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明節,做清明粿的“青、蓬、棉絮頭”你真的認識嗎?

點擊“健康金華”關注我們哦

清明節,祭奠先人的同時,

家家戶戶還會做清明粿吃。有的地方做的清明粿是白色的,而有的地方做時往往加入一些野菜,綠綠的。

究竟這些野菜怎麼識別呢?具體有什麼功效呢?老百姓通常叫“青”、“蓬”、“ci en”、“棉絮頭”、“毛耳朵”等名字的植物究竟是什麼草呢?

今天,讓市中醫醫院主管藥師祝浩東給大家普及一下幾種可以做清明粿的野菜知識。

在保持傳統“棉絮頭、beng、青”等古怪名字的同時,希望各位能讓市民準確地瞭解大自然、瞭解野菜、瞭解某些草藥。

鼠麹草(青、棉絮頭)

金華地區可以做清明粿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最常見就是鼠麴(qu)草。

注意,中間那個字念(qu),不要教錯小朋友喔!

當然有些書上也叫“鼠麯草、鼠曲草”,我估計都是一樣的讀音。

語文老師們可以開動了,究竟是“麯or麴or曲”?

鼠麹草民間也叫棉絮頭、棉青、青、田棉茵、棉扭、毛耳朵、佛耳草、山鼠等。(其實鼠麹草不止一個種)

這種草的葉子全體像是有白色棉毛一樣的,4~5月份開花,花的顏色是金黃色或檸檬黃色,比較好認。

鼠麴草開花後,采來曬乾就是中藥房裡常用的“佛耳草”,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祛風濕等作用。

附鼠麹草小偏方

治輕微咳嗽痰多:鼠曲草全草15~30克,冰糖少許,同煎溫服,一日兩次。

治風寒感冒:鼠曲草全草15~30克。水煎溫服,一日兩次。

治療支氣管炎等,常配伍其他藥使用。

據瞭解,金華武義等地區常用鼠麴草做清明粿。

野艾蒿(青、蓬、細葉艾)

但是相對來說,鼠麴草的數量不是很多,分佈也沒有那麼密集。江南一帶的民間,還會採集另一種叫“野艾”的草來做清明粿。

野艾也叫野艾蒿、細葉艾、青蓬頭、蓬、蓬蒿棉等。

這種草非常常見,可以這樣說,在某些地區野艾都有點類似“災害性”的植物了。

這個季節剛好可以採集嫩頭,它的葉子尖尖的,有點分叉狀,也有少許白毛,最主要的是細揉其葉子帶點清香。

之所以叫“野艾”是因為它與中藥“艾葉”比較相像。

但是它並不是中藥房裡用的“艾葉”,它溫經散寒的作用也相對差些,所以一般野艾很少藥用,只是在嫩時作為清明粿的原料之一。

注意,如果野艾太老了,也就不能用了!

泥胡菜(石灰菜、田青)

別名又叫苦馬菜、牛插鼻、石灰菜、貓骨頭、剪刀草、絨球、苦郎頭、石灰青、田青等。

這個野菜的根有點肉質狀,還挺長;葉子有點像羽毛,也有點像小提琴,但是一般都是深裂的。葉子顏色是上面綠色,下面白色。

泥胡菜要5月份以後才開花,開的花是紫紅色,所以現在這個時節,大家只能采到泥胡菜的初生葉,一般都是貼著地生長的,成蓮座狀。

泥胡菜在民間是一個草藥,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的功效,不過現在藥房多數不用。

過去困難時期,老百姓還經常采泥胡菜當豬飼料,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反而成了一味尚好的野菜。

泥胡菜的分佈也很廣,但不是很密集,所以相對來說,采泥胡菜做清明粿的人少。據說用泥胡菜做粿還將葉子用石灰水上清液浸泡醃制一宿。泥胡菜葉子偏苦,做起來的清明粿也有點淡淡的苦味,沒有野艾的清香。

所以,從民間習俗和味道的角度來說,鼠麴草和野艾都是最常用的,口感最好的。

基本上三種野草被做成清明粿之後,原有的功效已經很微弱,而更多的是起到一個食品添加的作用。

需要提醒廣大市民的是,民間的野菜草藥品種繁多,各地的叫法都有點混亂,所以,不要亂採集一些其他的野菜來做清明粿。

還有,大家採集時記得一定要找沒有灑過農藥的地方!

治風寒感冒:鼠曲草全草15~30克。水煎溫服,一日兩次。

治療支氣管炎等,常配伍其他藥使用。

據瞭解,金華武義等地區常用鼠麴草做清明粿。

野艾蒿(青、蓬、細葉艾)

但是相對來說,鼠麴草的數量不是很多,分佈也沒有那麼密集。江南一帶的民間,還會採集另一種叫“野艾”的草來做清明粿。

野艾也叫野艾蒿、細葉艾、青蓬頭、蓬、蓬蒿棉等。

這種草非常常見,可以這樣說,在某些地區野艾都有點類似“災害性”的植物了。

這個季節剛好可以採集嫩頭,它的葉子尖尖的,有點分叉狀,也有少許白毛,最主要的是細揉其葉子帶點清香。

之所以叫“野艾”是因為它與中藥“艾葉”比較相像。

但是它並不是中藥房裡用的“艾葉”,它溫經散寒的作用也相對差些,所以一般野艾很少藥用,只是在嫩時作為清明粿的原料之一。

注意,如果野艾太老了,也就不能用了!

泥胡菜(石灰菜、田青)

別名又叫苦馬菜、牛插鼻、石灰菜、貓骨頭、剪刀草、絨球、苦郎頭、石灰青、田青等。

這個野菜的根有點肉質狀,還挺長;葉子有點像羽毛,也有點像小提琴,但是一般都是深裂的。葉子顏色是上面綠色,下面白色。

泥胡菜要5月份以後才開花,開的花是紫紅色,所以現在這個時節,大家只能采到泥胡菜的初生葉,一般都是貼著地生長的,成蓮座狀。

泥胡菜在民間是一個草藥,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消腫祛瘀的功效,不過現在藥房多數不用。

過去困難時期,老百姓還經常采泥胡菜當豬飼料,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反而成了一味尚好的野菜。

泥胡菜的分佈也很廣,但不是很密集,所以相對來說,采泥胡菜做清明粿的人少。據說用泥胡菜做粿還將葉子用石灰水上清液浸泡醃制一宿。泥胡菜葉子偏苦,做起來的清明粿也有點淡淡的苦味,沒有野艾的清香。

所以,從民間習俗和味道的角度來說,鼠麴草和野艾都是最常用的,口感最好的。

基本上三種野草被做成清明粿之後,原有的功效已經很微弱,而更多的是起到一個食品添加的作用。

需要提醒廣大市民的是,民間的野菜草藥品種繁多,各地的叫法都有點混亂,所以,不要亂採集一些其他的野菜來做清明粿。

還有,大家採集時記得一定要找沒有灑過農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