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花了半年和一萬六千種了一顆牙,現在想把自己的血淚史講給你

01

當我在媽媽群裡,吐槽因為做了兩個牙冠後,又種了一顆牙,

我就要過上吃土的日子時。大家問了價格後紛紛驚呼太貴了,是啊,兩顆根管治療牙冠一萬多元,種一顆牙一萬六千元,來來回回往醫院跑的次數多了,肉疼的感覺也被慢慢磨平了似的。只是回想刷卡的價格,依然無比的心疼。

只有到了現在這個程度,才真的懂得,失去自己的真牙是一件多麼讓人難受的事情。花了錢花了時間,可是依然沒法和自己的真牙相比。

我的牙齒損傷,淪落到今天的地步,還真的是青春期裡逞強,體育課上從雙杠上摔下來的後果。如果可以,我不會再在青春裡摔跤,更不會輕易的任性,以至於遺憾和自己的牙齒早早告別。

要知道,有些看起來很硬、很結實的東西,我們往往都會忽略去保護它。我們總覺得牙齒和骨頭一樣堅硬,可是堅硬的東西往往也是脆弱的。在我們的肉身老去之前,牙齒往往會以讓我們措手不及的方式更早的離開我們。

因為自己牙齒不好,我對硬物總是很小心。而L先生覺得自己牙齒好,總是用牙幫我咬核桃,結果現在倒好,他的一顆牙都要爛到牙根了。

牙齒看起來很堅固,但是依然經不住過量的磨損和過度消耗,他總說去看牙,可到現在都忙得沒空。

我已經隱隱預見,他的牙不會有多好的結果了。

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都是真正失去後,才懂得可貴。

而生活中大多數人,

都如同L先生,對牙齒這件事情,往往也是在出了問題後,才會真正開始重視。

02

根管治療以及戴牙冠,這個治療方法現在比較普通。我就不細講過程了,只是特別強調,做了根管治療後,請一定要戴牙冠,千萬別覺得貴,就給自己口裡埋下定時炸彈。

現在即使很專業的口腔醫院,因為分科太細,會有這種只是完成自己環節的,對其他的環節並沒有強調與告知的情況。

比如牙體牙髓治療與戴冠就屬於兩個獨立的診室,所以千萬別覺得醫生說:“戴冠更好、不戴也行”這樣的話是為你省錢,為你好。

我一定要強調一下:只要做了根管治療的牙,這種牙髓死亡的情況下,一!定!要!戴!牙!冠!

我就是吃過這個虧,最初花了好幾千做的根管治療,醫生告訴我,這個上排牙的位置不是大牙,基本上受力很少,做了根管治療後,只要小心點,不用戴冠也可以。

結果也就幾年光景,我做過根管治療的牙就從中間劈裂斷開,幸好及時就醫,保住了牙根,重新根管治療後,戴上了牙冠,這次選擇的是一種德國產的烤瓷牙冠。牙冠的材料很光滑,與真牙的匹配度沒有違和感,真的還不錯。

至於有顆需要做種植牙,其實也是個很悲傷的故事。

本來就是青春期裡莽撞,自己弄傷了牙。後來讀大學時完全不懂,因牙齒的舊傷再次痛,去了一家普通的診所,結果遇見了庸醫。那個醫生在沒有給我拍牙片的情況下,就建議我拔牙根,於是,我的牙根就被輕易拔掉了。他說拔牙的傷口長好可以安裝種植牙,給我說了種植牙的各種好處。我那時問了價格,他說一萬左右。

我對那時候的自己還是太有信心了點,總覺得工作後,花一萬治療牙齒是一件不難的事。

真的工作後發現,因為收入的有限和支出的無限,拿一萬多去種牙還是很難,加之那時種植牙技術也沒有現在這麼成熟,被醫生描繪的過程更是嚇著自己,我就直接當了逃兵。讓那個牙空缺了幾年在口中。

