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沙公薦讀」世界上只有一種失敗,就是總想成為別人!

01

我們有多渴望成功,就有多害怕失敗。與人聊天的時候,我最怕聊到最後,對方忽然問一句,我是不是很失敗?我總是不知道怎麼回答。

究竟什麼樣的人生算是失敗?錯過了不該錯過的人?賣掉了接連漲停的股票?年過30尚未婚配等等,聽上去好像都與失敗有關,但肯定用不上失敗這麼嚴重的詞,頂多算是暫時的不如意。

這樣說來,真正能擔得起失敗這個詞的人,其實並不多。

作為一名恐飛症患者,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羡慕那些在路上的人。看過一個演員的採訪視頻,印象最深的不是說他怎麼演好一個角色,而是他喜歡去歐美一些尚未開發旅遊的偏遠小鎮,

小鎮上的人也許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東方面孔。

做第一個踏上某片土地的中國人,感覺一定很好,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別人做起來無比輕鬆的事,到你頭上就比登天還難,這是一件無處講理的事。

02

我們經常說要努力啊,但我覺得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去努力,尤其當一件事情的起步點僅僅是別人有,而我們無的時候。

一個朋友最近在糾結要不要生二胎。她身體比較弱,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大出血,下了病危通知書,加上孩子身體不好,家裡經濟條件一般,好不容易把孩子磨到三歲,實實在在想鬆口氣。

不幸的是,她發現辦公室裡的適齡辣媽們都開始生二胎了。

她說她其實不想生,但覺得別人都生了,她不生,顯得不夠成功。“現在成功的標準不就是有二個孩子嗎?最好還一兒一女。”

我不知道這個成功的標準是誰定的,但我可以肯定,如果一個人,因為別人都有,所以她也要有,她對於成功的評判標準一定是可疑的。她不知道自己是誰,需要什麼,才會想要跟別人一樣。

跟別人一樣,就是一種攀比心,它是現代人焦慮感的主要來源。

我們很容易瞭解到自己的痛、弱、苦等不夠光彩的一面,卻很難全面地瞭解別人,所以經常會覺得別人所擁有的,正是我們所沒有的。

一個職場辣媽,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有A4腰,馬甲線,每天都是美美的。在廚房忙得灰頭土臉的我們,看到她的狀態,立刻忘了做飯其實也能修身養性,炒菜的時候扭動腰肢,同樣可以鍛煉自己身上的肌肉,而是跑去惡狠狠地辦了一年的美容卡,兩年的健身卡。結果,根本沒時間去,怒氣很容易又被轉移到了工作與家人身上,甚至家庭出身——瞧,我就是這麼不幸,所以不能像別人那麼完美。

可是,這樣一個迴圈下來,我們並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不會變成別人,而是成了一個焦慮、敏感、抱怨的人。

03

別人身上的優點,當然應該學習。面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漂亮的職場女性,我們可以學習她的穿衣之道,看看有什麼辦法在五分鐘之內化一個上班妝。

然而,她的A4腰可能是天生的,真的吃什麼都不胖;她所謂的輕輕鬆松搞定一切,背後可能有一個無比強大的親友團在支持;她穿西裝氣場強大,因為身高足足有168釐米……背後的這些起步點,是她的,不是你的。你沒必要去努力,也肯定努力不來的。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那麼,有多少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喜歡或者應該做的?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意,那麼,有多少是真正有必要改變與提升的?

當我們期待改變自己的時候,是從每一件小事踏踏實實做起,一步步變成更好的自己?還是每天刷著那些優秀者的微信朋友圈,心裡一萬個聲音在問,憑什麼是他?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偉大,也不要把失敗想得太可怕。絕大多數的我們,其實都可以幸運地過著不怎麼成功,卻絕不失敗的人生。有自己的小出路、小幸福、小快樂,沒有大富大貴,卻有平平安安,沒有驚心動魄,卻是有驚無險。

我們沒有成為畫家、音樂家、作家,卻也可以沉下心來畫幾筆,唱幾首,寫幾句;我們不是偉大的父親母親,卻也可以不斷調整,成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爸爸媽媽。

在我眼裡,世界上有千萬種成功,卻只有一種失敗,那就是總想活成別人那樣。一個人如果要做自己,首先要認清自己。

認清自己的種種局限與不足,懶惰與無能。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只是別人的,你看不到罷了。

每天都是美美的。在廚房忙得灰頭土臉的我們,看到她的狀態,立刻忘了做飯其實也能修身養性,炒菜的時候扭動腰肢,同樣可以鍛煉自己身上的肌肉,而是跑去惡狠狠地辦了一年的美容卡,兩年的健身卡。結果,根本沒時間去,怒氣很容易又被轉移到了工作與家人身上,甚至家庭出身——瞧,我就是這麼不幸,所以不能像別人那麼完美。

可是,這樣一個迴圈下來,我們並沒有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不會變成別人,而是成了一個焦慮、敏感、抱怨的人。

03

別人身上的優點,當然應該學習。面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漂亮的職場女性,我們可以學習她的穿衣之道,看看有什麼辦法在五分鐘之內化一個上班妝。

然而,她的A4腰可能是天生的,真的吃什麼都不胖;她所謂的輕輕鬆松搞定一切,背後可能有一個無比強大的親友團在支持;她穿西裝氣場強大,因為身高足足有168釐米……背後的這些起步點,是她的,不是你的。你沒必要去努力,也肯定努力不來的。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那麼,有多少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喜歡或者應該做的?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意,那麼,有多少是真正有必要改變與提升的?

當我們期待改變自己的時候,是從每一件小事踏踏實實做起,一步步變成更好的自己?還是每天刷著那些優秀者的微信朋友圈,心裡一萬個聲音在問,憑什麼是他?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偉大,也不要把失敗想得太可怕。絕大多數的我們,其實都可以幸運地過著不怎麼成功,卻絕不失敗的人生。有自己的小出路、小幸福、小快樂,沒有大富大貴,卻有平平安安,沒有驚心動魄,卻是有驚無險。

我們沒有成為畫家、音樂家、作家,卻也可以沉下心來畫幾筆,唱幾首,寫幾句;我們不是偉大的父親母親,卻也可以不斷調整,成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爸爸媽媽。

在我眼裡,世界上有千萬種成功,卻只有一種失敗,那就是總想活成別人那樣。一個人如果要做自己,首先要認清自己。

認清自己的種種局限與不足,懶惰與無能。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只是別人的,你看不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