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部就2017年三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新聞發佈會現場

農業部於2017年10月17日,環比下降1.13個點,

同比低0.22個點。“菜籃子”產品200指數為95.79,環比下降1.27個點,同比低0.3個點。從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幾個品種看:

豬肉供需維持緊平衡,價格止跌回升。隨著生豬生產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生豬產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迴旋餘地和調控能力增強,雖然三季度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逐月下降,但由於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豬肉供應得到了保障。三季度,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20.14元,環比跌3.6%,同比低20.2%。

市場也有所回暖,8月份豬肉價格結束了長達半年的下跌後開始回升,月均批發價每公斤為20.16元,環比漲2.0%;9月份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20.49元,環比漲1.6%。

雞蛋產能調減較大,價格快速回升。今年上半年雞蛋價格持續下降,8月份以後,隨著養殖戶大幅調減產能,雞蛋供應過剩的局面得到扭轉,價格開始回升,9月份雞蛋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公斤9.00元,環比漲11.3%,同比高9.9%;三季度為每公斤7.71元,環比漲42.8%,

同比高3.5%。

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價格季節性上漲。受面積增加、天氣條件好影響,今年上半年蔬菜價格下跌明顯,7月以來蔬菜價格開始季節性上漲。9月份,農業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72元,環比跌2.9%,同比低5.6%。三季度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7元,環比漲8.0%,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菠菜、生菜、萵筍、芹菜等品種漲幅較大。

夏糧購銷兩旺,價格小幅上漲。由於今年小麥品質總體好于上年,

市場主體收購意願較強,夏糧購銷兩旺,收購進度明顯快于上年。據我部監測,三季度國有糧食企業小麥收購均價每百斤119.5元,同比高2.0%。截至9月30日,主產區小麥收購基本結束。早秈稻收購價基本穩定,國有糧食企業早秈稻收購價穩定在每百斤130元左右,同比略低2%,截至9月3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早秈稻916萬噸,同比增加57萬噸。從收購情況看,不論小麥還是早秈稻,市場化收購占比都明顯提升。

從我們組織專家會商和市場調度的情況看,當前農產品市場供給總體充足,如果不出現大範圍災害性天氣,預計近期市場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漲跌,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將基本平穩,鮮活農產品受週期性、季節性因素影響將以小幅波動為主。

當前農產品市場出現的積極變化,從根本上講,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結果。前不久,我部舉辦了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

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成就新成果,發佈了“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些都是我們落實農業品牌推進年,以品牌化、市場化手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舉措。

此外,特別通報一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互聯網+”行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一系列決策部署,推動互聯網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激發農村雙創活力,農業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定於2017年11月9-12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共同舉辦首屆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技術和新農民創業創新博覽會,這是黨的十九大以後,農業部會同有關方面謀劃舉辦的一場重大活動,歡迎社會主體積極參加,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關注和報導。

下面,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7-10-17 10:10:14

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7-10-17 10:10:30

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是改革的第二年,現在東北地區的新玉米即將大量上市,我想請問現在的市場行情如何,有沒有“賣糧難”的風險?謝謝。

2017-10-17 10:10:45

謝謝。大家知道,今年是國家繼續在東北地區深化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這樣的機制。從目前的情況看,保障新玉米購銷市場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較多。首先,去年的改革成果很豐碩,效果很好,今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市場各方都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各部門和地方都積累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有利於改革的順利推進。其次,我國玉米結構調整繼續加快步伐,預計籽粒玉米調減約2000萬畝,玉米產量將繼續減少。第三,去年以來玉米深加工和飼料企業加快向東北地區轉移,產能陸續形成,規模化畜禽養殖也加快在東北地區佈局,有利於玉米就地轉化。第四,2016年產的玉米收購結束以後,國儲玉米拍賣成交率高,市場交易活躍,價格穩中有漲,市場主體對新玉米購銷形勢較為樂觀。綜合這些有利因素,預計今年東北地區玉米購銷開局良好,開稱價有望高於上年,同時也要看到玉米庫存依然處於高位,下游需求尚未根本好轉,市場供求的總體寬鬆的格局沒有改變。東北糧食外運的壓力依然較大,部分偏遠地區依然存在“賣糧難”的風險。

