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西第二大城市,人口396萬,是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

看了標題,或許在廣西的朋友都能直接的猜出來,今天我們要講的城市就叫做柳州。或許細心觀察過地圖的朋友就知道,柳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總面積18617平方公里。

那麼,為什麼說它是廣西第二大城市呢?這個結果主要是結合全省各市區近兩年經濟總量以及城市活力來的,當然,是不是第二其實也沒那麼重要,其實歷來這個第二多有爭議,呼聲較高的還有桂林、欽州、北海等。這裡的資料也僅作參考,不喜勿噴,歡迎各抒己見。

柳州,簡稱柳,又稱壺城、龍城,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西南地區工業重鎮、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也是全國唯一擁有一汽、東風、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企業的城市;也是中國內陸走向東盟的重要通道城市和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樞紐城市、中國內陸與東盟雙向往來的產品加工貿易基地和物流中轉基地;“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的重要節點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和核心城市。

柳州工業經濟總量在廣西的占比居全區各市之首,約占廣西總工業的1/4,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稱,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鐵路中樞及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已形成集水陸空於一體的立體化現代交通網絡。

柳州雖為廣西最大的生態工業城市,但卻有著山清水秀地乾淨的讚譽。

市區青山環繞,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譽;水抱城流, 描繪出“百里柳江,百里畫廊”的景色。以柳州為圓心的250公里半徑範圍內,集中了廣西80%的4A級以上的旅遊風景區,與毗鄰的桂林市,共同構成享譽世界的大桂林旅遊風景區。“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譽為“中華石都”。

柳州是壯族歌仙劉三姐傳歌聖地,傳說劉三姐在魚峰山唱歌感動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魚峰山腳下繚繞。

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柳州在2016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七,在2016中國最乾淨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五。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在柳州舉行。

柳州是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祥地。古人類文化遺址有白蓮洞遺址(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30000─7000年)、大龍潭鯉魚嘴遺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7000年)、蠻王城遺址(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以及柳江兩岸臺地、藍家村臺地、九頭山、甘前岩等古人類文化遺址。

柳州市區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間,東、西、北三面環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徵。由於柳江穿流市區及氣候、岩性、構造的影響,形成河流階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柳江自北向南繞呈半島形的柳北半島,又向北,向東北又繞行向西南,最後向東南流出,故柳北半島素有“世界第一盆景”的美譽。山峰點綴於城市之間,著名的有魚峰山,馬鞍山,鵝山,箭盤山,文筆峰,雀兒山等。城南有都樂岩,為喀斯特地貌溶洞典型。

柳州市土地總面積186.86萬公頃,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7.89%(其中市城區6.58萬公頃)。市內土壤大多數厚度適中,質地較好,適合開墾耕作,但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肥力較低。耕作型土壤大致可分為水稻土、紅壤、石灰土和沖積土4種類型。

柳州城區並柳江、柳城兩縣已發現礦產12種,多為非金屬礦,其中已探明儲量8種,有大中小礦床26處,以水泥、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和白雲礦分佈較廣。兩縣還發現大理石礦。融安、融水、三江和鹿寨四縣的礦藏主要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分散放射性元素、煤、冶金輔助非金屬、化工原料非金屬、建築材料非金屬共7類。

柳州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柳州位於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湖南省、雲南省五地區中心,主要有湘桂鐵路、黔桂鐵路、焦柳鐵路,鐵路交通便利。規劃鐵路有柳肇鐵路、柳韶鐵路。

柳州號稱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是廣西有名的工業城市。柳州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鋼材、家電、機電產品、建材、農副產品、服裝、日用消費品等批發市場,商業網點服務功能完善,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物流業快速發展。

柳州是廣西擁有第二多國家級A級景區的城市,旅遊人口和收入列廣西第三位,是區內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有著廣西唯一兩個國家級重點公園——柳侯公園和龍潭公園。市內有著眾多優質旅遊資源:百里柳江(北岸河堤,江濱公園,蟠龍山公園,人工瀑布群,音樂噴泉,東堤春曉,西來寺等景區一道組成的), 立魚峰景區,柳州博物館,工業博物館,軍事博物館,柳州奇石館,雀兒山景區,鵝山公園,三門江森林公園,都樂岩風景區,柳州水上運動中心,河西花卉公園,馬鹿山公園,箭盤山公園等。三江侗族自治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及融安縣是柳州市重點旅遊縣,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家A級以上眾多景區,如: 石門仙湖景區,貝江景區,大侗寨景區,程陽風雨橋,馬胖鼓樓,丹洲古鎮,中渡古鎮,香橋岩等旅遊資源。

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在柳州舉行。

柳州是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祥地。古人類文化遺址有白蓮洞遺址(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30000─7000年)、大龍潭鯉魚嘴遺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7000年)、蠻王城遺址(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以及柳江兩岸臺地、藍家村臺地、九頭山、甘前岩等古人類文化遺址。

柳州市區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間,東、西、北三面環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徵。由於柳江穿流市區及氣候、岩性、構造的影響,形成河流階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柳江自北向南繞呈半島形的柳北半島,又向北,向東北又繞行向西南,最後向東南流出,故柳北半島素有“世界第一盆景”的美譽。山峰點綴於城市之間,著名的有魚峰山,馬鞍山,鵝山,箭盤山,文筆峰,雀兒山等。城南有都樂岩,為喀斯特地貌溶洞典型。

柳州市土地總面積186.86萬公頃,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7.89%(其中市城區6.58萬公頃)。市內土壤大多數厚度適中,質地較好,適合開墾耕作,但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肥力較低。耕作型土壤大致可分為水稻土、紅壤、石灰土和沖積土4種類型。

柳州城區並柳江、柳城兩縣已發現礦產12種,多為非金屬礦,其中已探明儲量8種,有大中小礦床26處,以水泥、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和白雲礦分佈較廣。兩縣還發現大理石礦。融安、融水、三江和鹿寨四縣的礦藏主要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分散放射性元素、煤、冶金輔助非金屬、化工原料非金屬、建築材料非金屬共7類。

柳州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柳州位於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湖南省、雲南省五地區中心,主要有湘桂鐵路、黔桂鐵路、焦柳鐵路,鐵路交通便利。規劃鐵路有柳肇鐵路、柳韶鐵路。

柳州號稱中國西部的工業重鎮,是廣西有名的工業城市。柳州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鋼材、家電、機電產品、建材、農副產品、服裝、日用消費品等批發市場,商業網點服務功能完善,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物流業快速發展。

柳州是廣西擁有第二多國家級A級景區的城市,旅遊人口和收入列廣西第三位,是區內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有著廣西唯一兩個國家級重點公園——柳侯公園和龍潭公園。市內有著眾多優質旅遊資源:百里柳江(北岸河堤,江濱公園,蟠龍山公園,人工瀑布群,音樂噴泉,東堤春曉,西來寺等景區一道組成的), 立魚峰景區,柳州博物館,工業博物館,軍事博物館,柳州奇石館,雀兒山景區,鵝山公園,三門江森林公園,都樂岩風景區,柳州水上運動中心,河西花卉公園,馬鹿山公園,箭盤山公園等。三江侗族自治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及融安縣是柳州市重點旅遊縣,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家A級以上眾多景區,如: 石門仙湖景區,貝江景區,大侗寨景區,程陽風雨橋,馬胖鼓樓,丹洲古鎮,中渡古鎮,香橋岩等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