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氣候變化,不光吃不飽,還將吃不好!

近日聯合國發佈的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報告顯示,

2016年全球饑餓人口近十幾年來首次出現增長,達8.15億,占全球人口的11%,比2015年多出3800萬,升幅達到4.5%。報告揭示,饑餓人口攀升主要是全球武裝衝突增多以及氣候變暖所致。

2005年全球饑餓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為14%,之後幾年全球饑餓人口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報告表示,這些趨勢不僅由衝突和氣候變化所致,而且也是飲食習慣顯著變化和經濟放緩引發的後果。

這些年,我們餐桌的變化

2005年至2015年間,人類飲食結構已發生巨大變化,從食用穀物轉向食用更多的肉類和乳製品。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隨著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長給全球食物系統帶來日益增加的壓力,營養問題將面臨“三座大山”:饑餓(熱量攝入不足,未能滿足膳食能量需求)、營養不良(宏量和微量營養素長期攝入不足)以及營養過剩(包括超重和肥胖)。

2016年,中國營養學會發佈全新中國居民膳食餐盤,

讓日常膳食有了更為明確的健康標準,將均衡膳食理念融入到日常三餐中,幫助大眾養成合理膳食習慣,預防慢病。

氣候變化,不光吃不飽,還會吃不好!

氣候變化,更具體地說,在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影響著我們所吃食物的營養品質。

哈佛大學生物與環境研究員撒母耳的團隊在過去3年裡對大宗農作物,如水稻、小麥進行跟蹤研究,發現在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條件下生長的

小麥

含鋅量少了9%

含鐵量減少了5%

蛋白質含量減少了6%

大米

含鋅量下降了3%

含鐵量降低了5%

蛋白質含量降低了8%

即便是豆類植物,在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條件下,蛋白質濃度也有明顯降低。

看來,氣候變化的確掀起了餐桌革命。讓人們“不光吃不飽,

還會吃不好”。

怎麼吃,才能對抗氣候變暖?

關於吃素能減緩氣候變暖的論調不斷見諸報端,甚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前主席帕喬裡都曾公開呼籲“從每週放棄吃肉一天開始,逐漸減少肉製品消費”。

關於“食草牛”和“食飼料牛”對氣候變化(碳排放)的影響在國際上引起了一番討論,最終結果“沒有直接證據表明草地放牧對減緩氣候變暖大有作為”,而“飼料需種植更多的大豆和穀物,這將釋放那些原先存儲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

終於有人忍不住問,在美國,畜牧業排放量只有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4%,為何我們還要考慮怎麼吃,甚至細緻到吃哪一種牛上呢?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科學家回答,糧食是一種全球商品,一個國家的消費可以驅動另一個國家的土地利用發生變化,比如美國牛肉需求上升會推動拉丁美洲森林砍伐的速度。如果計算上全球土地利用率及其背後的碳排放,數字將會變得龐大。

看起來,“怎麼吃”已經涉及到社會、倫理和環境問題了。

最終結果“沒有直接證據表明草地放牧對減緩氣候變暖大有作為”,而“飼料需種植更多的大豆和穀物,這將釋放那些原先存儲在土壤中的二氧化碳”。

終於有人忍不住問,在美國,畜牧業排放量只有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4%,為何我們還要考慮怎麼吃,甚至細緻到吃哪一種牛上呢?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科學家回答,糧食是一種全球商品,一個國家的消費可以驅動另一個國家的土地利用發生變化,比如美國牛肉需求上升會推動拉丁美洲森林砍伐的速度。如果計算上全球土地利用率及其背後的碳排放,數字將會變得龐大。

看起來,“怎麼吃”已經涉及到社會、倫理和環境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