針對今年東北秋糧收購的複雜形勢,全期國家糧食局農業部等六部門已聯合下發《關於切實做好2017年東北地區玉米和大豆收購工作的通知》,對各項重點工作做了部署,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做好玉米市場監測和形勢的研判,及時發佈相關資訊,並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落實,切實防止出現大範圍的“賣糧難”。在此,也提醒廣大玉米種植戶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儲好糧,賣好糧,特別是水分高的玉米要擇機早日銷售,避免因黴糧壞糧導致收入受損。謝謝。

2017-10-17 10:11:31

東北大豆正在陸續上市,由於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較多,老百姓也很關心新豆上市以後的價格走勢,想請唐司長就老百姓擔心的問題談談您的看法。謝謝。

2017-10-17 10:13:35

大豆是東北地區調減玉米後改種的主要品種之一,大豆種植效益好不好直接影響到種植結構調整優化的可持續性。據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資訊分析預警團隊調度,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國產大豆恢復性增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利於緩解我國大豆產不足需的局面,但產量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帶來市場價格的下行壓力。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繼續高位增長,1-8月累計進口大豆6333.68萬噸,同比增17.3%,預計全年進口量可能突破9000萬噸,是國內產量的近六倍,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據我部監測,目前東北地區新季大豆低開低走,開秤價淨糧為每斤1.9元左右,上市初期價格低於上年同期且跌速較快,後期市場走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大豆補貼標準總體上比去年的目標價格補貼額要高,基本能夠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後期價格繼續下跌,今年種大豆的收益可能低於去年。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食品加工潛力大,營養價值高,是做豆腐的適合材質,請媒體朋友們多多宣傳,樹立國產大豆優質形象,引導擴大國產大豆消費,保護豆農利益。

2017-10-17 10:14:44

今年6月份以來雞蛋價格連續四個月持續上漲,市場普遍認為出現了雞蛋價格供大於求轉為供不應求的局面,請問四季度雞蛋價格走勢會如何,是否還會繼續大幅上漲?謝謝。

2017-10-17 10:16:17

雞蛋可以說是今年市場關注程度最高的品種,上半年持續下跌、下半年持續上漲,漲跌幅度都比較大。據我部監測,今年5月份雞蛋價格跌至十年來新低,到了每公斤4.98元,同比下降67.7%,5月份之後快速反彈至9月份的每公斤9.15元,4個月累計上漲83.9%。我們分析,6月份以來蛋價快速、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蛋價持續低迷與環保禁限養區擴大疊加,蛋雞的產能大幅調減,9月份產蛋雞存欄同比下降9.1%,雞蛋供給出現了明顯的階段性偏緊。從供需基本面看,前期因持續虧損而退出蛋雞養殖的普遍為中小戶,規模養殖企業仍然保持較為充足的蛋雞存欄,加之三季度蛋價大幅上漲刺激了養殖戶積極補欄,後期部分青年雞將轉欄進入產蛋期,市場供給偏緊的局面將會逐步改善,價格保持相對高位。預計四季度隨著國慶、中秋等節日過去之後,消費需求減弱,蛋價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所以要提醒廣大養殖戶理性補欄,主動防範市場風險。

