說。


前一天,張霞和伊萍有了點小摩擦。


3人此前商量夏天去安吉避暑。3月25日,張霞得知安吉有姐妹倆出租一套別墅,1800元一個月,當即打算3人去考察,還專門找了物業經理做司機。但伊萍一聽,就有了想法。她去過安吉,當地多是山路,都是熟手大巴司機才能開。她怕物業經理對當地地形不熟,3人安全沒有保障。


糾結一番,她在晚上提出,能否暫緩,去找位熟手司機,或改乘大巴。


但張霞覺得,已請他人騰出時間,不願改期,就問:“那我倆去,你一人在家行不行?”伊萍說:“我一個人在家,你們錢少了,我可負責不了。”


張霞聽後更為不悅。

會上,伊萍有點不好意思表示,自己表達有點不妥。


前一天,梅英也惹了點小麻煩。她借用張霞的足浴桶,不太會用,在倒水時把一配件沖進馬桶,無法拿出。維修工稱,可能要鋸開馬桶。雖張霞一再寬慰“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當晚梅英還是輾轉難眠。

“以後遇到不清楚的一定要及時問,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傷心。”會上張霞說。梅英點點頭。


張霞對梅英的餐桌習慣也有點意見。梅英吃完就自顧自起身,把碗筷放進水池。


梅英有點不知所措:“原來這是不禮貌啊,我們家裡都這樣。”


“這是不禮貌的,即使是在家人之間,這樣也會給別人壓迫感,好像要趕快吃完才行。我們現在是一個團隊,餐桌禮儀也是團隊文化中的一部分。”張霞說。


而梅英和伊萍提出了小狗波波沖洗的問題。張霞散步後習慣在外間洗手池給波波沖洗四肢,梅英說:“它在這洗,我們也在這洗,心理上不舒服。”張霞只好把它帶入里間洗手間沖洗。


這些小事,一度令張霞感到懷疑。“我是不是在自找麻煩?原本想找志同道合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興趣愛好都接近。”但似乎這些細節很難通過一次面聊就全部瞭解。


令張霞困擾的還有心累。


作為主人,她覺得自己有責任管理膳食,結果原本睡到自然醒的作息就得改變,還要提前一晚想好一日三餐的葷素搭配。兩姐妹過意不去,紛紛搶著早起。但“一個人在忙,另兩個在廚房站著,實際也幫不上忙”,張霞說。


“我們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這是你的家。比方燈壞了,我就不好去找物業,他們肯定只認你。”伊萍說。


“怎麼不行呢?我們是結伴養老,不是托老所。這幾天為什麼帶著你們熟悉社區、和物業的人見面?就是告訴他們,我們是住在一起的,你們也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張霞說。

3月27日上午,“三姐妹”與物業經理邵英華一起曬太陽。坐著的是張霞,左一為梅英,右一為伊萍。(王瀟 攝)

【彼此的鏡子】

事實上,3人也都承認,矛盾並非毫無益處。


伊萍覺得,至少問題拿到檯面上說,可以成為彼此的鏡子。“到這裡我就發現,這麼多年我的表達方式有問題。我講話不會轉彎,經常讓別人不舒服。”


伊萍舉例前天,她打破一個青殼蛋,“那個蛋好貴的,我很難過。張阿姨(指張霞)就說,不要緊不要緊,沒弄髒的我們今天炒炒吃掉。但如果是我看到別人打破,可能第一反應就是責怪”。


兒子第一句是個問句:你是誰?


張霞與伊萍一起斟酌發了一段話——


兒子隨即回了一條,“您也保重身體”,以及一個微笑表情。


伊萍捧著手機,看了再看,忍不住落淚。好像多年心結一下子解開。張霞說:“家人之間也要注意說話方式,這點你得改。”伊萍點頭。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到了這把年紀,誰的背後沒點故事?年齡越大,其實越沒有安全感。我們都缺乏愛。”張霞說。


張霞承認自己也常想,為什麼會過得這麼落魄?從感情到事業,為何總時運不濟?年輕時憧憬走南闖北,換過多次工作,至今退休工資比不上一般的工人。“兩年前,我就把遺囑寫好了。誰在床邊,我的房子產權給誰;生了重病,我就不治了……”


這些怨念有時纏著她,讓她無法平靜。“我就上網、購物,不讓自己去想。”去年電商節那天,她一天刷完了信用卡一個月的額度。


但伊萍和梅英的到來,頓時治好了張霞的購物癮。“我要照顧她們倆,現在沒時間消磨了。”


梅英則後悔小時候沒有學習機會。“我小學畢業。其實我不笨,工廠裡的每個工種我一學就會,誰沒來,都是派我去頂上。但在那個年代……”


“現在學也不晚。”張霞勸她,“我覺得,人的進步空間是一直存在的。文憑或者工作地位,不代表什麼。關鍵是自己能不能學著接納,接受改變。”


伊萍倒是做到了一點——她現在已經接受小狗波波的存在。她定時給它倒狗食,吃飯時波波把前爪搭在她腿上討吃的,她也鎮定自若。


“事實上,誰不知道和另外的人一起住會有摩擦?但也不能因為擔心就不去嘗試。”張霞說。正如以老年人生活為主題的電影《涉外大飯店》中所說:“真正的失敗是放棄嘗試……能怪我們太老了而無法改變嗎?”

【自主性】

社會學教授克裡南伯格所寫的《單身社會》中,有一章是《獨自老去》。他認為,對失去個人獨立的恐懼感,以及對自身越來越依賴他人或其他機構的焦慮,困擾著大多數老年人。


他書中採訪的一位老人直截了當地說,他們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主控權。


對老年人個體獨立的尊重在中國尤其是缺失的。人們習慣去安排老人的飲食起居,卻很難關注到其個體自主權。


而張霞的做法正是在打破這一點——不想被親友的連接所牽絆,也不想被行政手段安排,而是個人自發在社會層面徵集,找到真正相處融洽的夥伴。


張霞想摸索出一套適用於更多人的模式。最近,她擬出一份協議書,寫道:結伴養老的參與者,可以有2個月的磨合期。“必須給各自磨合的時間,才能找到真正的志同道合者。”


同時,她們的家庭會議也為矛盾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法。


大家討論,每人輪值一周,安排週一到周日的一日三餐,這樣只需要值周的人早起即可。買菜、洗菜等大家可一起幫忙。


“這樣有沒有問題?”張霞問。


“沒有問題,你們說的我都同意。”梅英說。


“也不能這樣,任何問題都要提出來,我們尊重每個人,各抒己見。”張霞說。梅英笑了。


張霞想“把盤子做大”。她眼下還在招募結伴者:除了她家能再住一人,“對面三樓房子是空的,我問過了,3千元一月,能住4個人”。


梅英認為,對於大多數老人,結伴養老終歸是“不得已的選擇”。


張霞卻很樂觀:“說不定就被我們走通了呢?我們以點概面,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模式。”


她有好多夢想,現在最大的夢想是在行走自如的時候去一趟歐洲。“等交了朋友,一樣樣實現。”

總得有點盼頭不是。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文/王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