半年前,我那顆突然劈開的牙需要重新做根管、戴牙冠時,我看了很多牙齒的醫學科普書籍後,才越來越感受到失去牙的這種揪心,終於下定決定,趁著這次看牙,一起把那顆缺齒通過種植技術“再生”。

那天中午和同事們一起吃飯,我同事對我說,她覺得現在給我種牙的醫生很不錯,她也去了,還和醫生說:“我也要種一顆,材料什麼的,妮妮用的啥,就給我用啥。”(我都成活廣告了)

另一個大姐級的同事也在強調找個高水準醫生的重要性,還給我們講了她年輕時的一件往事,說她一個熟人是“庸醫”。那個醫生現在退休了,還有小診所每天車接車送的聘請,一個月還輕鬆入萬。

她說,年輕的時候吃大白兔奶糖,直接粘掉了牙冠,讓這個熟人治療,結果她這個熟人牙醫居然連牙冠的正反面都不知道,最後還是她自己觀察了一下,看清了正反,告訴了這個熟人,然後用膠粘上。把我笑得飯都要噴了。(也可能那個時代,技術和材料還不太過關,牙冠都能說掉就掉。)

所以正式就醫前,請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諮詢,甚至別怕麻煩,多比較一下。口腔醫生本人的受教育經歷完整、從業的環境還是很重要。就是一個醫院的醫生,水準也是有高有低。我基本上會通過網上資訊瞭解,再通過醫院內部的醫生、護士打聽,為自己尋找最適合的好醫生做足功課。

03

特別提醒大家,當你去看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正常且正確的治療方案順序,即使是目前最好治療方案的種植牙技術,依舊只是假牙。

所以負責任的好醫生,一般都是全力留住你本身的牙,能保牙髓的時候一定不會做根管,做根管治療時,基本就是保牙根了。千萬不要在還有牙根時,輕易選擇拔牙。只要有牙根在,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就很多。

一旦拔牙,目前只有三種方式可以解決,第一種是單顆的活動假牙,一般幾百元。這種牙為了支撐受力,往往上面會有一顆金屬板子在口腔內,並且因為價格低廉,幾年就可能需要換一次,並且有塊金屬在嘴巴裡,我個人心裡覺得會有點異物感。尤其是每天還要取下來刷,那時你就能親自體會什麼叫“老王清晨刷牙時,為什麼一邊刷牙一邊還能吹口哨”的真實場景。

第二種是搭橋做烤瓷牙,這種一般幾千元,看起來和真牙無差別,並且是固定在口腔內,和真牙並存的方式一樣清潔。缺點是這種搭橋需要“橋墩”,為了給它有穩固的受力,它左右兩邊的本來好好的牙齒需要磨小,這種對自己來說,好牙的破壞代價太大。

第三種就是我這次選擇的種植牙。種植,望文生義也能看出是和農業相關,這個不奇怪,畢竟我們是農業大國。種植在土地裡可以開花結果,在口中就是牙根那個位置的骨頭裡,切開放入種植體後縫合,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牆上打一個膨脹螺栓。

整個過程是蒙著眼睛操作的,多半是為了減少患者的恐懼。我只感到一陣空曠山洞裡敲得叮鈴啷當,那種感覺是什麼?真有點重建家園的味道。把骨頭與種植體之間還做了一個小手術,防止口腔和鼻腔連通,可是我也沒什麼太多的感覺。

話說種植體也和牙周圍的環境有關,就像種花時需要根據不同的土壤來選擇更適合的品牌,把一個金屬體深深敲打,讓它成為一個金屬牙根。等待生長穩定的過程裡,就像是種了一棵樹,要等緊密相連,地基夯實牢靠後,才會繼續做牙冠,總體上來說,這種金屬鈦做成的種植體算是受力最好的一種材料,一般都是進口材料,我沒選最貴的瑞士產的那種,選的第二貴的美國的一種種植體,加上種植牙算是一個小手術,費用比較高。