2017-10-17 10:17:48

豬肉市場一直受到各方社會的高度關注,請問今年前三季度豬肉市場的形勢如何,後期走勢會怎樣?謝謝。

2017-10-17 10:19:32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呈持續下跌態勢,從8月份開始才出現止跌回升,價格總體水準明顯低於上年。據農業部監測,今年1-9月豬肉集貿市場均價每公斤26.0元,同比跌12.6%;生豬每公斤15.6元,同比跌18.5%;仔豬每公斤39.0元,同比跌12.7%。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給有所恢復,2017年1-8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為14065萬頭,同比增6.7%。從後期走勢看,9月份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5%,生豬產能仍處於相對低位,同時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南等生豬主產省大批養殖場面臨拆遷和關閉,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目前豬糧比價穩定在8:1之上,生豬養殖盈利水準較好,有利於刺激養殖戶補欄,再加上生豬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明年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豬價預期穩中略降,整體波動幅度不大。

2017-10-17 10:20:30

我們注意到7月份以來禽肉的價格持續上漲,漲幅比較大,想請問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漲幅趨勢?能不能給我們預測一下四季度的禽肉價格會是什麼樣的走勢?謝謝。

2017-10-17 10:21:17

今年以來,禽肉價格的走勢和雞蛋類似,也是上半年跌、下半年漲。據我部監測,6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價分別為每公斤15.8元和16.7元,分別比1月份跌15.9%和11.8%,從7月份開始,禽肉價格連續3個月回升,9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價格比6月份累計上漲13.3%和10.3%。禽肉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價格低迷時間較長,產業主動調減產能明顯,8月份肉雞出欄同比下降了18.5%;二是季節性消費恢復增長。從前三季度的形勢看,禽肉價格總體仍明顯低於上年水準,1-9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平均價格分別為17.0元和17.6元,同比分別跌10.1%和7.7%。預計四季度在生產供給趨緊的情況下,禽肉價格將總體呈小幅上漲走勢,不同品種間會有所分化,黃羽肉雞由於產能調減的力度較大,價格上漲幅度可能快于白羽肉雞。由於肉雞產能恢復週期相對較短,且禽肉消費需求總體平穩,禽肉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建議養殖戶謹慎補欄。

2017-10-17 10:23:24

唐司長您好,今年菜價先跌後漲,波動頻繁,請問唐司長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的走勢如何?謝謝。

2017-10-17 10:27:26

今年春節以後蔬菜價格持續下跌,3月份同比跌幅高達30.6%,7月份開始季節性反彈,8月份繼續大幅上漲,9月份28種蔬菜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公斤3.72元,同比跌5.6%。雖然今年菜價波動幅度相對較大,但總體符合常年季節性規律。從前三季度情況看,由於上半年跌幅較大,蔬菜價格平均水準仍比去年同期低10.3%,也就是說,菜農的收益比去年還是有所下降的。從這兩天國家統計局公佈的CPI來看,菜價也是不高的。

今年菜價低,一方面是種植面積增加。2016年多種蔬菜價格創歷史新高,引起去冬今春蔬菜種植面積普遍擴大。另一方面是單產水準提高。今年春季全國大部農區氣溫偏高,光照正常,墒情適宜,多數蔬菜品種的單產水準都明顯提高。據監測,一季度580個蔬菜重點縣蔬菜產量累計同比增加20.2%。從後期走勢看,8月底580個蔬菜重點縣在田蔬菜面積同比持平,秋菜生產基本穩定,市場供應充足,如果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蔬菜價格將小幅波動、先降後漲。請廣大菜農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市場行情,有效防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

2017-10-17 10:28:50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7-10-17 10:31:22

激發農村雙創活力,農業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定於2017年11月9-12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共同舉辦首屆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技術和新農民創業創新博覽會,這是黨的十九大以後,農業部會同有關方面謀劃舉辦的一場重大活動,歡迎社會主體積極參加,也歡迎各位媒體朋友關注和報導。

下面,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7-10-17 10:10:14

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7-10-17 10:10:30

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是改革的第二年,現在東北地區的新玉米即將大量上市,我想請問現在的市場行情如何,有沒有“賣糧難”的風險?謝謝。

