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林徽因的民族氣節,日本人打進來怎麼辦?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

說到美女,尤其是民國美女,林徽因便是其中名聲最大的了,只是有人奉她為女神,有人覺得她也不過是個“綠茶”而已,挽著個梁思成,念念不忘徐志摩,甚至還讓人家金嶽霖為她終身不嫁。

世人多將注意力放在不知來源的花邊新聞上,卻少有人駐足於她在建築、設計以及文學上的貢獻與成就。她的美,反倒阻礙了大家去更多、更深入地瞭解她。縱觀林徽因的一生,她的自強、勇敢、柔美和作品,才是瞭解她的真正途徑,你會發現:她真實的人生,遠比她的緋聞更精彩。

林徽因蠟像

今天要談的是,林徽因還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女人。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面對國仇家恨,林徽因忘我的搶時間考察中國古建築,在對待日本侵略的態度上保持了民族氣節。

七七事變後,林徽因給隨大姑母度假的女兒寫信,就談了對日本的態度,說道:“你知道他們老要我們的‘華北’地方,這一次又是為了一點小事,就大出兵來打我們。

我們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來佔領北平,我們都願意打仗。”並且為年僅八歲的女兒畫了地圖。

林徽因為女兒畫的地圖

1937年盧溝橋事變,她不願做亡國奴,不顧醫生警告,決定逃難。1940年10月29日,她拖著病軀帶領一家老小,從昆明遷往李莊。

因為氣候不適,在李莊不到一個月,疾病復發,臥床不起。她可以出國治病,卻不願拋下受難的祖國,選擇留守。那時,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須穿上鐵馬甲才能坐直,體重降到47公斤;那時,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的生死線上掙扎,這病是26歲時在瀋陽染上的,肺結核。此後,肺病一直纏著她直至奪去她的生命。“幾個月的時間就毀滅了她曾經有過的美麗”。那是真正的受難,沒有電,
沒有自來水,每日伴隨他們的是臭蟲和油燈。當抗戰勝利的時候,人們才知道,他們竟然在李莊寫出了11萬字的《中國建築史》,兩個人那時每天為了這部書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罷不能"。

1941年,在成都,日軍利用惡劣天氣,以詭異的雲上飛行方式奇襲中國空軍雙流基地,

一個中國飛行員不顧日機的轟炸掃射,冒死登機,起飛迎戰,在跑道盡頭未及拉起就被擊中,壯烈殉國。三年後,林徽因依然為這個戰死的中國飛行員寫了一首哀婉的長詩,叫做《哭三弟恒》。這個中國飛行員,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梁從誡回憶自己在1946年問過母親:“如果當時日本人真的打進四川,你們打算怎麼辦?”母親略有所思之後說出:“中國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後路嘛,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林徽因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這短短一句話表現的了淋漓盡致。

抗戰勝利的消息傳來,林徽因不顧病痛,坐著滑竿到鎮上與大家狂歡。她坐在廣場邊,看人們敲鑼打鼓歡慶勝利,往日的陰鬱一掃而光,她和大家一起開懷大笑。那晚回去,她一定會遭受比平日更嚴重的病痛的折磨,她一定也甘之如飴。那晚,她臥室裡的油燈會不會燃到天明?抗戰勝利後,醫生說她最多有5年可活。逃難的生活讓她的身體越來越糟。

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人,一開始你會在意她的美貌;進一步瞭解,你會傾慕她的才華;深入瞭解,你會驚歎於她為建築學執著的付出,也能為她的文人的骨氣而驕傲。

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林徽因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這短短一句話表現的了淋漓盡致。

抗戰勝利的消息傳來,林徽因不顧病痛,坐著滑竿到鎮上與大家狂歡。她坐在廣場邊,看人們敲鑼打鼓歡慶勝利,往日的陰鬱一掃而光,她和大家一起開懷大笑。那晚回去,她一定會遭受比平日更嚴重的病痛的折磨,她一定也甘之如飴。那晚,她臥室裡的油燈會不會燃到天明?抗戰勝利後,醫生說她最多有5年可活。逃難的生活讓她的身體越來越糟。

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人,一開始你會在意她的美貌;進一步瞭解,你會傾慕她的才華;深入瞭解,你會驚歎於她為建築學執著的付出,也能為她的文人的骨氣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