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袁健松: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 共築中國夢

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航軸加工中心大班長袁健松“大夥身板都挺得筆直,

一個勁鼓掌,現場氣氛非常熱烈。”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回憶起參加大會時的場景,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航軸加工中心大班長袁健松做客紅網訪談間時,難掩激動之情,說到興奮處甚至眉飛色舞。

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報告中,袁健松清楚地記得,會場響起了70多次掌聲。

“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報告中這段令人心情澎湃的話,使得全場掌聲雷動,更讓這個46歲男兒難掩熱淚。“作為一個國防軍工人,我當時最大的感觸就是,給我鋼鐵材料,我將為國鑄利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讓袁健松倍感振奮的是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如何創新?袁健松有他的想法。

在他的組織帶領下,公司的精益管理已經細化到每個工藝流程,航軸中心的現場佈局、物流路線甚至是展板上的一表一格,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經過改造後的生產品質、生產效率明顯提升,產品的生產加工週期由126天縮短到76天,

而產品準時交付率從86%直升至96%。在創新過程中,袁健松坦言倍感業務、精力、資源更聚焦。

細數袁健松的人生歷程,從初出茅廬到一線匠人,從操作者到班組長,再從公司勞模到全國勞模、十九大代表,不難看出袁健松始終在改變。而在他看來,本職工作仍是做一名工匠,但要做好並非易事。

“我們要勇做時代的排頭軍、先鋒隊、主力軍,做製造強省、製造強國的創新者和弄潮兒。

”袁健松指出,要做具有創新性的、顛覆性的、時代性的新時代工匠,必須具備奮鬥精神,要以問題為導向,尋找差距,並找到方法努力學習,建立起一套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工作、管理、生產體系,並將新時代的新思維、新概念、新生活融入到產品中去。

在高智慧化工業時代,不僅需要高尖端的人才引領,還需要大批的“工匠型”建設者。如何傳承好工匠精神?袁健松建議在頂層設計上思考培育方針,

培養更多有智慧、有時代氣息的大國工匠,一起共築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