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說中的戰國四大名將都有誰?第三位下場最可憐,第四位最厲害!

傳說中的戰國四大名將都有誰呢?

一、王翦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

西元前236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閼與,王翦領軍只十八天,便令軍中不滿百石的校尉回家,並從原軍隊的十人中選出兩人留在軍中,

結果所留下來的都是軍中精銳。王翦就用這支士氣很高的精銳部隊攻下了閼與,同時一併攻取了趙的九座城邑。

王翦一生不僅戰功顯赫,足智多謀,更重要的是他頗懂為臣之道,能夠保全自己。聯繫歷史上的諸多功臣名將,能有幾人可以如王翦這般於功成名就之下,

安享富貴而終老呢?

二、李牧

李牧的赫赫功業是對匈奴的戰績上,此前的趙國一直受匈奴威脅。

李牧真正意義上的與匈奴一戰只有一次,但僅僅是這一次,就打的匈奴幾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戰中李牧將孫子兵法的智慧發揮到及至,先是連敗五陣,進行引誘作戰,以示弱於敵的手段麻痹對手。接著火速出擊,夜襲匈奴大營,把那些在馬上縱橫的匈奴騎士在睡夢中殺死。

而卻有另一場對決,雖是遺憾,卻更多的是悲歎,比如王翦VS李牧。

西元前229年,兩位不世出的名將,終於有了交手的機會。

一開始李牧打得有聲有色,而王翦也針鋒相對,幾番搏殺下來,雙方平手。王翦,卻找到了制勝之道,拿出了李牧最想不到的辦法——打黑槍,

才勝了這場對決。

三、廉頗

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于諸侯各國。

但是,廉頗的輝煌時代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六年後,趙孝成王去世,年輕氣盛的趙悼襄王對老將廉頗既不信任也不服氣。

上臺之後,他就把正在外地指揮對外作戰的廉頗給撤了職,並派青年將領樂乘前去代回廉頗。

四、白起

生平大小70余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伊闕之戰後,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一舉奪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為秦的東出崤函奠定了基礎。

長平之戰以白起的勝利告終。趙括走投無路,被秦軍射死,40萬士兵投降。此時的白起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為防降兵暴動,除了派240名年幼的趙國小兵回國報信外,其餘的人全部坑殺!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