今年兩會的時候,四川華西口腔醫院的人大代表,也說了目前高昂的口腔治療費用的確是來自進口材料的比重過大,臨床效果上,患者更願意選擇更成熟的進口材料,國產的醫療用品,更多則是附加值低的醫療用品。

給我做種植牙的汪醫生很有意思,他真是那種做高水準口腔手術,成功了會有成就感的醫生。

我試著問他:“半年以來,整個過程我都很輕鬆,看到我現在就要最後一步戴牙冠了,給我成功治療了,您有沒有成就感?”

他搖搖頭,直接告訴我:“沒有,你這個沒有任何複雜的情況。”

他告訴我,真正困難的手術,是那些口腔內多種併發症並導致癌變的手術,有些需要從腿上取一塊骨頭,然後植入口腔,再來整體覆蓋種植,那種做完了,成功了真的有點成就感。

我問他:“口腔癌患者來種牙,是不是需要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接受治療?”

汪醫生反問我的話,值得深思。“我們為什麼要讓病人有那麼強大的意志力?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像劉胡蘭一樣勇敢,才能接受治療?我們存在就是要為病人減輕痛苦,不用那麼勇敢也能治療,這才是我們醫生要做的事。”

我秒懂了好醫生的價值觀。

04

人往往是牙齒不好後,才會懂得清潔的。但其實,好好刷牙這個簡單的道理,只有變成常態化,我們才可能從源頭上保護好牙齒。

我現在就很重視牙齒的清潔,除了經常吃芹菜等粗纖維蔬菜外,一天至少要刷兩次牙,更多時候是三次。(其實有條件的話,建議大家中午可以刷一下牙,清理一下食物殘渣真的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我平時比較喜歡用液體牙膏、軟毛小頭牙刷和專用的智齒牙刷。牙刷選擇軟毛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牙齦出血,同時能讓牙齒的每一顆、每一面更乾淨。使用液體牙膏,可以在刷智齒的時候,更容易被清洗乾淨而不易殘留。

另外我還會定期使用沖牙器,自從用了沖牙器後,我都極少使用牙線了。沖牙器雖然比牙線貴,但是從使用壽命和頻次來計算,長期來看它的成本是很低的。使用沖牙器的感覺,很像一把高壓水槍在沖洗地上的污垢,強力清洗齒縫裡的各種殘渣,能有效預防牙結石,砰砰的聲音,真的清理的很乾淨,強烈推薦大家使用。

我特別建議大家,不管是平時的日常保健還是已經到了需要看牙就醫的程度,大家都要選購一些牙齒保健類的書籍,自己先學習一下。牙齒這絕對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的基礎知識,即使你牙好,但是你的家人、孩子並不一定牙好,花點時間學習一下這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對自己和家人來說,太有必要了。

我在看過市面上主流的這類書籍後,發現看到活躍在知乎上的郝大夫,平時就總是特別認真的回答知乎網友的提問,後來經過問詢、瞭解,慢慢熟知。

他本人就是一名年輕的牙科醫生,畢業于川大華西醫學院口腔專業,後來就讀北大醫學院,現在在北京某醫院工作。他本人也是一名有特點的醫生,擅長領域是佩戴口腔調節牙套類型的治療方式治療打呼嚕,還特別擅長給愛美的女性正畸。

前段時間,他還在知乎上出了一本電子書,大概不到人民幣4元,我在亞馬遜買了他這本《一口好牙》。這真是一本從預防開始為大家手把手的介紹生活中該怎麼樣愛護自己的牙齒的科普讀物,語言特別的通俗易懂。

我大概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完了這本書,它印證了很多我對護齒以及清潔及正畸方面的理解。(因為我兒子一直在正畸,我身邊也有美媽在陪兒子正畸的過程中,自己走上正畸之路)在這裡,我要給郝大夫點個贊。