2017-10-17 10:10:45

謝謝。大家知道,今年是國家繼續在東北地區深化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這樣的機制。從目前的情況看,保障新玉米購銷市場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較多。首先,去年的改革成果很豐碩,效果很好,今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市場各方都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各部門和地方都積累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有利於改革的順利推進。其次,我國玉米結構調整繼續加快步伐,預計籽粒玉米調減約2000萬畝,玉米產量將繼續減少。第三,去年以來玉米深加工和飼料企業加快向東北地區轉移,產能陸續形成,規模化畜禽養殖也加快在東北地區佈局,有利於玉米就地轉化。第四,2016年產的玉米收購結束以後,國儲玉米拍賣成交率高,市場交易活躍,價格穩中有漲,市場主體對新玉米購銷形勢較為樂觀。綜合這些有利因素,預計今年東北地區玉米購銷開局良好,開稱價有望高於上年,同時也要看到玉米庫存依然處於高位,下游需求尚未根本好轉,市場供求的總體寬鬆的格局沒有改變。東北糧食外運的壓力依然較大,部分偏遠地區依然存在“賣糧難”的風險。

針對今年東北秋糧收購的複雜形勢,全期國家糧食局農業部等六部門已聯合下發《關於切實做好2017年東北地區玉米和大豆收購工作的通知》,對各項重點工作做了部署,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做好玉米市場監測和形勢的研判,及時發佈相關資訊,並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落實,切實防止出現大範圍的“賣糧難”。在此,也提醒廣大玉米種植戶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儲好糧,賣好糧,特別是水分高的玉米要擇機早日銷售,避免因黴糧壞糧導致收入受損。謝謝。

2017-10-17 10:11:31

東北大豆正在陸續上市,由於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較多,老百姓也很關心新豆上市以後的價格走勢,想請唐司長就老百姓擔心的問題談談您的看法。謝謝。

2017-10-17 10:13:35

大豆是東北地區調減玉米後改種的主要品種之一,大豆種植效益好不好直接影響到種植結構調整優化的可持續性。據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資訊分析預警團隊調度,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國產大豆恢復性增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利於緩解我國大豆產不足需的局面,但產量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帶來市場價格的下行壓力。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繼續高位增長,1-8月累計進口大豆6333.68萬噸,同比增17.3%,預計全年進口量可能突破9000萬噸,是國內產量的近六倍,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據我部監測,目前東北地區新季大豆低開低走,開秤價淨糧為每斤1.9元左右,上市初期價格低於上年同期且跌速較快,後期市場走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大豆補貼標準總體上比去年的目標價格補貼額要高,基本能夠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後期價格繼續下跌,今年種大豆的收益可能低於去年。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食品加工潛力大,營養價值高,是做豆腐的適合材質,請媒體朋友們多多宣傳,樹立國產大豆優質形象,引導擴大國產大豆消費,保護豆農利益。

2017-10-17 10:14:44

今年6月份以來雞蛋價格連續四個月持續上漲,市場普遍認為出現了雞蛋價格供大於求轉為供不應求的局面,請問四季度雞蛋價格走勢會如何,是否還會繼續大幅上漲?謝謝。

2017-10-17 10:16:17

雞蛋可以說是今年市場關注程度最高的品種,上半年持續下跌、下半年持續上漲,漲跌幅度都比較大。據我部監測,今年5月份雞蛋價格跌至十年來新低,到了每公斤4.98元,同比下降67.7%,5月份之後快速反彈至9月份的每公斤9.15元,4個月累計上漲83.9%。我們分析,6月份以來蛋價快速、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蛋價持續低迷與環保禁限養區擴大疊加,蛋雞的產能大幅調減,9月份產蛋雞存欄同比下降9.1%,雞蛋供給出現了明顯的階段性偏緊。從供需基本面看,前期因持續虧損而退出蛋雞養殖的普遍為中小戶,規模養殖企業仍然保持較為充足的蛋雞存欄,加之三季度蛋價大幅上漲刺激了養殖戶積極補欄,後期部分青年雞將轉欄進入產蛋期,市場供給偏緊的局面將會逐步改善,價格保持相對高位。預計四季度隨著國慶、中秋等節日過去之後,消費需求減弱,蛋價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所以要提醒廣大養殖戶理性補欄,主動防範市場風險。

