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亞洲鐵路最多的印度,為什麼一度擁有髒亂差的名聲

說起火車,可能讓中國人無比自豪的就是中國的高鐵。中國的高鐵技術已經足夠成熟,並且超越了臺灣和日本的高速列車。可在一百多年前,中國剛打算修鐵路的1892年,印度卻已經擁有了近三萬公里鐵路線,

這是印度火車最為光輝的時刻,可惜好景不長,之後,印度的鐵路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在1846年,英國的棉紡織業主都想在印度大量收購棉花,於是要求國會支持在印度開設從農場到港口的鐵路線,

以方便印度北方腹地種出的棉花能快速運出。印度城市比較多,英國也不知該選擇哪個城市,於是就想出了競賽的方法,哪個城市最先擁有一條鐵路線,就把貿易地點放在那兒。

別的小城市自知能力不夠,於是紛紛按捺不動,坐等印度最重要的兩個港口——孟買和加爾各答比賽結果。可想而知,由於孟買在西海岸,加爾各答在東海岸,從孟買發往英國的商船能省去繞行南亞次大陸的時間,

更快到達英國。很快,孟買在印度總督的支援下開始了鐵路實驗線的建設。

加爾各答還未投入到比賽中去,就已經輸了,因此十分不甘心,如果鐵路線被孟買修建,那加爾各答就會被徹底被邊緣化。急紅了眼的加爾各答人想著時間還很長,

中間有變數也說不定,於是也開始興修鐵路,可惜,老天並不眷顧他們,有一段線路始終得不到政府的准許,拖了三年才拿到。由於印度當時火車技術尚未發達,火車的車頭和車廂都是讓英國幫忙製造再打包回來,老天又一次的跟他們開了玩笑,打包過來的火車頭跑錯了路,跑到了澳大利亞,車廂則在輪船上,神奇的沉沒了。

意志堅定的加爾各答人哪怕是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沒有放棄,

反而越挫越勇,一邊等著下一批火車頭送到,一邊開始鐵路建設。有的時候,運氣真是件可怕的事情,運氣不好的加爾各答人再次出事了,在修建鐵路的時候,遇到了鄰居法國殖民者的阻撓。位於加爾各答以北30千米的一個小城鎮是法國殖民地,卻是沿著河谷修鐵路的必經之道。如果不通過這個城鎮,加爾各答的東部鐵路就要繞一個大彎子,從西邊的叢林裡穿過。
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談判拉鋸戰,法國人就是不肯答應讓火車通過。

最後,絕望又憤怒的加爾各答人不僅失去了擁有全印度第一條鐵路線的機會,還因此恨上了西部鐵路(孟買修建),造成印度鐵路運力始終不能儘快達到最高效率,拉鋸戰一樣的談判不僅沒有修補好東西部鐵路的關係,反而使印度的鐵路建設落後了幾十年,使印度火車擁有了“髒、亂、差”的評分。

拉鋸戰一樣的談判不僅沒有修補好東西部鐵路的關係,反而使印度的鐵路建設落後了幾十年,使印度火車擁有了“髒、亂、差”的評分。