除了牙齒治療方面的問題,如果你還想瞭解該怎麼在孕期治療牙齒,為什麼成人正畸什麼時候都不晚?愛牙從娃娃抓起具體該怎麼做?哪些情況下需要立刻到醫院就醫?為什麼智牙發炎刷牙比吃消炎藥靠譜?口腔潰瘍是怎麼回事?枕邊人打呼嚕有什麼辦法?想美白牙齒到底該怎樣等等,這些與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問題在這本書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我強烈建議大家在進行牙齒治療前,一定要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這本電子書閱讀難度很低,最多花個幾小時,建議有機會大家認真看一下,會讓自己在以後的治療中少走很多彎路。

真的沒有醫生可以在治療現場能特別詳細的回答你的每個問題,後面排隊等待的患者瞪著眼睛看你這麼囉嗦,其實是很嚇人的,這些知識一定在平時自己就做好初步瞭解,到了醫院,只需要問最重要的問題即可。

最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郝大夫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醫生,他特別強調了預防在前,傳遞了很多關於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的價值觀,這樣也許口腔醫院會少很多病人,但這也是真正的好醫生願意看到的樣子。

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口好牙,別在失去自己牙齒時,才會像我現在這樣的失落。

今天囉囉嗦嗦的把這些血肉史講給你們,就是希望你們在閱讀後,真正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願我們不再把自己的真牙,通過不斷花錢和花時間,慢慢變成口中的各種金屬體的假牙。

從現在起,好好刷牙、好好愛牙,擁有一口好牙,絕對不該是失去好牙後,一個遙遠的夢想。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結果遇見了庸醫。那個醫生在沒有給我拍牙片的情況下,就建議我拔牙根,於是,我的牙根就被輕易拔掉了。他說拔牙的傷口長好可以安裝種植牙,給我說了種植牙的各種好處。我那時問了價格,他說一萬左右。

我對那時候的自己還是太有信心了點,總覺得工作後,花一萬治療牙齒是一件不難的事。

真的工作後發現,因為收入的有限和支出的無限,拿一萬多去種牙還是很難,加之那時種植牙技術也沒有現在這麼成熟,被醫生描繪的過程更是嚇著自己,我就直接當了逃兵。讓那個牙空缺了幾年在口中。

半年前,我那顆突然劈開的牙需要重新做根管、戴牙冠時,我看了很多牙齒的醫學科普書籍後,才越來越感受到失去牙的這種揪心,終於下定決定,趁著這次看牙,一起把那顆缺齒通過種植技術“再生”。

那天中午和同事們一起吃飯,我同事對我說,她覺得現在給我種牙的醫生很不錯,她也去了,還和醫生說:“我也要種一顆,材料什麼的,妮妮用的啥,就給我用啥。”(我都成活廣告了)

另一個大姐級的同事也在強調找個高水準醫生的重要性,還給我們講了她年輕時的一件往事,說她一個熟人是“庸醫”。那個醫生現在退休了,還有小診所每天車接車送的聘請,一個月還輕鬆入萬。

她說,年輕的時候吃大白兔奶糖,直接粘掉了牙冠,讓這個熟人治療,結果她這個熟人牙醫居然連牙冠的正反面都不知道,最後還是她自己觀察了一下,看清了正反,告訴了這個熟人,然後用膠粘上。把我笑得飯都要噴了。(也可能那個時代,技術和材料還不太過關,牙冠都能說掉就掉。)

所以正式就醫前,請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諮詢,甚至別怕麻煩,多比較一下。口腔醫生本人的受教育經歷完整、從業的環境還是很重要。就是一個醫院的醫生,水準也是有高有低。我基本上會通過網上資訊瞭解,再通過醫院內部的醫生、護士打聽,為自己尋找最適合的好醫生做足功課。

03

特別提醒大家,當你去看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正常且正確的治療方案順序,即使是目前最好治療方案的種植牙技術,依舊只是假牙。