2017-10-17 10:17:48

豬肉市場一直受到各方社會的高度關注,請問今年前三季度豬肉市場的形勢如何,後期走勢會怎樣?謝謝。

2017-10-17 10:19:32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呈持續下跌態勢,從8月份開始才出現止跌回升,價格總體水準明顯低於上年。據農業部監測,今年1-9月豬肉集貿市場均價每公斤26.0元,同比跌12.6%;生豬每公斤15.6元,同比跌18.5%;仔豬每公斤39.0元,同比跌12.7%。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給有所恢復,2017年1-8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為14065萬頭,同比增6.7%。從後期走勢看,9月份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5%,生豬產能仍處於相對低位,同時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南等生豬主產省大批養殖場面臨拆遷和關閉,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目前豬糧比價穩定在8:1之上,生豬養殖盈利水準較好,有利於刺激養殖戶補欄,再加上生豬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明年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豬價預期穩中略降,整體波動幅度不大。

2017-10-17 10:20:30

我們注意到7月份以來禽肉的價格持續上漲,漲幅比較大,想請問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漲幅趨勢?能不能給我們預測一下四季度的禽肉價格會是什麼樣的走勢?謝謝。

2017-10-17 10:21:17

今年以來,禽肉價格的走勢和雞蛋類似,也是上半年跌、下半年漲。據我部監測,6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價分別為每公斤15.8元和16.7元,分別比1月份跌15.9%和11.8%,從7月份開始,禽肉價格連續3個月回升,9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價格比6月份累計上漲13.3%和10.3%。禽肉價格持續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價格低迷時間較長,產業主動調減產能明顯,8月份肉雞出欄同比下降了18.5%;二是季節性消費恢復增長。從前三季度的形勢看,禽肉價格總體仍明顯低於上年水準,1-9月份活雞和白條雞集市平均價格分別為17.0元和17.6元,同比分別跌10.1%和7.7%。預計四季度在生產供給趨緊的情況下,禽肉價格將總體呈小幅上漲走勢,不同品種間會有所分化,黃羽肉雞由於產能調減的力度較大,價格上漲幅度可能快于白羽肉雞。由於肉雞產能恢復週期相對較短,且禽肉消費需求總體平穩,禽肉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建議養殖戶謹慎補欄。

2017-10-17 10:23:24

唐司長您好,今年菜價先跌後漲,波動頻繁,請問唐司長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的走勢如何?謝謝。

2017-10-17 10:27:26

今年春節以後蔬菜價格持續下跌,3月份同比跌幅高達30.6%,7月份開始季節性反彈,8月份繼續大幅上漲,9月份28種蔬菜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公斤3.72元,同比跌5.6%。雖然今年菜價波動幅度相對較大,但總體符合常年季節性規律。從前三季度情況看,由於上半年跌幅較大,蔬菜價格平均水準仍比去年同期低10.3%,也就是說,菜農的收益比去年還是有所下降的。從這兩天國家統計局公佈的CPI來看,菜價也是不高的。

今年菜價低,一方面是種植面積增加。2016年多種蔬菜價格創歷史新高,引起去冬今春蔬菜種植面積普遍擴大。另一方面是單產水準提高。今年春季全國大部農區氣溫偏高,光照正常,墒情適宜,多數蔬菜品種的單產水準都明顯提高。據監測,一季度580個蔬菜重點縣蔬菜產量累計同比增加20.2%。從後期走勢看,8月底580個蔬菜重點縣在田蔬菜面積同比持平,秋菜生產基本穩定,市場供應充足,如果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蔬菜價格將小幅波動、先降後漲。請廣大菜農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市場行情,有效防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

2017-10-17 10:28:50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7-10-17 1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