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蒲公英這樣做,秋天泡水堪比“冬蟲夏草”,錯過了再等一年!

隨著大家對養生的越來重視,很多人知道蒲公英泡水,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堪比“冬蟲夏草”。

同屬草類,蒲公英是"草根"形象,比起"冬蟲夏草"相形見絀。可是,後者雖說可以提高免疫力,

但是對嗓子上火、扁桃體發炎卻是無能為力,而且,還會加重上火勢頭。這時,"救兵"非蒲公英莫屬。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是治療嗓子幹疼的天然消炎藥,去火消炎效果十分不錯,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起來,口幹發苦,有時候還伴有口氣,中醫來講,可能是肝膽濕熱、或者是胃熱所致,這個時候,泡上一杯蒲公英水,可緩解。

蒲公英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保肝利膽的功效,善於清肝熱去火,即可清肝又可疏肝。

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幹、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有胃火,亦可以用蒲公英!

大家都知道,春、夏是吃蒲公英的季節,而秋天也可以看到蒲公英的影子,但是寒冷的冬季,就沒有蒲公英了,

那麼,怎麼辦呢?

一個辦法,將蒲公英製成幹茶,方便儲存,冬天用其泡水代茶飲,同樣有非常好的養生功效。

並且最好將蒲公英的葉子和根莖分開來做成茶,營養蒲公英葉子與根莖的養生效果也略有差別。

蒲公英常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蒲公英對熱毒所致的乳癰腫痛、疔瘡有良好的效果,可單獨煎汁內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熱解毒藥同用,如金銀花、胎菊、連翹、地丁草、赤芍等。治肺癰,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熱解毒藥物,如鮮蘆根等。

蒲公英根做茶法:

1、野生的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注意一定要多清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

2、洗淨的蒲公英根,切成5-10毫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3、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在蒸籠中蒸15分鐘,取出後自然降溫;

4、冷涼後的蒲公英,放到炒鍋中烘炒,注意勤翻炒,避炒糊了,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即可。

此方法製成的蒲公英根茶,比直接曬乾的蒲公英根口感更好,並且容易沖泡,營養物質易泡出,可謂色香味俱全。

蒲公英兩大“黃金搭配”

一、蒲公英根與玫瑰花搭配:清熱解毒,去火消炎。

蒲公英根與玫瑰花按照7:1比例製成蒲公英刺玫茶茶包,每日沖泡即可。

玫瑰花性溫,可緩和蒲公英根的寒性。對胃寒、痛經的人來說可放心飲用。玫瑰花還有養胃、疏肝理氣的作用。作為可供食用的藥物,正式載入《食物本草》。花入藥,功能理氣活血、疏肝解鬱,主治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鐵打損傷等症。

二、蒲公英根與菊苣、桔梗、玉竹搭配:保護肝臟,降“四高”。

蒲公英根與菊苣、桔梗、玉竹按照2:2:1:1比例製成蒲公英玉竹桔梗茶,每日沖泡即可。

蒲公英根泡水,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對酒精性肝損傷有顯著效果。

玉竹,味甘,性平、微溫,入心、腎、肺、肝、脾五臟。《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玉竹有效物質對免疫性肝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減少對肝細胞的毒害作用。

並且玉竹含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多種甙類和氨基酸、鋅、錳等營養物質,具有清理體內垃圾,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養胃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質微寒,所以,秋冬時節,用它來泡水,可以搭配梔子一起,不僅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養生功效加倍哦!

分享一個小妙用——巧治口腔潰瘍

咀嚼幹制的蒲公英5-10min,一部分內服,一部分留於齒頰,起到內服與外敷雙向用藥的效果,結果復發性口腔潰瘍愈合速度明顯加快,並減輕了潰瘍病程中的疼痛。

藥理作用:醫學研究發現,復發性口腔潰瘍是一種潛伏在細胞內的溶血性鏈球菌所致,在條件適宜時引發復發性口腔潰瘍,而蒲公英是中藥裡清熱解毒去火消炎的能手,並有廣譜抗菌作用,能有效殺滅溶血性鏈球菌。從而抑制了致病的鏈球菌引起的變態反應。

蒲公英為臨床醫生常用之藥,應用頗為廣泛,且藥源充足,易於採集,炮製簡單,無毒副作用,其效神奇。

正如《本草新編》謂"至賤而有大功"!

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即可。

此方法製成的蒲公英根茶,比直接曬乾的蒲公英根口感更好,並且容易沖泡,營養物質易泡出,可謂色香味俱全。

蒲公英兩大“黃金搭配”

一、蒲公英根與玫瑰花搭配:清熱解毒,去火消炎。

蒲公英根與玫瑰花按照7:1比例製成蒲公英刺玫茶茶包,每日沖泡即可。

玫瑰花性溫,可緩和蒲公英根的寒性。對胃寒、痛經的人來說可放心飲用。玫瑰花還有養胃、疏肝理氣的作用。作為可供食用的藥物,正式載入《食物本草》。花入藥,功能理氣活血、疏肝解鬱,主治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鐵打損傷等症。

二、蒲公英根與菊苣、桔梗、玉竹搭配:保護肝臟,降“四高”。

蒲公英根與菊苣、桔梗、玉竹按照2:2:1:1比例製成蒲公英玉竹桔梗茶,每日沖泡即可。

蒲公英根泡水,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對酒精性肝損傷有顯著效果。

玉竹,味甘,性平、微溫,入心、腎、肺、肝、脾五臟。《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玉竹有效物質對免疫性肝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減少對肝細胞的毒害作用。

並且玉竹含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多種甙類和氨基酸、鋅、錳等營養物質,具有清理體內垃圾,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養胃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質微寒,所以,秋冬時節,用它來泡水,可以搭配梔子一起,不僅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養生功效加倍哦!

分享一個小妙用——巧治口腔潰瘍

咀嚼幹制的蒲公英5-10min,一部分內服,一部分留於齒頰,起到內服與外敷雙向用藥的效果,結果復發性口腔潰瘍愈合速度明顯加快,並減輕了潰瘍病程中的疼痛。

藥理作用:醫學研究發現,復發性口腔潰瘍是一種潛伏在細胞內的溶血性鏈球菌所致,在條件適宜時引發復發性口腔潰瘍,而蒲公英是中藥裡清熱解毒去火消炎的能手,並有廣譜抗菌作用,能有效殺滅溶血性鏈球菌。從而抑制了致病的鏈球菌引起的變態反應。

蒲公英為臨床醫生常用之藥,應用頗為廣泛,且藥源充足,易於採集,炮製簡單,無毒副作用,其效神奇。

正如《本草新編》謂"至賤而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