所以負責任的好醫生,一般都是全力留住你本身的牙,能保牙髓的時候一定不會做根管,做根管治療時,基本就是保牙根了。千萬不要在還有牙根時,輕易選擇拔牙。只要有牙根在,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就很多。

一旦拔牙,目前只有三種方式可以解決,第一種是單顆的活動假牙,一般幾百元。這種牙為了支撐受力,往往上面會有一顆金屬板子在口腔內,並且因為價格低廉,幾年就可能需要換一次,並且有塊金屬在嘴巴裡,我個人心裡覺得會有點異物感。尤其是每天還要取下來刷,那時你就能親自體會什麼叫“老王清晨刷牙時,為什麼一邊刷牙一邊還能吹口哨”的真實場景。

第二種是搭橋做烤瓷牙,這種一般幾千元,看起來和真牙無差別,並且是固定在口腔內,和真牙並存的方式一樣清潔。缺點是這種搭橋需要“橋墩”,為了給它有穩固的受力,它左右兩邊的本來好好的牙齒需要磨小,這種對自己來說,好牙的破壞代價太大。

第三種就是我這次選擇的種植牙。種植,望文生義也能看出是和農業相關,這個不奇怪,畢竟我們是農業大國。種植在土地裡可以開花結果,在口中就是牙根那個位置的骨頭裡,切開放入種植體後縫合,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牆上打一個膨脹螺栓。

整個過程是蒙著眼睛操作的,多半是為了減少患者的恐懼。我只感到一陣空曠山洞裡敲得叮鈴啷當,那種感覺是什麼?真有點重建家園的味道。把骨頭與種植體之間還做了一個小手術,防止口腔和鼻腔連通,可是我也沒什麼太多的感覺。

話說種植體也和牙周圍的環境有關,就像種花時需要根據不同的土壤來選擇更適合的品牌,把一個金屬體深深敲打,讓它成為一個金屬牙根。等待生長穩定的過程裡,就像是種了一棵樹,要等緊密相連,地基夯實牢靠後,才會繼續做牙冠,總體上來說,這種金屬鈦做成的種植體算是受力最好的一種材料,一般都是進口材料,我沒選最貴的瑞士產的那種,選的第二貴的美國的一種種植體,加上種植牙算是一個小手術,費用比較高。

今年兩會的時候,四川華西口腔醫院的人大代表,也說了目前高昂的口腔治療費用的確是來自進口材料的比重過大,臨床效果上,患者更願意選擇更成熟的進口材料,國產的醫療用品,更多則是附加值低的醫療用品。

給我做種植牙的汪醫生很有意思,他真是那種做高水準口腔手術,成功了會有成就感的醫生。

我試著問他:“半年以來,整個過程我都很輕鬆,看到我現在就要最後一步戴牙冠了,給我成功治療了,您有沒有成就感?”

他搖搖頭,直接告訴我:“沒有,你這個沒有任何複雜的情況。”

他告訴我,真正困難的手術,是那些口腔內多種併發症並導致癌變的手術,有些需要從腿上取一塊骨頭,然後植入口腔,再來整體覆蓋種植,那種做完了,成功了真的有點成就感。

我問他:“口腔癌患者來種牙,是不是需要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接受治療?”

汪醫生反問我的話,值得深思。“我們為什麼要讓病人有那麼強大的意志力?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像劉胡蘭一樣勇敢,才能接受治療?我們存在就是要為病人減輕痛苦,不用那麼勇敢也能治療,這才是我們醫生要做的事。”

