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借條上的3個字讓無數人吃虧,甚至錢都要不回來!

生活中,因借條中的一字之差,導致債主手中的“催命符”瞬間變成一紙空文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讓這種人間悲劇不再上演。

提醒大家:以下3個字如果出現在借條中,一定要引起警覺。

生活中,很多人都將“借條”與“欠條”混為一談,其實兩者在法律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假如兩者均沒有寫明具體的還款時間,

一旦債務人賴帳不還,那麼,借條的訴訟有效期長達20年之久,而欠條的訴訟有效期只有2年,一旦超過這一期限,債主就會喪失勝訴權,該借貸關係便不受法律保護。

提醒:當別人開口向你借錢時,一定要讓對方寫借條;假如對方執意要寫欠條,必須要在欠條內寫明具體的還款時間。

“今借”與“今借到”的區別

借條中“今借…”與“今借到…”只相差一個“到”字,就給了債務人賴帳的口實。假如借條中寫的是“今借某某10萬元”一些債務人便會以此大做文章,

在法庭上辯解稱,借條雖然是我寫的,但只是表達了借錢意願,本人並沒有真正收到錢!此時,假如債主拿不出其他的證據來反駁,往往就會吃“啞巴虧”。

提醒:借條書寫用詞一定要嚴謹、規範,才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此外,在將借款交給債務人時,最好採用銀行轉帳的方式,保留轉帳憑證,以備不時之需。

“還”,是“huan”還是“hai”

假如借條中出現“今還欠款10萬元”的字樣,可以理解為“今還(huan)欠款10萬元”,也可以理解為“今還(hai)欠款10萬元”,究竟是還(huan)還是還(hai)即使債主告到法院,連法官都難以判斷,最終往往以債主敗訴而告終。

提醒:借條書寫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上述因一字之差導致歧義的情況發生。比如,上述例子中,如果想表達已經還款的意思,可以寫成“今歸還欠款10萬元”;反之可寫成“今未還欠款10萬元”即可。

除此之外,

債主們還需注意借條中債務人的署名及身份證號碼一定要與身份證保持一致,避免對方寫小名或外號的情況發生;同時,一定要把雙方商定的利息寫進借條,避免到還款時債務人裝傻賴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