我秒懂了好醫生的價值觀。

04

人往往是牙齒不好後,才會懂得清潔的。但其實,好好刷牙這個簡單的道理,只有變成常態化,我們才可能從源頭上保護好牙齒。

我現在就很重視牙齒的清潔,除了經常吃芹菜等粗纖維蔬菜外,一天至少要刷兩次牙,更多時候是三次。(其實有條件的話,建議大家中午可以刷一下牙,清理一下食物殘渣真的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我平時比較喜歡用液體牙膏、軟毛小頭牙刷和專用的智齒牙刷。牙刷選擇軟毛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牙齦出血,同時能讓牙齒的每一顆、每一面更乾淨。使用液體牙膏,可以在刷智齒的時候,更容易被清洗乾淨而不易殘留。

另外我還會定期使用沖牙器,自從用了沖牙器後,我都極少使用牙線了。沖牙器雖然比牙線貴,但是從使用壽命和頻次來計算,長期來看它的成本是很低的。使用沖牙器的感覺,很像一把高壓水槍在沖洗地上的污垢,強力清洗齒縫裡的各種殘渣,能有效預防牙結石,砰砰的聲音,真的清理的很乾淨,強烈推薦大家使用。

我特別建議大家,不管是平時的日常保健還是已經到了需要看牙就醫的程度,大家都要選購一些牙齒保健類的書籍,自己先學習一下。牙齒這絕對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的基礎知識,即使你牙好,但是你的家人、孩子並不一定牙好,花點時間學習一下這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對自己和家人來說,太有必要了。

我在看過市面上主流的這類書籍後,發現看到活躍在知乎上的郝大夫,平時就總是特別認真的回答知乎網友的提問,後來經過問詢、瞭解,慢慢熟知。

他本人就是一名年輕的牙科醫生,畢業于川大華西醫學院口腔專業,後來就讀北大醫學院,現在在北京某醫院工作。他本人也是一名有特點的醫生,擅長領域是佩戴口腔調節牙套類型的治療方式治療打呼嚕,還特別擅長給愛美的女性正畸。

前段時間,他還在知乎上出了一本電子書,大概不到人民幣4元,我在亞馬遜買了他這本《一口好牙》。這真是一本從預防開始為大家手把手的介紹生活中該怎麼樣愛護自己的牙齒的科普讀物,語言特別的通俗易懂。

我大概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完了這本書,它印證了很多我對護齒以及清潔及正畸方面的理解。(因為我兒子一直在正畸,我身邊也有美媽在陪兒子正畸的過程中,自己走上正畸之路)在這裡,我要給郝大夫點個贊。

除了牙齒治療方面的問題,如果你還想瞭解該怎麼在孕期治療牙齒,為什麼成人正畸什麼時候都不晚?愛牙從娃娃抓起具體該怎麼做?哪些情況下需要立刻到醫院就醫?為什麼智牙發炎刷牙比吃消炎藥靠譜?口腔潰瘍是怎麼回事?枕邊人打呼嚕有什麼辦法?想美白牙齒到底該怎樣等等,這些與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問題在這本書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我強烈建議大家在進行牙齒治療前,一定要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這本電子書閱讀難度很低,最多花個幾小時,建議有機會大家認真看一下,會讓自己在以後的治療中少走很多彎路。

真的沒有醫生可以在治療現場能特別詳細的回答你的每個問題,後面排隊等待的患者瞪著眼睛看你這麼囉嗦,其實是很嚇人的,這些知識一定在平時自己就做好初步瞭解,到了醫院,只需要問最重要的問題即可。

最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郝大夫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醫生,他特別強調了預防在前,傳遞了很多關於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的價值觀,這樣也許口腔醫院會少很多病人,但這也是真正的好醫生願意看到的樣子。

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一口好牙,別在失去自己牙齒時,才會像我現在這樣的失落。

今天囉囉嗦嗦的把這些血肉史講給你們,就是希望你們在閱讀後,真正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願我們不再把自己的真牙,通過不斷花錢和花時間,慢慢變成口中的各種金屬體的假牙。

從現在起,好好刷牙、好好愛牙,擁有一口好牙,絕對不該是失去好牙後,一個遙遠的夢想。

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